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5日,李鵬在七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開幕式上作了《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綱要的報告》。出席會議的2600多位代表和出席全國政協七屆四次會議的1800多位委員,經過反複審議,認真討論,提出了許多建議和意見,國務院據此又對報告作了近百處修改。七屆人大四次會議,討論和審查了國務院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第八個五年計劃綱要(草案)》,審議了總理李鵬代表國務院所作的《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綱要的報告》。會議認為,《綱要》和《報告》提出的今後十年的主要奮鬥目標和基本指導方針,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和政策,深化經濟體製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部署和措施,是符合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總要求的,反映了全國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努力奮鬥是能夠實現的。會議批準了《綱要》和《報告》。

從《基本思路》到《建議》,從《綱要》到《報告》是充分發揚民主和走群眾路線的過程,比較好的集中了各方麵的智慧。

《綱要》根據《建議》的精神規定了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的基本要求,即在大力提高經濟效益和優化經濟結構的基礎上,國民生產總值按不變價格計算,到本世紀末比1980年翻兩番;全國人民生活從溫飽達到小康水平;發展教育事業,推動科技進步,改善經營管理,調整經濟結構,加強重點建設,為下一個世紀初葉我國經濟和社會的持續發展奠定物質技術基礎;初步建立適應以公有製為基礎的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發展的、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經濟體製和運行機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達到新的水平,社會主義民主與法製建設進一步健全。

第二步戰略目標的上述要求,反映了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曆史進程,表達了全國人民強國富民的雄心壯誌。其主要精神有兩點:第一,強調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經濟發展作為改善人民生活與促進社會發展的基礎,不僅對經濟增長的速度和數量有明確的要求,而且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國民經濟的整體素質的提高。第二,強調繼續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製建設。這將為第二步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多方麵的保障。

《綱要》具有鮮明的六大特點:第一,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綱要》力求從方向、政策上引導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沒有規定過多的具體指標。第二,把實現十年規劃遠景與五年中期安排結合起來,從實現本世紀末戰略目標的要求出發來製定"八五"計劃。第三,把促進經濟總量的增長和全麵提高經濟素質結合起來,努力實現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第四,把發展與改革結合起來,強調發展與改革的辯證關係。第五,把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同時並舉,全麵推動社會進步。第六,鑒於社會發展中存在不確定因素,以及"八五"計劃就要實行,《綱要》把側重點放在"八五"計劃上。總之,《綱要》展示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成為我國人民邁上新世紀的行動綱領。

《綱要》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得到進一步的檢驗、修正、補充、調整和發展。1993年3月15日八屆人大決定根據新的形勢,對"八五"計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作必要的調整,國民經濟增長速度由原定的年均增長6%提高到8%~9%。

"八五"計劃時期,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由於政策得力,全黨重視,全國上下團結一致,眾誌成城,"八五"計劃在1995年順利完成,原定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宏大戰略目標也於1995年提前5年實現。"八五"計劃期間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平均增長速度達117%,五年累計國內生產總值達179萬億元,年平均增長高出"七五"計劃期問4個百分點,我國的整體經濟實力有了極大的提高。另外,"八五"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我國的經濟貿易都有了長足的進展,城鄉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均有較多提高,科技、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和計劃生育工作都取得顯著進步。整個國民經濟和經濟體製改革進入更為有序的階段,價格、金融、稅製、宏觀調控、社會保障等各項改革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改革的總目標全麵展開。可以說,"八五"計劃取得了既定的勝利。但是也有許多方麵的問題尚待解決,如國有企業改革滯後、農業基礎地位薄弱、地區差距拉大、通貨膨脹等都有待於通過進一步改革和發展來解決。於是,一個全新的、旨在把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帶入21世紀的跨世紀宏偉藍圖——"九五"計劃與2010年遠景目標開始進入製定和實施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