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種觀點,出於處理家務說。學者們指出,按照宮廷規矩,太監之間等級森嚴,大致分為總管、首領、禦前太監、殿上太監和一般太監。侍候帝、後、太後的是總管、首領,妃嬪身邊隻是首領。各管事的上層太監都有自己的小廚房和花園住宅,過著養尊處幽的生活。太監,尤其是上層的太監,自然有很多家務事要處理,那麼比較好的辦法自然是娶妻成家。
第三種觀點,擺脫孤獨心理說。這是由日本學者研究這個問題時提出的。認為這是太監娶妻的原因。寺尾善雄在他研究太監的力作《宦官物語》一書中寫道:“太監與女性組成家庭主要是擺脫孤獨的心理,他們在世間受白眼,遭人蔑視,所以要求得到妻子的溫暖,這倒也是不難理解的。太監的妻子大多為宮中女官。因為宮廷生活與世隔絕,隻有宮內女官才能與太監成雙作對,這樣就可以相互依靠”。太監由於已經被閹割,身體上自然會發生很大變化。變態的身體慢慢會導致變態的心理。因此,他們的性格是非常不正常的。變態的性格導致人們不願意與他們為伍,他們會對小孩和女性有愛情表示,也會變態地迷戀著飼養的小狗。因為他們孤獨、失落,他們的心靈的空虛使他們願意娶一個妻子回來,以便使自己能夠擺脫這種孤獨感。
第四種觀點,淨身徹底與否說。清朝太監小德張是自幼淨身的閹人,可是他到了青春期卻忽然對女性感起興趣來了,以致到後來陸續討了幾個老婆。這件事情引起人們關於他淨身不徹底的猜測。我國著名的醫學博士兼文史家陳存仁,研究太監問題多年。他就認為,如果太監淨身不徹底,很有可能陰莖重生,從而重新產生性欲。宮廷裏的小太監,每三年要看一看,每五年再查一查,看是否有凸肉長出,這是宮廷定製。但是宮廷中的事情,不能簡單以常理揣測。如果某貴妃對某小太監青睞有加,那麼她隻要對檢驗的太監說一聲“免了罷”,這個太監就不用受到檢查。如此一來,即使那個太監有凸肉長出,也可以自由發展,終至長成。除此之外,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家,很早就已經準備好了將自己的孩童日後送進宮當太監,所以在這些孩童還在繈褓之中的時候,就由特別的傭婦用她的巧妙手術,扭捏嬰孩的下身,直到嬰孩的生殖器漸漸萎縮,天然的機能完全毀滅。這樣的孩童太監,由於有可能和年幼的太子及公主做伴嬉戲,那麼在他們的發育期裏,很有可能自然而然地恢複了性能力。隻要他們與小太子的關係非常好,宮中的檢驗太監也就不敢特別仔細地檢查他們。
除了這些比較自然的情況外,還有人為的情況存在。在太監閹割的過程中,是老太監帶領著發育不全的年輕人進入閹房進行手術。這種情況下,假如動刀閹割的人受了賄賂,那麼新太監就可以不徹底的淨身,隻要留著部分根莖,那麼就有重生的希望。同樣,入宮的檢驗也可以通過賄賂過關。站在醫學的角度看問題,發育不久而又沒有閹割幹淨,這樣的情況下,人體強大的發育功能很有可能使人陰莖重生。
上麵講的幾種情況都是這樣,即太監已經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監了。要是一個英俊可愛的太監,被派在深宮中服侍一個貴妃,朝夕相對,日久生情,也不是沒有可能。貴妃獨居深宮,久而生怨,而太監無論如何畢竟是男性,於是就把麵目俊秀的年輕太監拉上床去,即使擁抱,而臥一番,對於貴妃而言,也有相當的情趣。那麼如果有不是太監的太監出現,豈非更遂人願?也就是說,貴妃對閹割未淨的太監,有著很大的期望,如此一來,當然這樣的事情就是極有可能的。這樣的說法並不僅僅是猜測,在明朝人的氅記如《棗林雜俎》中,就有關於魏忠賢“玉莖重生”的記載。
第五種觀點,性基因啟動說。生理學的研究發現,存在著一種“性基因啟動”的說法。這種看法認為,太監雖然失去了男性的生殖器官,但他仍然是個男人,到了青春期自然有接近女性的要求。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國學者孔憲璋等人認為,性基因的啟動才是太監娶妻的根本原因。
以上種種關於太監娶妻問題的說法,似乎都有自己的理由,都能自圓其說。但是太監真正的動機是什麼?這樣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恐怕不能單單從一個方麵就得出結論。要想真正揭開這個謎團,那麼應該將曆史、環境、心理、醫學等等相關學科聯係起來,深入研究,或許會有找到答案的一天。
滿族“尚柳”的習俗
“尚柳”作為滿族人的一種信仰習俗的形成原因及其文化意義,國內學術界的研究尚嫌不足,對這個問題研究的深度、廣度也嫌不夠。關於滿族“尚柳”習俗,目前主要有這麼幾種說法……
“尚柳”習俗即崇拜柳樹、敬仰柳樹,是滿族各部普遍流行的風俗習尚,時至今日,“尚柳”習俗在滿族民間仍然隨時隨處可以見到。比如在吉林省九台市蟒卡滿族鄉石克特裏哈拉即石姓滿族人家,至今還供奉著柳枝,這柳枝就插在堂屋東南角的立柱上麵;吉林省吉林市烏拉滿族鄉尼瑪察哈拉楊姓滿族人家舉行薩滿祭祀時,要選擇村裏樹齡最長、枝葉最為繁盛,根莖最為發達的柳樹作為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