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把韜略與巧智合為一體(3)(1 / 3)

實行小斛分糧以後,曹操秘密派人去各營探察士兵的反應。果然士兵們怨聲載道:“飯都不給吃飽,這仗還怎麼打?”有的人則幹脆撂挑子道:“吾輩舍生忘死報國殺敵,長官卻還克扣口糧,老子不幹了。”更有些別有用意的私下謠傳道:“我看,定是敵人把我們的糧道截斷了,後方運糧過不來,曹丞相也沒了辦法。咱們不是戰死,也會餓死。”

當天晚上,曹操把典倉吏叫來,對他說:“我今天要借你一件東西,來穩定軍心,平息眾怨。你千萬不要吝嗇。”典倉吏好奇問道:“不知丞相所借何物?旦有所需,隻管取去。”曹操說:“我需要用你的頭來示眾。”典倉吏大驚失色:“我……我……我沒犯什麼罪。”曹操說:“我知道你沒罪,但是若不殺你示眾,眾軍兵必定會嘩變,那時你我全都死無葬身之地。我不會忘記你今天這一大功,日後一定會妥善照顧你的妻子兒女。”說完,不容典倉吏再開口,下令刀斧手把典倉吏推出帳外,就地斬首,用高竿挑著人頭在營中示眾,並張榜宣布:“典倉吏克扣軍糧,貪汙自肥,今已依軍法處決。”全軍官兵見到布告和人頭,都信以為真,埋怨情緒瞬時就煙消雲散。

曹操又趁機鼓勵將士,大犒三軍,下令傾全力向壽春城發起總攻。經過一場血戰,打垮了敵人,奪得了敵人糧草輜重。一場危機就這樣度過去了。

曆史上將替罪羊術玩地爐火純青,駕輕就熟的要數一代女皇武則天了。武則天時代向以酷吏之多、酷刑之殘聞名於史。這一大批酷吏,仰承武則天的鼻息,對所有被認為是武則天篡權道路上的障礙者,采取了家族滅絕政策,其手段之殘忍、株連之廣泛,真是亙古未聞,其中光周興一人便濫殺無辜達數千人,來俊臣滅絕忠良達千餘家。他們是武則天的幫凶、屠手、寵臣。可以說,武則天那金碧輝煌的寶座,是由這一批酷吏用無數忠良之臣的累累白骨營造而成的。

朝中大臣、天下百姓對這些酷吏無不切齒痛恨,但懾於武則天的淫威,他們敢怒而不敢言,但怒火在心頭燃燒,在暗中蔓延。武則天是何等精明的人物,她豈會意識不到這一點!此時對手已消滅得差不多了,她的寶座已固若金湯,她明白這些酷吏繼續留下來隻會損害自己的名聲,激起更大的不滿以至危及到自己的統治地位,於是聰明的她便把他們這些“替罪羊”拋出,“殺之以慰人望。”

最早依附她的酷吏索元禮,替她殺掉她親生的兒子章懷太子的凶手丘神勣都被她找了個冠冕堂皇的借口給殺掉了。周興的被殺過程則人人盡知,她不親自出麵,而借助於另一個酷吏來俊臣之手,使用請君入甕的手法將其誅殺。

最大的酷吏來俊臣是由武則天親自下令處死的。武則天看出,光殺了來俊臣一個人,還不能令天下人解恨,便頒發了詔書,公布了來俊臣的罪惡,並且說:“應誅其九族,以雪天下百姓之憤!”

她一變臉,倒成了一個替百姓報仇雪恨的大好人了。這樣的事情還不止一端。曾有人上書武則天說:“陛下自登極以來,誅殺李氏及諸位大臣,他們的家人及親族都被流放到外地,這一批人,估計當有數萬人之多,如果他們一旦同心協力,舉行反叛,出陛下不意,恐怕會危及到陛下的江山,陛下不將這批人殺掉,早晚必定會釀成大禍。”

這些話說到了武則天的心坎上,於是向所有有流放囚犯的地區派出使臣,表麵上說是看望流放者,暗中卻指示各地區的地方官,配合使臣,對流放者大肆殺戮。

估計到流放者被殺得差不多了,武則天又假裝慈悲,派人去安慰這些幸存者說:“我原來派去的使臣,是去安慰你們大家的,沒想到這些使臣不體察我的好意,反而對你們擅加殺害,實在太為殘暴!現在我命令,所有濫殺流放者的使臣及官員,一律就地鎖拿,攔腰處斬,以安慰死去者的亡魂;凡幸存下來的流放人員,允許同家人返回原籍!”那一大批殺人的劊子手,自己又死在武則天的屠刀之下。

弱者總是強者的替罪羊,下級總是上級的替罪羊。尋找替罪羊來轉移責任,是無能和短見的表現,是一種感性代替理性的行為。雖能一時轉嫁責任,暫時解除危機,但於事無補,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且往往留下嚴重的“後遺症”。無辜的替罪羊,在意識到自己成為他人的犧牲品後,有時會反戈一擊,對把罪責強加於自己身上的人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