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直轄市的設立,使整個三峽庫區上遊連為一體。三峽重慶庫區淹沒損失涉及18個區市縣,各項主要實物淹沒綜合指標占全庫區的80%以上;到2009年三峽工程建成時,動態移民人數將達107萬人,占全庫區移民總數的85%。從現在起到2010年,重慶主要麵臨三大戰略任務:一是增強中心城市的綜合實力,完善城市功能,把重慶建設成為名符其實的長江上遊的經濟中心;二是探索城市帶農村的新路子,實現城鄉一體共發展、共繁榮;三是搞好開發性移民,發展庫區經濟,保證三峽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直轄給重慶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擁有了一個全新的發展空間:行政管理機構的升格,使重慶可以更加自主地調整經濟結構、規劃發展布局;經濟地位的提升,可以得到來自中央和各個方麵更多的政策和投資支持;直轄的效應、環境的改善,將吸引外商更多的目光;移民任務的完成,將帶給千裏庫區一個高起點的新經濟區;作為"龍尾"與"龍頭"上海首尾呼應,一起為舞動騰飛長江經濟巨龍發揮更大作用。1997年重慶市宏觀經濟沿著快速、健康的軌道運行,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發展格局,基本實現了直轄市"一年起步,五年振興"的良好開端。1997年重慶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37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5%,比全國88%的平均速度高出27個百分點。三大產業發展較為協調,第一產業比上年增長40%;第二產業比上年增長131%;第三產業比上年增長147%。全市吸引利用外資941億美元,同比增長11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資385億美元,較上年增長76%,創曆史最高紀錄。外貿出口總值(海關數)達7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14%。富民政策進一步得到落實。全年主城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323元,比上年增長56%。農民人均純收入與上年相比增幅達145%,全年農民人均純收人為1643元。
香港回歸祖國
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淩晨,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5樓大會堂舉行。國家主席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和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出席了交接儀式。英國方麵出席的有查爾斯王子、首相布萊爾、外交大臣庫克、離任港督彭定康、國防參謀長查爾斯·格思裏。4000多位中外嘉賓出席了儀式。
查爾斯王子代表英方講話。他說,這一重要而特殊的儀式標誌著香港在150多年英國統治之後,交還給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將繼續擁有其明顯的特征,繼續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的重要國際夥伴。23時59分,英國國旗和香港旗在英國國歌樂曲聲中緩緩降落,英國在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
月1日零時整,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隊奏起雄壯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中國國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一起徐徐升起。零時4分,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莊嚴宣告:根據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兩國政府如期舉行了香港交接儀式,宣告中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正式成立。經曆了百年滄桑的香港回歸祖國,標誌著香港同胞從此成為祖國這塊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發展從此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江澤民說,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正式成立,這是中華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與正義事業的勝利。1997年7月1日這一天,將作為值得人們永遠紀念的日子載人史冊。香港回歸後,中國政府將堅定不移地執行"一國兩製"、"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保持香港原有的社會、經濟製度和生活方式不變,法律基本不變。江澤民指出,香港今日的繁榮歸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創造的,也是同祖國內地的發展和支持分不開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國人民作堅強後盾,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夠管理和建設好香港,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創造香港美好的未來。
香港政權交接儀式結束後,舉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暨特區政府宣誓就職儀式。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第一個宣誓就職,國務院總理李鵬監誓。接著,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23名主要官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行政會議14名成員,香港特別行政區臨時立法會59名議員,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常設法官、高等法院法官36人,分批走上主席台宣誓就職。隨後,李鵬總理講話,代表中央人民政府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並宣布,從今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開始實施。接著,董建華發表講話,他說,中國對香港恢複行使主權,實行"一個國家、兩種製度",是超凡政治智慧的創舉。香港在世界各國的目光注視下,接受了一項開創曆史先河的殊榮。我們深信不疑,一定能夠克服曆史新事業帶來的一切挑戰,香港的將來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