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3章 慈禧殺珍妃(1 / 1)

珍妃是光緒皇帝的寵妃,曾深受慈禧的喜愛後卻死於慈禧手中。

從身邊紅人到眼中釘

珍妃是滿洲正紅旗人,姓他他拉氏,生於光緒二年二月初三,是禮部左侍郎長敘之女。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十月同她的姐姐同時被封為嬪。當時瑾嬪15歲,珍嬪13歲。光緒二十年,兩人同時晉封為妃。

珍妃天真活潑、聰明伶俐、能歌善舞、擅長書畫,雙手能寫秀麗的梅花篆字,深得光緒皇帝的寵愛。

可以說,慈禧殺害珍妃的原因是多方麵的。原因之一,是慈禧的內侄女隆裕皇後。這位皇後其貌不揚,是慈禧太後強塞給光緒皂帝的。

因此光緒對這位皇後十分冷淡。隆裕皇後看到光緒皇帝和珍妃整天卿卿我我,有說有笑,於是醋意大發,由妒忌生恨,經常在慈禧麵前說珍妃的壞話。慈禧雖然喜歡珍妃,但隆袼畢竟是她的侄女,因此慈禧對珍妃的態度有所轉變。

原因之二,珍妃又因為不肯賄賂向她勒索的太監,並且到慈禧那裏告狀,要求慈禧嚴懲那些太監。這讓平時威風八麵的慈禧十分難堪,而且那些被告的太監也經常在慈禧麵前說珍妃的壞話,這使得慈禧與珍妃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但是如果隻是這些小事,還不至於讓慈禧動殺機,促使慈禧殺死珍妃的直接原因是珍妃參與了變法。

關於珍妃之死的流言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光緒帝接受康有為為首的改良派的變法主張,推行新政。珍妃積極追隨光緒帝,極力支持維新,引起了慈禧的強烈不滿。這一年九月,慈禧發動政變,捕殺了維新派,把光緒皇帝囚禁在瀛台,同時也把珍妃貶入冷宮。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月,八國聯軍攻破北京城,光緒帝曾提出願意與各國舉行和平談判,慈禧太後堅決反對,她決定出京到西安暫避。就在慈禧與光緒準備出宮西逃之前,慈禧處死了年僅25歲的珍妃。

當時社會上對於珍妃的死,有多種傳言。有說是她自己投井而死,有說是宦官崔玉貴下的手,也有說是李蓮英幹的。那麼,珍妃落井的事件究竟是怎麼發生的呢?這年七月二十日下午,慈禧太後在睡午覺,宮女陪侍在寢宮裏。宮裏靜悄悄的,像往常一樣,沒有任何即將出逃的跡象。突然慈禧坐起來,撩開帳子,這事平日要由宮女來幹,因此,宮女嚇了一跳,感到十分意外。因為還沒有到該起床的時候,所以趕緊招呼其他人,忙著侍候慈禧洗臉。慈禧煙都沒吸一口,一聲吩咐也沒有便出了樂壽堂,往北走去。慈禧讓一路上的宮女太監都不用侍候著,趕緊退下。

珍妃井隨後,奉慈禧懿旨去東北三所冷宮召珍妃前來見駕的崔玉貴帶著珍妃來到了頤和軒。珍妃在這裏已經受盡折磨,她來到慈禧的跟前,十分憔悴。慈禧對她說,現在太後要與皇上一同離京,本想帶她走,但是兵荒馬亂的年月,萬一出了什麼事,丟了皇家的體麵,就對不住祖宗了,並希望珍妃自盡。

珍妃聽了想的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光緒皇帝和國家社稷。於是她勸說慈禧,請求皇上留在北京。但是還沒等珍妃說明道理,慈禧就冷笑一聲,搶白道:“你已經死在眼前,還胡主張什麼!”

珍妃斬釘截鐵地回答道:“我沒有應死的罪!”這時慈禧一語道破天機:“不管你有沒有罪,也得死!”珍妃提出要見光緒皇帝,因為光緒皇帝並沒有要她死。慈禧太後卻說:“光緒皇帝也救不了你”。

於是,崔玉貴走上前去,將珍妃扯著,連挾帶提地把她丟到了井裏。當她被推到井口時,大聲呼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那麼,珍妃落井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進行的,還是秘密進行的呢?這樣一件事情,慈禧怎能讓太多的人知道,處死珍妃肯定是避開眾人耳目秘密處死。據說,宮中一位太監唐冠卿曾親身參與處死珍妃。這天中午,唐冠卿在宮中當差,親見慈禧在午睡時間悄悄與崔玉貴走出樂壽堂,碰巧遇見在後門休息的唐冠卿,讓唐冠卿扶著她走到頤和軒的角門。平時慈禧太後午睡起床總要有人侍候,不論到何處去,即使在宮內走動也要有一大群人前呼後擁。唐冠卿心中明白,一定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即將發生。到了角門,慈禧命令唐冠卿守在頤和軒廊上,不讓旁人靠近或是偷窺,但裏麵人說話,他還是清清楚楚地聽見,說明處置珍妃的地點就在頤和軒後不遠。慈禧在回鑾之後以“珍妃隨扈不及,即於宮內殉難”把這件事掩蓋過去了。

後來,慈禧為了掩人耳目,她特別開恩,讓珍妃的娘家來人下井打撈珍妃屍體。打撈的時候,將順貞門到樂壽堂劃為禁區,並焚香禱告,誦經念佛。

皇帝再也沒有碰過別的女人

珍妃的死對光緒皇帝的打擊最大,他蒙受了巨大的痛苦和悲傷。他對珍妃的癡情真是感人至深。直到光緒皇帝死之前,他再也沒有接近過任何女人,他用生命實現自己的誓言,把對珍妃的愛深深埋藏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