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硬著來
張飛濫用強權釀橫禍
從本質上說,管人主要源於被作用對象的畏懼心理。但是,人的心理都有一個承受能力,如果用權過猛,超過了管理對象的承受能力,權力的作用反而會大打折扣,甚至適得其反。管理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人對壓力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是有限度的,領導者對下屬的壓力過度,很容易使下屬產生恐懼、憤怒、焦慮情緒和攻擊、反抗行為。
張飛作戰勇猛,武藝高強,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可他並不是戰死在沙場上,而卻死在自己部將的手上。
他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便是對待部下過於嚴厲,小有過失,便重加鞭撻,因此,將士人人都懷恐懼之心,他也終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關於他的死,史書記載十分簡略,《三國演義》卻有詳細的描述,雖然是小說家言,卻也有一定的曆史真實性。
據說關羽死後,張飛痛不欲生,終日醉酒度日,他喝醉了之後,心情更加惡劣了,對身邊的人動輒加以鞭撻,有的被鞭打致死。他主動請兵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出師之日,劉備警告他說:“我知道你的老毛病,一喝了酒便要發脾氣,隨便打人,打了後又將他們依舊留在身邊,這可是取禍之道呀!從今以後,你一定要以寬容為懷,改一改你的毛病!”
張飛將劉備的話當耳邊風,回到軍中之後,命令部將三天之內製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帳下兩位未將範疆、張達說:“三天時間太少,請寬限幾日!”這本是實情,張飛卻勃然大怒說:“你們竟敢違反我的將令!”將兩人綁在樹上,各鞭打五十,並嚴令道:“明天一定要備齊,若超過時限,就將你二人斬首示眾!”
兩人被打得鮮血淋漓,滿肚怨氣,連夜回營商量對策。範疆說:“此人性如烈火,明天要是備不齊,咱倆的命是保不住了!”張達說:“與其他殺了咱們,倒不如咱們殺了他!”
當晚張飛在帳中又同校尉們飲酒,喝的酩酊大醉,臥於帳中。範疆、張達二人半夜裏各懷短刀,潛入帳中,聞得張飛鼾聲如雷,便以短刀刺入腹中,殺死張飛,夜投東吳去了。
有些領導者在給下屬下達任務時,經常不考慮實際情況。任務指標和時間要求往往搞得很高很緊,有的甚至還明確規定如果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就要如何如何。他們滿以為這樣一來下屬就會努力奮戰,按時完成任務,殊不知,他們這樣做恰恰讓下屬看到了自己的昏庸專斷,還會對上級產生輕蔑乃至憎恨的情緒。
張飛被殺的深刻教訓告誡人們:作為領導者千萬不要過分迷戀和依賴強權。在領導工作中,一要尊重下屬。要學會理解人,以寬容為懷。要努力與下屬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關係。這樣,行使權力才有堅實可靠的基礎。二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要充分考慮下屬的實際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對下屬的要求不要太高,給下屬的壓力也不要過大。三要慎重采用強製手段。采用強製手段為不得已,在采用此法時,要盡可能爭取多數人的理解和認同,同時還要對某些下屬給予個別關懷。四要慎重懲罰下屬。懲罰下屬時,要特別注意弄清事實真相,把握懲處的時機和力度。千萬不要因一時發怒而懲罰下屬,更不要“法外加刑”。像張飛那樣僅憑個人的喜怒好惡來懲罰人是萬萬不可取的。
有些領導喜歡仰仗權力,采取強硬手段來壓製下屬,口口聲聲說:“我說這麼做就這麼做”,不厭其煩地一再向人們顯示自己的權力,不但不能使下屬信服,而且蠻橫、高壓的利用權力,還會引起下屬的反對,雖然有時隻是“敢怒而不敢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