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提出兩個名詞:一個叫人格,一個姑且叫做官格。
古往今來的仕途中人,都是人格和官格的複合載體,有的人人格很高,官格卻很低,有的人人格很低,但官格卻很高。
正應了那句話:好人不一定是好官,好官不一定是好人。
李林甫呢?嚴格說來,他基本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算個準好官,而人品就不會說了:小人一個。
就是這麼一個小人,出任宰相不久就遇上了天大的好事。
開元二十五年七月,大理少卿徐嶠給李隆基上了一道奏疏,上麵這樣寫道:今年全國處以死刑的犯人總共五十八人,人數之低為曆年之最。
大理寺監獄向來有殺氣重的說法,鳥雀都不在大理寺附近棲息。
今年不一樣了,已經有鳥雀在大理寺的樹上築巢了。
徐嶠之後,其他官員紛紛行動起來,既然有徐嶠拋磚,眾人趕緊引玉:這說明陛下治國有方,全國已經達到幾乎沒有刑罰的盛世了,可喜可賀。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看著文武百官的奏章,李隆基心花怒放,一直以來,他知道國家正在蒸蒸日上,但沒有想到現在已經到了幾乎不用刑罰的盛世了,確實值得慶賀。
高興之餘,李隆基體現了高風亮節:這不是朕的功勞,而是宰相的功勞!李隆基這一謙虛,李林甫和牛仙客的好事就來了。
開元二十五年七月八日,李林甫被封為晉國公,牛仙客被封為邠國公。
具有對比意義的是,前任宰相張九齡不過被封為始興縣伯,跟李林甫的晉國公差著級呢!人比人得死!以晉國公為起點,李林甫上下其手,試圖用自己的兩隻手捂住李隆基的眼睛。
在這個過程中,三位官員不知不覺掉進了李林甫的圈套。
第一個掉進去的是兵部侍郎盧絢,不過純屬意外。
一天,李隆基前往勤政務本樓欣賞音樂,為了保持安靜,便命人把門簾放了下來。
兵部侍郎盧絢原本知道李隆基在勤政務本樓欣賞音樂,然而等他騎馬路過時,看見門簾已經放了下來,便以為皇上已經起駕回宮了。
於是盧絢便沒有下馬,隻是垂下馬鞭,拽著韁繩,緩緩地走了過去。
馬背上的盧絢風采卓然、氣度不凡,引起了李隆基的注意,一直目送他離開了自己的視野。
這時李隆基感歎了一句:盧絢真是淵博厚重啊!李隆基心裏頓時起了重用盧絢的念頭。
看得出,這時的李隆基以貌取人。
李隆基的一舉一動被左右看在了眼裏,而這些左右都收了李林甫好處,他們就是李林甫的第三隻眼。
聽說李隆基想重用盧絢,李林甫有些著急,他知道此時的李隆基不按常理出牌,說不定一重用就會把盧絢推上宰相之位,那樣一來,自己就多了一個對手了。
不行,不能讓盧絢得到重用。
眼睛一轉,李林甫有了主意。
李林甫找來盧絢的兒子,對他說:令尊素有德望,而今交州(越南河內)、廣州正缺刺史,皇上想讓令尊出任,你看這事可不可行?如果令尊以路途遙遠為借口拒絕的話,恐怕會被貶;我倒有一個辦法,不如讓令尊主動要求擔任太子賓客或者太子詹事,到時在洛陽上班,也是不錯的位置,你看怎麼樣?盧絢聽了兒子的傳話,頓時慌了:交州、廣州與長安相隔數千裏,除非被貶,不然誰願意去那裏?還是退而求其次吧,當個太子賓客、太子詹事也行。
事情發展到這一步,一切盡在李林甫的控製之中。
不過,李林甫還不著急,他不想一下就把盧絢從兵部侍郎送上太子賓客的冷板凳上,那樣動作就過於明顯了。
李林甫先把盧絢委任為華州刺史,做個過渡。
不久,李林甫又以盧絢有病在身,不能主持工作為由,將他調離華州,然後委任為了太子詹事。
一番閃轉騰挪,盧絢掉進了李林甫挖好的坑裏,從此再沒有被重用的機會。
盧絢之後,李林甫的老冤家嚴挺之也掉進了坑裏。
嚴挺之被坑,起因還是李隆基意圖重用。
一天,李隆基突然想起了嚴挺之,便問李林甫:嚴挺之現在什麼地方?這個人值得重用。
李林甫一聽:不好,千萬不能讓這個老冤家回來。
於是,李林甫故技重施,按照對付盧絢的套路照方抓藥。
這一回李林甫找的是嚴挺之的弟弟嚴損之。
李林甫對他說:皇上對尊兄很看重,應該盡快安排尊兄與皇上見一麵,說不定馬上就能重用。
我看就讓尊兄自稱患有中風,懇請回長安就醫,這樣不就能跟皇上見麵了嗎?嚴損之和嚴挺之都是實在人,他們以為李林甫是一片好心。
嚴挺之隨後按著李林甫的建議,上了一道請求到京城就醫的奏疏。
正是這道奏疏,讓他一下掉進了坑裏。
李林甫拿到奏疏,不無傷感地對李隆基說:哎,嚴挺之已經衰老中風了,應該給他安排一個清閑的官職,以方便他求醫養病。
李隆基聞言,感歎不已:歲月不饒人啊!不久,嚴挺之被任命為太子詹事,提前進入了養老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嚴挺之為人有情有義,對朋友生死如一,他的不少故交先他而去,嚴挺之便厚待他們的家人。
在他的一生之中,先後撫恤了數十名故交的孤女。
在這些孤女成年後,他又自己出錢,把她們嫁到合適的人家。
或許,有情有義也是一種基因,嚴挺之的兒子嚴武也繼承了父親的優點:當全社會都把杜甫當成喪家犬時,是他給了杜甫無私的幫助,杜甫草堂就是他幫助蓋的。
嚴挺之之後,又一位老資格官員掉進了李林甫的套裏,這個人就是稱姚崇為救時宰相的齊澣。
齊澣被李林甫算計,是因為他的資曆和威望。
李林甫擔心李隆基有朝一日會重用齊澣,索性一步到位把他委任為了太子少詹事。
太子少詹事是閑職,一旦到了這個職位,離退休也就不遠了,李隆基是不會重用一個快退休之人的。
經過一係列的上下其手,李林甫基本將朝政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他的搭檔牛仙客則扮演著與盧懷慎、蘇珽一樣的角色:領導點頭我點頭,領導畫圈我畫圈。
這是李林甫努力的結果,也是李林甫想要的結果,不過好景不長。
幾年後,挑戰不期而至,李林甫意識到,以前的自己太溫柔了,以後,自己必須狠一點!再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