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舞蹈,楊玉環的音樂才能同樣一流:她會演奏多種樂器,從西域引進的琵琶在她的手下演繹得出神入化,如果白居易有幸聽到,估計《琵琶行》就得重寫了。
此外,楊玉環還擅長擊磬。
在她的敲擊下,磬聲泠泠然多新聲,即使是專業擊磬藝人,也無法與她相提並論。
還有誰能跟楊玉環爭寵呢?楊玉環徹底站穩了腳跟,李隆基的恩寵向她以及她的家族一股腦砸了過去,雞犬升天的一幕在楊家隆重上演:首先是楊玉環那過世多年的父親,他在去世多年後,被追贈太尉、齊國公,生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在他身後全實現了;楊玉環的母親被封為涼國夫人;楊玉環的三個有才貌的姐姐中,年長的一個稱作大姨,封韓國夫人,次長的一個稱作三姨,封為虢國夫人,最小的一個稱作八姨,封為秦國夫人;楊玉環的叔叔楊玄珪也得到了李隆基的垂青,被擢升為光祿卿;與楊玉環同一個祖父的堂哥楊銛被擢升為鴻臚卿;另一個堂哥楊錡被擢升為侍禦史,並且迎娶了李隆基和武惠妃的女兒太華公主。
從此以後,韓國夫人、虢國夫人、秦國夫人、楊銛、楊錡成為大唐王朝最受恩寵的五家,同時他們五家也成了帝國最為熱鬧的五家,迎來送往,請托送禮,絡繹不絕。
這一切都是拜楊貴妃所賜。
第六人在韓國夫人等五家成為帝國新寵的同時,遙遠的蜀地傳來一聲歎息。
發出歎息的人名叫楊釗,與楊玉環同一個曾祖父,也就是說,楊釗的爺爺與楊玉環的爺爺是親兄弟。
此時的楊釗徒有羨魚之情。
不過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自己將來會成為幸運的第六人。
說起來,楊釗的前半生非常慘,關於他的身世有兩個版本:版本一:他是楊家的血脈,武則天時期寵臣張易之是他的舅舅;版本二:他不是楊家的血脈,而是張易之的親生兒子。
關於版本二的來龍去脈,容我慢慢道來。
張易之受武則天恩寵時,武則天一般不讓他回家,即使偶爾回家,也隻能上樓居住。
上樓之後,得要抽掉樓梯,防止別的女人接近。
這樣做,就保證了張易之隻屬於武則天一個人。
時間一長,張易之的母親擔心起來,她怕如此下去,兒子將留不下自己的子嗣。
思考再三,張易之的母親多了一個心眼:半夜的時候,她便偷偷安排自己的婢女爬上樓與兒子幽會,以期留下個一兒半女。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張易之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他終於使婢女的肚子鼓了起來。
十月懷胎之後,婢女生下一個男孩,就是楊釗。
版本一和版本二,究竟哪個說的是真的,遠隔千年的我們已經無法分清了,因為我們無法同時抓住楊釗和張易之做一下親子鑒定。
我們隻知道,楊釗與張易之有血緣關係,要麼是甥舅關係,要麼是親子關係。
出身複雜的楊釗,在三十歲之前是一個不招人待見的人:他不僅喜歡飲酒,而且酷愛賭博,並成功地把很多熟人發展為了債主,然後欠債不還。
時間一長,楊釗就成了喪家狗,在自己的家鄉蒲州永樂縣,幾乎混不下去了。
三十歲這年,楊釗決定換一種活法:他離開家鄉來到蜀地從軍,這一從軍倒從出了一點名堂。
幾年下來,楊釗屯田成績明顯,按照相關條例,應該給予升遷。
然而,楊釗的上司向來看他不順眼,覺得他沒有德行:讓這樣的人升官,也太沒有天理了吧!不行,不能讓他輕易升官。
不久,這個上司找了一個由頭,將楊釗狠狠抽了一頓鞭子——叫你沒有德行。
鞭子抽過,楊釗的官運卻來了,他的上司還是將他委任為新都縣尉,從此他便步入仕途。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在新都縣尉任上,楊釗依舊沒有改掉好賭的習性,原本便不多的俸祿都被他賭光了。
到縣尉任期結束,他一文不名,連必要的生活費都沒有了。
這時一位叫鮮於仲通的富商出現在了他的麵前,後來的事實證明,這是一個有長遠眼光的人,非常擅長做風險投資。
在鮮於仲通看來,楊釗與楊玉環有著非常近的血緣關係,如果加以利用,一定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鮮於仲通沒有像其他人那樣,把楊釗當成喪家狗,相反,他對楊釗青眼有加,在別人都給楊釗冷臉的同時,他給楊釗的卻都是笑臉,伴隨笑臉的還有一筆又一筆的經濟資助。
時間一長,連楊釗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而鮮於仲通依然如故。
楊釗在心中暗暗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加倍回報鮮於仲通。
