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世紀80年代起,貴州省在燃煤型地氟病病區逐步推廣改灶降氟措施,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以及對防製技術的深入研究,形成了以健康教育為基礎,改良爐灶為主,其他能夠有效阻斷氟汙染途徑的措施並進的綜合防製策略,在2005至2010年大規模防製工作中得到全麵運用。
1健康教育
燃煤型地氟病為不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所致,增強人們的健康意識,改變不良習慣是預防控製該病的關鍵。貴州省在防製工作中,一是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以及牆體標語、大幅噴繪畫廣泛傳播防氟知識;二是組織受訓的鄉村幹部、醫務人員深入病區家庭向群眾傳播防氟知識;三是通過學校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防氟知識水平,再由學生向家人和鄰裏強化防氟知識。通過多種形式傳播活動將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燃煤型地氟病防製知識核心信息傳到千家萬戶,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促使病區群眾主動參與防製工作。
2行為幹預
2.1改良爐灶
通過改良爐灶將煤煙排除室外,能有效降低氟化物對室內空氣、糧食的汙染,達到預防地氟病流行的目的。在規模防製工作中,貴州省根據農戶的生活習慣和實際需要,采取以改良燃煤爐灶為主的防製措施和技術來降低室內氟汙染。
2.2推廣清潔能源
與實施改良爐灶工程同步,貴州省在有條件的燃煤型地氟病病區大力推廣沼氣和電等清潔能源替代原煤作為生活燃料,從源頭上徹底阻斷燃煤氟汙染。
2.3普及地膜覆蓋種植技術
采用地膜覆蓋種植技術可使玉米、辣椒成熟期提前8~17天。貴州省農業部門在燃煤型地氟病病區普及地膜覆蓋種植技術,為玉米、辣椒利用日曬幹燥創造了條件。
2.4改變食物幹燥方式
利用日曬幹燥玉米、辣椒是最經濟、最環保的食物幹燥方式。全球氣候變暖,貴州省燃煤型地氟病病區秋冬季平均溫度上升,收獲季節陰雨連綿的氣候條件得到改善,使病區收割的玉米、辣椒采取日曬幹燥成為可能。煙葉是西部燃煤型地氟病病區的主要經濟作物,大多數農戶擁有烤煙房。
利用烤煙房烘炕玉米、辣椒可有效避免氟化物對食物的汙染。在改良爐灶的同時,貴州省通過健康教育與行為幹預,動員病區群眾采用日曬或烤煙房幹燥玉米和辣椒。
2.5食物烹調前進行淘洗
實驗研究表明,將敞煤火烘炕的玉米、辣椒進行淘洗,氟含量可分別降低45.20%和53.67%。
貴州省把動員病區群眾烹調前淘洗玉米、辣椒作為行為幹預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