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八章 曆史舞台(1 / 3)

兩隻老虎安祿山崛起開元二十七年,名將張守珪意外落馬,從此退出曆史舞台。

在張守珪之後,他一手提拔的安祿山迅速崛起,其升遷速度讓人瞠目結舌,完全可以寫一本職場教科書——《安祿山教你如何往上爬》。

說起來,安祿山的方法很簡單,兩個字——巴結。

可能是因為年輕時當過互市牙郎的緣故,安祿山練就了察顏觀色的本事,處事圓滑,為人討巧,精於諂媚,見人說人話,見妖說妖話,見了人妖就說人妖話。

久而久之,凡是跟他接觸過的人,都說他的好話。

這也是一種本事。

在處理好群眾關係的同時,安祿山又搞起了重點突破。

於是,每逢李隆基的左右侍從到安祿山的防區,他都會拿出十二分的熱情招待,熱情招待之餘,還會送上讓人眼暈、無法拒絕的賄賂。

這樣一來,安祿山便做足了人情。

在別人看來,這些左右侍從不過是一群奴才。

而在安祿山看來,這些人卻是他的貴人,因為他們離皇帝最近。

想接近領導,就必須從接近領導身邊的人入手,安祿山總結道。

得到安祿山好處的人回到長安後,更是為他打起了廣告,其優秀事跡,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

一來二去,安祿山就在李隆基心中占據了一席之地。

不久,又一個大人物從長安而來,名叫張利貞,時任禦史中丞,同時兼任河北巡查特使。

安祿山知道這是一條大魚——禦史台的二號人物,一句話可能頂別人一萬句!如果這個人能幫自己美言幾句,效果一定立竿見影。

於是,安祿山下了血本,他不僅用賄賂砸暈了張利貞,同時也用賄賂砸暈了張利貞的手下,此時的他就是一個散財童子,不斷地往外塞錢。

安祿山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回到長安,張利貞果然把安祿山的優秀品質報告給了李隆基。

正是這次報告,給安祿山插上了夢想的翅膀。

開元二十九年八月十七日,李隆基委任安祿山為營州都督,兼任平盧軍使,同時兼任契丹、奚、渤海、黑水靺鞨四府經略使。

此時的安祿山與節度使還有一步之遙。

在這之後,安祿山加大了投入力度,讓每個從長安來的使節都樂得合不隴嘴。

投桃報李,心情大好的使節回到長安後,便繼續給安祿山造勢。

一年下來,安祿山光輝燦爛的形象便在李隆基心目中紮了根。

李隆基決定重用這位好同誌,他想讓安祿山當節度使。

新的問題隨之而來:現有的節度使崗位已經滿員,該把安祿山往哪放呢?李隆基靈機一動,孫悟空變戲法一般地就變出了一個崗位:把安祿山所在的平盧軍從幽州分出來,再將其升級為戰區,事情迎刃而解。

這樣,安祿山就成為第一任平盧節度使,躍上了人生的關鍵台階。

出任平盧節度使後,安祿山並不就此止步,他想要的還有很多。

他把目標鎖定範陽節度使。

範陽由原來的幽州改名而來,是全國最大的戰區,兵力達到九萬一千四百人。

而安祿山所在的平盧戰區兵力隻有三萬七千五百人,僅僅相當於範陽的三分之一。

如何才能把範陽節度使弄到手呢?安祿山再次開動腦筋。

久在官場的他知道,範陽節度使是全國最重要的位置,僅靠送禮是不夠的,要想拿到這個職位就必須打動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李隆基。

如何才能打動李隆基呢?安祿山自有妙計。

公元743年,安祿山入朝晉見,這次晉見讓李隆基歡喜不已。

寫到這裏,很多人會疑惑:為什麼李隆基會對安祿山這個胡人充滿好感,莫非他們前世有緣?不是前世有緣,而是因為開元二十二年的那次刀下留人。

當時,宰相張九齡力主殺掉安祿山,而李隆基考慮到安祿山是個人才,就硬是留了下來。

這次刀下留人讓安祿山大難不死,也就此開始了與李隆基一生的緣分。

古往今來,中國的一些領導都有一種微妙的心理,我將其稱為老母雞心理。

何為老母雞心理?就是把自己當成老母雞,把自己看重的下屬當成小雞。

老母雞對小雞嗬護有加,而這些老領導也同樣對老下屬嗬護有加,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雞犬升天現象:老領導高升,老下屬也隨之高升,二者的關係,如同捆綁式火箭。

究其原因,是因為領導對自己的眼光充滿了自信。

因此,一旦認定某個下屬,就會始終不遺餘力地提拔,盡管有時的提拔並不完全符合原則。

李隆基也是如此,他不斷地提拔安祿山,就是為了證明自己眼光獨到,慧眼識珠。

再者,李隆基不是一般皇帝,他是一個骨子裏有著浪漫基因的皇帝,凡是這樣的皇帝,一般不按常理出牌——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把兒媳升級為貴妃,就可見一斑。

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做出什麼出格的事都是可以理解的。

安祿山入朝之後,李隆基給了他一個特別權限:隨時進出皇宮,朕的大門時刻為你敞開。

安祿山大喜過望,忙不迭地謝主隆恩。

謝完恩後,安祿山說:去年營州發生了蟲災,蟲子在田地裏啃食青苗,臣就焚香禱告。

如果臣居心不良,事君不忠,就讓蟲子啃噬臣的心;如果臣沒有辜負神靈,那麼請求上天把蟲子趕走。

臣剛祈禱完,就有一群鳥從北方飛來,一會兒工夫就把蟲子吃光了。

臣懇請陛下恩準,將這件事寫進國史。

但凡智商正常的人都能聽出安祿山話語裏的荒謬:哪有那麼巧,剛祈禱完鳥就來了,難道鳥是你們家自己養的?李隆基智商正常,他也知道安祿山滿嘴跑火車,但此時的他實在是太喜愛安祿山了,即便知道這是在說謊,他也覺得這謊說得很可愛。

情人眼裏出西施,李隆基眼裏出安祿山。

安祿山謊話說完,李隆基當即批準,於是安祿山禱告驅蟲就被寫進了國史,一直流傳到了現在。

蟲子事件為安祿山打響了第一炮,不久,他又開了第二炮。

他把炮口對準了一件荒唐的考試舞弊案。

當時,宰相李林甫兼任吏部尚書,由於他本身是宰相,業務非常繁忙,因此吏部的很多工作就由吏部侍郎宋瑤和苗晉卿負責,這一年的候補官員選拔考試也是由這兩人主持的。

這次考試出了亂子。

參加這次選拔考試的候補官員數以萬計,他們都已經具備了做官資格,參加這次考試就是為了更早獲得一個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