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那拉皇後削發
乾隆朝中期,宮廷中發生了令人難解的烏拉那拉皇後削發之事,此怪事發生後,乾隆帝指責為“瘋疾”,意欲廢掉烏拉那拉的皇後之位。最終因種種原因保留了其皇後名號,但不久烏拉那拉在冷宮中死去,以皇貴妃禮辦理了喪事。
乾隆皇帝的烏拉那拉皇後死後被按皇貴妃禮下葬,這是很少見的、很奇怪的,其中的內幕多不為人知。烏拉那拉是滿洲正黃旗人,佐領那爾布的女兒,原來地位就不高,是乾隆的第二個皇後。她十三歲時被選為秀女,被雍正帝賜給四阿哥弘曆為側福晉。乾隆即位之後,於乾隆二年(1737)舉行冊立大典時,烏拉那拉被封為妃,由於她溫順賢惠,頗受皇太後的喜歡,因此在宮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八年後,又被封為貴妃,以褒獎其溫順的品格。在冊文中稱她是性格婉順,氣質文才柔嘉,秉持婦德,向來服侍勤奮。
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的原配皇後身亡,皇太後看中了烏拉那拉,欲冊立為皇後,但乾隆帝因與孝賢皇後感情頗深,沒有立即舉行冊立,便先立為皇貴妃以攝領六宮事。直到乾隆十五年(1750)八月,才正式冊立烏拉那拉為皇後。此後,她先後生了兩女一男,但都早亡。烏拉那拉做了皇後之後,雖然乾隆說隻是“循序”的結果,實際上還是她的品貌端莊、性格溫順的原因,不僅深得皇太後的賞識,也同樣受到乾隆的喜愛。
那麼,既然這樣賢惠的皇後,又是大清國盛世王朝的“國母”,為何會削發,死後會被降等級殯葬呢?
乾隆帝在中國曆史上也算是奮發有為的政治強人。乾隆帝在位之時,承襲前期諸帝餘緒,亦能乾綱獨斷,文治武功,開疆領土,均有可觀,出現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但到了乾隆中末期,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繁榮,加上乾隆本人的好大喜功,剛愎自用,開始出現封建社會所固有的各種矛盾。然而,以“十全”功業自稱的乾隆帝,仍然是沉迷於自高自大之中,屢屢興師動眾、耗費巨大、勞民傷財的出巡,借以顯示繁華盛世,借機風流於江南。
據說烏拉那拉皇後削發就是因為發生在乾隆帝出巡途中的一件事情而導致的。乾隆三十年(1765),當他第四次出巡江南時,伴駕而行的有皇後烏拉那拉、令貴妃、榮妃等等。二月十日是皇後的生日,雖因途中諸多的不便,但皇後的早晚膳還是都另加了佳肴。十八日,皇後還得到乾隆帝的賞賜。而到了晚上卻發生了在皇帝“承歡洽幸”時觸怒龍顏而導致了皇後的削發事件。
乾隆帝本是一為風流天子,乾隆後宮就有四十多個佳麗,在民間流傳中、在野史當中都有乾隆帝在民間的風流韻事,他的一生到處留情,坑害了不少良家少女,欠下了眾多的情債。尤其是他的六次出巡江南,更是變本加厲,沉迷於酒色之中。在宮中由於烏拉那拉皇後生性耿直,平時又極盡職責,對風流倜儻的乾隆時有約束,乾隆難以為所欲為。此次出巡,乾隆便借機擺脫宮禁。乾隆本不願皇後在身邊,但皇後以侍候皇太後的名義隨行。及至杭州,乾隆攜內監微服出行,在飽覽西子湖畔的美景之後,這位風流天子竟步入青樓,尋歡作樂。之後,一些侍臣為了討好乾隆的歡喜,竟然挑選了一些“夜渡娘”到龍舟上,為乾隆帝吹打彈拉,輕歌曼舞,乾隆開懷痛飲,好不快活。
生性耿直的烏拉那拉皇後則越聽越氣,遂在船上奮筆疾書一道諫章,談古論今,痛陳利害。寫好之後,雙手捧著登上龍舟,這時,乾隆已經偃旗息鼓,正陪著美人就寢,皇後看見桅杆上紅燈高挑,心中不由得一驚,因為清朝時候,高懸紅燈是表示皇帝已經召幸妃嬪就寢的標誌。然而,烏拉那拉皇後心急,不聽太監們的勸阻,氣急敗壞的闖入乾隆的臥榻之處,正擁妓女入睡的乾隆一陣驚醒,見是皇後未經通報直到榻前,頓時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甚至還誣稱皇後謀逆,並喚太監要把皇後火速拉出,嚴懲不貸。可憐的烏拉那拉皇後跪倒在地,聲淚俱下,苦苦哀求看在多年夫妻的麵上,請求乾隆看完諫章再行發落。乾隆無奈,隻得恨恨地接過諫章。乾隆看完諫章後更是火上澆油,大罵皇後是大膽賤人,竟以朕為貪戀酒色的隋煬帝昏君!遂將諫章撕碎打向皇後,可憐的烏拉那拉皇後心中委屈,禁不住悲憤地高呼:列祖列宗在天之靈,可憐賤妾的一片真心!此時的乾隆更是惱羞成怒,不由分說,命太監立即拖出皇後,悲痛欲絕的烏拉那拉皇後,跪地爬行,苦苦哀求,但乾隆根本聽不進她的話,一腳把烏拉那拉皇後踢了出來。事後,皇太後又偏聽了乾隆一麵之詞的誣告,也責備皇後失禮,烏拉那拉皇後因此完全失望,不願再回深宮,情願削發為尼。烏拉那拉皇後自行削發,被打入冷宮。
乾隆欲以烏拉那拉皇後“瘋疾”為由而廢之,引起文武大臣的反對。乾隆隻好保留其皇後的名號。乾隆三十一年(1766)七月十四日,烏拉那拉皇後憂憤而死。正在承德木蘭圍場的乾隆聽到噩耗並未停止遊獵,隻發了一道諭旨稱烏拉那拉皇後“尚無失德”。這位大清國的一代賢後,隻因觸犯了風流皇帝的韻事而被“休”,憂憤而死。有關此時民間眾說紛紜,其中的是非曲直大多並不為人知,以致幾乎成為曆史上的一個未解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