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大清的後宮(5)(2 / 3)

同第一個傳說一樣,這個傳說也有很多地方按常理使人不能信服之處:一是太後、皇帝、後妃的用膳是固定的,不能在外麵定做。即使定做,也必須由小太監們去監做護取,怎麼可能讓飯店的小夥計送來呢?二是慈禧身居宮廷內院,隨身伺候的宮女太監很多,每天還要臨朝聽政,如果懷孕生子怎能瞞過這麼多人呢?所以這個傳說不可信。但是,反過來說,規矩是人定的,如果人們不去按常理想,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這兩個傳說與傳統說法相比,其說服力相對較差,慈禧究竟源何擇立載湉即位,還需要學術界進一步的研究。

珍妃落井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倉皇出逃前夕,珍妃死於寧壽宮外的玻璃井中,但珍妃是否墜井而死,一直眾說紛紜。

珍妃,姓他拉氏,滿洲鑲紅旗人,才色並茂,頗通文史,光緒十四年(1888)進宮,後晉封為珍妃。光緒帝與珍妃感情甚好,但慈禧與珍妃一直有嫌隙,後因珍妃支持光緒戊戌變法,受到慈禧太後怨恨,最後在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倉皇出逃前夕,將珍妃溺死於寧壽宮外的井中,但珍妃是否墜井而死,一直眾說紛紜。

第一種說法,珍妃生了天花,慈禧不得已派人把珍妃推下井。這一說法主要來自太監小德張過繼孫張仲忱在《我的祖父小德張》一文中的敘述。他轉述了小德張的回憶。據他回憶,小德張談起珍妃時說,當年八國聯軍進城後,慈禧也來到了禦花園旁,在養心齋前換上了便裝。各宮妃嬪陸續到來,光緒皇帝也由瀛台過來,換上了青衣小帽。這時,慈禧把珍妃叫來,讓她換好衣服一起走。此時的珍妃已被囚禁了整整三年。不大一會,珍妃披散著頭發,穿著旗袍來了。老祖宗大怒說:“到這時候了,你還裝模作樣,洋人進來,你活得了嗎?趕緊換衣服走!”珍妃說:“皇阿瑪,奴才麵出天花,身染重病,兩腿酸軟,實在走不了,讓我出宮回娘家避難去吧!”慈禧不同意,仍然叫她走,珍妃跪在地上就是不走。這就為慈禧把珍妃扔到井裏提供了借口,因為珍妃生了天花沒體力逃難,投井是不得已而為之……

珍妃第二種說法,慈禧遣人殺害說。庚子之亂,八國聯軍即將打進北京城,此時珍妃已在西二長街百子門內牢院中囚禁六年,就在慈禧倉皇“西狩”前夕,托宮女帶信給姐姐瑾妃,讓她無論如何想辦法留住皇帝在京主持大局。言外之意是可借機擺脫太後控製,收回權柄。誰知所托非人,信件落入二總管崔玉貴之手,轉呈給了慈禧。於是慈禧盛怒之下,令其自盡,珍妃不從,才由崔玉貴將她沉入井中。另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八國聯軍兵臨城下,慈禧等人收拾行裝準備逃出紫禁城,珍妃進言說皇上是一國之君,應該留京,太後一怒之下命李蓮英將其推入寧壽宮外大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