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百萬日僑大遣返(2)(3 / 3)

日僑北島米和在《回憶遣返》一文中說:“終戰時,我們一家七口人住在長春滿鐵公司的職工住宅中,同住的還有植木樣一家四口人和三個獨身的人。1946年8月1日我們乘坐遣返的貨物列車,從南新京站出發,到達葫蘆島港,然後乘上遣返船回歸故鄉,共曆時53天。其具體行程如下:8月1日,在南新京站乘坐貨車出發;8月2日,到達奉天站下車,在兵營中收容14天;8月15日,從奉天站乘敞棚車出發;8月16日在錦縣下車,又過了十四天的收容生活;8月29日從錦縣站出發,駛向葫蘆島站,徒步到港口,9月5日乘米山丸船。當時天下著大雨,我們的衣服和行李全被雨打濕了,舷梯陡滑,在船員們的幫助下,千餘名僑民上了船。…在航行期間,沒有遇上最擔心的台風,大海一片風平浪靜。孩子們跑到甲板上觀看在大海裏嬉戲的成群海豚。在經過七天航行後,我們於9月12日平安抵達了佐世保港。大家都為能活著回來而興高采烈。船入港後,我們仍呆在船上一周時間接受衛生檢疫;9月20日下船,進入收容所;9月23日,從南風崎站乘坐國鐵列車回故鄉。

致日僑 -東北導報社

諸君即將離開苦難的東北,回到久別的祖國。此時此刻,諸君定然感慨萬分。自戰爭爆發以來,諸君不僅精神與肉體倍受摧殘,同時經濟上也遭受了無可估量的損失,這完全是日本軍閥稱霸東北的野心造成的。

中國人民同全世界人民一樣,都是熱愛和平的大眾。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特別是戰火在東北點燃的數十年來,中國大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可是,吾等相信日本軍閥是真正的敵人,非日本民眾,期間日本民眾也深受其害,對此我深表同情。此為今日敗戰的日本無法改變的事實。此種心情,諸君回國後,請向國內人民轉達,希望中日將來能夠友好下去,並請看到東北現狀的母親們以此來教育孩子,以免誤導未來的孩子。

重建日本的重任落在諸君的肩上,未來使命是改造軍閥統治下的日本,建設民主自由的國家。諸君在敗戰後的一年來,也都深有體會,望諸君排除萬難,為建立民主和平的日本,實現中日善鄰友好而努力。了解東北民眾的諸君,把吾等的真心和對日本友愛的真情帶回到日本國土,做為登陸的第一步改造日本的計劃,實現中日善鄰友好而努力。

打倒日本軍閥,建設民主日本,不僅僅是為中日關係,也是東南亞地區乃至世界和平安全的保證。

回歸盼望已久的祖國,聞蒼鬆翠柏之清香定然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為出發的同胞而高興 -長春市日僑善後聯絡處主任-平島敏夫我們日本人期待已久的遣送回國的願望,在中國方麵的理解支持下,就要成為現實了。我們的喜悅之情無以言表。特別是對長春以外的曆盡艱辛的遣返人員來說更是無比快樂的事情。

但是對我們來說,這就意味著遣送。目前我們還不能忘乎所以,還應采取審慎的態度。對於我們在留的日本人來說,遣送隻是我們命運中的一個階段,我們真正的任務還是回到內地之後的事情。

建設民主和平的新日本,促進中日友好,實現中日合作與發展是我們的主要責任與義務。特別是我們在東北的日本人,這是我們光榮的使命和任務。

對於目前的遣送,我們必須采取總代表的態度。並且要認真學習理解有關遣送的知識。因此這次東北報社所發表的《遣送便覽》是非常合乎時宜的,請認真閱讀並加以理解,以便在實際場合不出錯誤,不給有關人員帶來麻煩,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另外,我們的隊伍裏還有出於某種原因留下的一些病人,我們有責任照顧這些病人,讓他們得以順利地放心地回國。而且在回內地後,我們也應伸出援助之手,讓他們盡快恢複生產與生活,使他們用快樂忘記過去的不幸。今後無論生活中遇到多麼不幸的事情,我們都要咬牙挺住,顯示我們在留日本人堅定的意誌。以前的痛苦我們都挺過來了,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直到最後。

我們一定要保證不讓一人落伍。祝願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地回到祖國的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