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拜將以後,就坐了下來。漢王說:“丞相在我麵前幾次提到將軍,將軍有什麼計策來指教我呢?”韓信推謝了一會兒,就問漢王說:“現在東進爭權天下,主要敵手不就項王一人嗎?”漢王說:“是這樣。”韓信說:“大王估量自己在勇敢、凶悍、仁愛、強壯方麵與項王相比如何?”漢王沉默了好久才說:“不如項王。”韓信再次拜謝表示慶賀說:“我韓信也以為大王不如項王。然而臣下也曾侍奉過項王,請讓我談談項王的為人。項王厲聲怒喝時,千百人的話都置諸腦後,這樣就不能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隻是匹夫之勇。項王見人恭敬謹慎,講起話來細聲細氣,別人患了疾病,他都會流下淚來,把自己的飲食分給病人吃;但到了別人有功應當封爵時,他即便把手中的官印磨得沒有了棱角,仍舍不得給人,這叫做婦人之仁。項王雖然稱霸天下而臣有諸侯,但他不居守關中卻建都於彭城;又違背義帝的約定,把自己親信的人封為王,諸侯紛紛不平。諸侯見項王驅逐義帝於江南,也都回去驅逐他們原來的君主,占有好的地方自立為王。項王所經過的地方,無不遭受破滅,積怨於百姓。百姓不願歸附,隻不過迫於淫威,勉強服從罷了。項王名義上雖稱為霸王,實際上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因此說他的強大容易變為衰弱。現今大王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任用天下勇武之人,何愁敵人不被誅滅!以天下的城邑封給有功的大臣,何愁大臣不服!率領順從思鄉東歸的義軍,何愁敵軍不被打敗!況且三秦的封王原本都是秦朝的將領,率領秦國子弟已有數年,所殺士卒不可勝計,又欺騙他們投降了諸侯。到了新安,項王用詐騙的手段坑殺秦國降卒二十多萬,唯獨章邯、司馬欣、董翳三人沒有被殺,秦地父兄都怨恨這三個人,簡直恨之入骨。現在楚霸王項羽以武力強封這三人為王,秦國的百姓是不會擁護的。而大王入武關時,秋毫無犯,而且廢除秦朝的苛酷刑法,與百姓約法三章,秦國百姓沒有一個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稱王。根據當初諸侯的約定,大王應當在關中稱王,關中的百姓家喻戶曉。可是大王失掉應有的職位而稱王蜀地,秦國百姓無不怨恨。今天大王舉兵東進,三秦地區隻要發一道檄文就可平定。”漢王聽了非常高興,自己也以為得到韓信晚了。漢王就聽從了韓信的計劃,部署諸將積極備戰。
漢王舉兵從陳倉東出,平定三秦。漢高祖二年,出函穀關,收服了魏王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鄭昌、殷王司馬卬也都先後投降。漢王又命令齊國與趙國共同出兵攻擊楚國的彭城,漢軍兵敗而歸。後來韓信發兵與漢王會師在滎陽,又擊破楚軍於京、索之間,因此楚軍再也無法西進。
漢王在彭城被打敗以後,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就叛漢降楚,齊、趙、魏三國也都反漢,與楚和好。漢王派酈生去遊說魏王豹,魏王豹不聽,於是漢王封韓信為左丞相率軍攻擊魏國。韓信問酈生說:“魏王不會用周叔為大將吧?”酈生答道:“用栢直為大將。”韓信說:“栢直是個無能小輩。”於是就進兵擊魏。魏國在蒲阪設重兵,封鎖了臨晉。韓信就多設疑兵,擺開船隻裝作要渡臨晉的樣子,暗中派伏兵從夏陽用木製作了小口大腹罌缶酒器渡河,襲擊魏都安邑。魏王豹大為震驚,引兵迎擊韓信。韓信一舉俘虜了魏王豹,平定了河東,派人請求漢王說:“望增兵三萬,由臣下北平燕、趙,東擊齊,南絕楚國的糧道,西與大王會師於滎陽。”漢王就給韓信增兵三萬,又派張耳與韓信一同東進,攻擊趙、代。攻破了代地,在閼與活捉了代相夏說。韓信攻下了魏、代以後,漢王派人收回了他的精兵,到滎陽抵禦楚軍。
韓信、張耳率兵數萬,準備東下井陘擊趙。趙王與成安君陳餘聽到漢軍來襲,就聚兵井陘口,號稱二十萬。廣武君李左車遊說成安君說:“聽說漢將韓信渡西河,俘魏王,擒夏說,血洗閼與,現在又得到張耳的輔助,企圖攻下趙國,這是乘勝出國遠征,其勢銳不可擋。我聽說:‘千裏運糧,士卒就有挨餓的危險;到吃飯時才去打柴做飯,軍隊就不會餐餐吃飽。’現在井陘的道路,車輛不得並行,騎兵成隊列,行軍數百裏,其糧食供給勢必落在後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