按照氟的來源分類,地方性氟中毒分為飲水型、燃煤型和飲茶型3類。燃煤型地氟病是我國特有的地方病,流行範圍涉及全國13個省(市)、188個縣(市、區),有41274個病區村,855萬戶病區家庭,病區人口約3582萬人,氟斑牙病例1555萬人,氟骨症病例190萬人。貴州省是全國最嚴重的燃煤型地氟病流行區,病區範圍涉及37個縣(市、區),有8652個病區村,401.3萬戶病區家庭,病區人口約1600萬,氟斑牙病例879萬人,氟骨症病例108萬人,病區主要分布於畢節市的七星關、織金、納雍、赫章、金沙、黔西、大方、威寧8個縣(區),貴陽市的清鎮、修文、白雲、息烽、開陽、烏當、花溪7個縣(市、區),六盤水市的六枝、水城、盤縣、鍾山4個縣(區),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興仁、晴隆、普安3個縣,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龍裏、貴定、惠水、長順4個縣,遵義市的習水、仁懷、桐梓、遵義、紅花崗、湄潭6個縣(市、區),安順市的普定、平壩、西秀、關嶺、鎮寧5個縣(區)。
由於受社會經濟發展的製約,2004年以前,貴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病區的改良爐灶數僅有46.13萬戶,改良爐灶率較全國同類病區低10個百分點,防製任務十分艱巨。黨和政府十分重視貴州省的地氟病防製工作,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央領導曾多次對防製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病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加強對防製工作的組織領導,黨政主要領導經常深入病區調查研究,現場指導防製工作,落實防製措施。為進一步加快貴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的防製工作步伐,有效遏製燃煤型地氟病的危害,從2005起,在中央轉移支付項目和醫改重大專項的支持下,在廣大科技人員和業已研究成熟的現場防製應用技術的支撐下,衛生部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建立消除燃煤型地氟病合作機製,決心在短期內集中力量攻堅克難,打一場地氟病防製殲滅戰,全麵落實病區防製措施。
胡錦濤總書記對貴州省地方病防製工作的重要批示
胡錦濤總書記在貴州工作期間,曾批示“抓好地方病防治是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也和興黔富民密切相關。要抓好這件事,關鍵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重視。”
2005年春節,錦濤總書記在貴州省視察工作時特別強調,“要加快貧困地區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著力改變缺醫少藥狀況,重點控製當地主要傳染病和地方病,最大限度減少因病致貧返貧人數。”他還明確指示,“氟中毒是需要研究的,要按照係統工程的方式來處理,一方麵是對已患病的,我們用治療的措施來緩解症狀。更重要的是治本,引導人們轉變生活方式。製定一個方案,將來中央再給予一定扶持。”
2007年8月10日,錦濤總書記又做出重要批示,“請紅十字會考慮支持貴州開展地方病防治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