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清朝(10)(1 / 3)

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曾國藩、李鴻章在安慶內軍械所和上海、蘇州洋炮局的物力、人力和技術經驗的基礎上,收買了美國人在上海虹口地區創辦的旗記鐵廠一座,又將容閎從美國購買的“製器之器”一並歸入,正式成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江南製造局”、“上海製造局”、“滬局”。該局由原旗記工廠主科爾任製造技術指導,其一切事宜最初由上海海關道日昌督察籌劃,後又任命湖北補用道沈保靖督辦。創辦經費約用銀二十餘萬兩。同治六年(1867年)江南製造局因廠地狹窄,由虹口移至上海城南高昌廟鎮,進行擴建,到光緒十九年(1893年),共建成工廠15個,增設方言館、炮隊營、工程處、翻譯館各一個及各種附設機構十多個。建置經費先後用銀200萬兩。江南製造局從事軍火生產、輪船修造、機器製造、科技書籍的翻譯和培養外語人才。所製造的槍炮、彈藥,供應南北駐軍,“遍及全國,共達七八十個單位”(主要是湘、淮軍)。同治四年(1865年),李鴻章將由馬格裏主辦的蘇州洋炮局移設南京雨花台,擴建為金陵製造局,簡稱“寧局”,主要生產槍、炮、子彈和軍用物資。到80年代上半期,已有工廠十餘座,用銀約五十餘萬兩,所造之槍炮彈藥主要供應南北洋駐軍。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在福州創辦船政局,後由沈葆楨接辦。船政局由鐵廠、船廠和學堂三部分組成。初由法國人日意格和德克碑任正副監督,雇用工人1700至2000人。原計劃五年內造船16艘,創辦經費約40餘萬兩銀,每月造船經費53兩銀。同治八年(1869年)開始生產,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共造船15艘,這時船政局共有工廠16座,船台3座,先後用銀達135萬兩。光緒元年(1875年)船政局由藝局學生主持接辦,開始仿造舊式木船。從光緒二年(1876年)起,造七百五十匹馬力的新式機器鐵脅輪船,光緒七年(1881年)為南洋水師造三艘2400匹馬力、排水量為2200噸的巡洋快船。同治六年(1867年),恭辛王奕奏準,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在天津辦“天津軍火機器局”,同治九年(1870年)由直隸總督李鴻章接辦,改稱天津機器製造局,簡稱“津局”。不久,李鴻章將洋總辦密妥士免職,另委沈保靖為總辦。天津機器局主要生產火藥、槍炮、子彈,供應淮軍和直隸用練軍。到80年代上半期,先後共用銀110餘萬兩。

在同一時期內,各地還設立許多軍火工廠,“唯一省仿造,究不能敷各省之用”,到光緒十年(1884年)為止,清政府先後設廠局20所,除江南製造局停辦外,其餘19所分布在全國十二個省區。從六十到九十年代的30多年中,洋務派創辦軍事工業,共用銀4500萬兩,均由國庫支出;所有局廠一律歸官辦;生產的槍炮彈藥和輪船均由清政府調撥發給湘、淮軍和沿海各省使用;每個廠局均有成群的官吏,機構龐大,洋務派創辦洋務首先聘請洋員。

在洋務運動中,洋務派也籌建新式海軍。鹹豐十一年(1861年),恭親王奕請英人“協助購買歐洲造戰艦”。同治元年(1862年),兩廣總督蘇崇光與英人議定,向英國購買兵船。同治二年(1863年),一支包括大小船隻八艘的艦隊,由英國海軍軍官率領到達上海,由於英國人強奪中國海軍的指揮權,清政府拒絕接受,這支艦隊被遣散。清政府先後用銀160餘萬兩的籌建海軍活動失敗。同治五年(1866年),清政府批準了左宗棠的“設局監造輪船”的建議,決定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各以造船為重點,仿照西方,製造兵船,以裝備海軍。同治十年(1871年),兩廠分別造出“惠吉”、“測海”、“操江”、“萬年青”、“福星”等兵船數艘。同治十三年(1874年),丁日昌提議建立北洋、東洋、南洋三支水師。光緒元年(1875年),由兩江總督沈葆楨、直隸總督李鴻章等人倡議,經總理衙門準,撥銀四百萬兩,作為籌辦海軍軍費,準備在十年內建成南、北、粵洋三支海軍,後由於財力有限,決定“先就北洋創設水師一軍”,沈葆楨死後,海軍大權集於李鴻章一身,他在天津設水師營務處,佃理海軍事務;又於光緒六年(1880年)在天津設立水師學堂,訓練北洋係海軍軍官。同時又用銀300萬兩,從德國購買“定遠”、“鎮遠”兩隻鐵甲艦。光緒七年(1881年),李鴻章派丁汝昌統領北洋海軍。光緒十年(1884年),三洋海軍初具規模,南洋海軍約有軍艦19艘、北洋海軍約有軍艦15艘、福建海軍約有軍艦11艘。光緒十年(1884年)六月,中法戰爭爆發,八月,法國遠東艦隊擊毀了福建海軍全部艦船,並摧毀福州船政局,南洋海軍也受到損失,隻有李鴻章的北洋海軍保存了實力。李鴻章又向英國訂購了“致遠”、“靖遠”和從德國購進“經遠”、“來遠”等艦,北洋海軍實力增強。在這前後,李鴻章又修建了大沽、旅順船塢,為修理鐵甲艦之用。光緒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軍正式成軍,丁汝昌任海軍提督,擁有軍艦22艘。軍事訓練由英、德國人操縱。光緒二十年(1894年),北洋海軍在中日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滅,結束了北洋海軍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