嚴格說來,在楊釗落魄的時候,他並非一無所有。
因為在此期間,他還收獲了一段畸形的愛情。
這又是從來而來的呢?從楊玉環一家而來。
楊釗落魄時,楊玉環一家也在經曆磨難:楊玉環的父親楊玄琰死在了蜀州司戶任上,一家幾乎陷入絕境。
這時,楊釗這個遠房堂哥便走進了楊玉環一家,他拿出自己少的可憐的錢,來盡力幫助這個破碎的家。
久而久之,楊釗與楊玉環的二姐也就是後來的虢國夫人產生了感情,兩人迅速跨越了堂兄妹的界限。
這段畸形愛情,成了楊釗人生中的重要記憶,也為他後來的富貴埋下了伏筆。
不過,此刻距離楊釗飛黃騰達還得幾年,這之前,他最愛的還是賭錢,而且一賭便傷筋動骨。
有一次,楊釗發了狠心,他把自己所有的錢財斂到一起,然後雄赳赳氣昂昂地殺到了成都的一家賭場。
經過一整天的血戰,楊釗收獲了最後的成果:兩手空空。
在這之後,楊釗繼續著自己狼狽不堪的日子,數年後又當上了扶風縣尉,不過還是不得誌,他依然沒有看到生活的曙光。
困頓數年後,楊釗再次進入蜀地,想去再碰碰運氣。
二進蜀地的楊釗依然沒有迎來轉機,直到楊玉環成為貴妃。
話再說回來,此時鮮於仲通的身份已不僅僅是一位富商,同時還是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的采訪支使(機要秘書)。
他讀過書,頗有才智,因此章仇兼瓊將他視為心腹。
一天,章仇兼瓊對鮮於仲通說:如今我隻是得到皇帝的信任,在朝廷中並沒有可靠的內援,長此以往,恐怕會受到宰相李林甫的排擠。
聽說楊貴妃最近得寵,不過現在依附她的人還不多。
你如果能幫我到長安跑一趟,結交一下楊貴妃的家人,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聽章仇兼瓊說完,鮮於仲通誠懇地說:我是蜀地人士,從沒去過長安,如果真要去的話,恐怕不能成事反而敗事。
不過我可以為大人引薦一個人,相信他能完成大人交給的任務。
隨後,鮮於仲通就把楊釗引薦給了章仇兼瓊,楊釗鹹魚翻身的時刻隨即到來。
一見楊釗,章仇兼瓊的第一印象不錯。
在他眼中,楊釗一表人才,言辭敏捷,可謂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樣的人值得重用。
章仇兼瓊當場拍板,委任楊釗為自己的推官(總部法官)。
不久,章仇兼瓊交給楊釗一項任務:前往長安貢獻春季的彩綢。
臨行前,章仇兼瓊對楊釗說:我在郫縣放了一點小小不言的東西,權當你一天的口糧了,路過郫縣時,你就帶上吧!楊釗不明所以,隻能連連點頭。
到了郫縣,楊釗看到了章仇兼瓊所說的一日之糧:價值萬貫的蜀地精美特產。
楊釗一看便明白了,這不是給自己的一日之糧,而是給自己去長安的敲門磚。
有價值萬貫的蜀地特產做後盾,楊釗的腰杆挺了起來,他不再是不名一文的賭徒,而是手握萬貫特產的送禮特使。
到了長安,底氣十足的楊釗跟三位堂妹接上了頭。
三位堂妹起初還拿老眼光看楊釗,然而等到他送上價值不菲的蜀地特產後,她們頓時刮目相看。
楊釗倒不貪功,特意強調:這是劍南節度使章仇大人所贈。
長安之行讓楊釗賺足了麵子,同時他的愛情也悄然回歸。
此時虢國夫人剛剛喪夫,楊釗的到來,正好補上了她心中的空缺,幹柴烈火再次燃燒,熊熊火光照亮了楊釗的前程。
得了好處的楊氏姐妹,便在李隆基麵前不斷稱頌章仇兼瓊,同時隆重推薦楊釗,理由是他擅長樗蒲。
所謂樗蒲,是當時非常盛行的賭博遊戲,李隆基就是這項活動的發燒友。
他一聽說楊釗擅長樗蒲,便將其召進了宮中,很快便產生了好感。
幾次接觸下來,楊釗給李隆基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李隆基眼中,楊釗心細如發,每次牌局計算精準,分毫不差,數學功底非常深厚,於是他笑著說道:真是一個度支郎中(相當於現代的會計司司長)的材料。
看來,是金子到哪裏都發光,賭場同樣能夠培養人才。
有了良好的印象打底,楊釗的好日子來了:先是被擢升為金吾兵曹參軍、閑廄判官,後來一直被擢升為監察禦史。
在楊釗得到提升的同時,為他提供一日之糧的章仇兼瓊也得到了回報,後來被擢升為了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
正應了那句話:不跑不送,原地不動;又跑又送,提拔重用。
從此之後,楊釗漸漸彙入了楊家的主流之中,成為受李隆基恩寵的第六人。
數年後,楊釗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一舉超越了先前的五家,由第六人上升為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