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19世紀歐洲繪畫2(1 / 3)

19世紀英國繪畫

浪漫主義美術

在英國,浪漫上義美術從18世紀下半葉就發展起來,並延續到19世紀。

生於瑞土的英國美術家福賽利(1741—1825)的—些水彩和油畫作品,已流露出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但早期英國浪漫主義美術的代表,無疑要推布萊克(1757—1827)。這位潦倒的藝術家,生時不受重視,死後即被遺忘。鬥轉星移,人類進入20世紀,他被重新挖掘了出來,不僅被公認為英國詩歌史上有數的偉大詩人之一,而且也被視為英國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義畫家。

布萊克一生貧寒,主要靠雕刻版畫謀生。他為自己的詩作,也為《聖經》及但丁、莎士比亞、彌爾頓等人的作品繪製了不少插圖。他的繪畫作品不拘成法,充分發揮自由的想象和激情。這些寓意深刻的作品,表達一種神秘的、宗教的情緒,體現出他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追求,如《善良天使與邪惡天使爭奪孩子》(1795,圖)。

愛好大自然、歌頌人自然,是浪漫主義文藝的一大特征。這不單體現在英國大詩人華茲華斯等人身上,也體現在英國傑出的風景畫家康斯泰勃爾(1776—1837)和透納(1775—1851)身上。

康斯泰勃爾(1776—1837)一生深深愛戀著英格蘭鄉村,他以坦誠的目光、樸實的心靈,感受著大自然豐富多采的景致,把“美好英格蘭”的真實景色留在畫布上。康斯太勃爾的作品多是反映童年生活的風景畫。雖然都是平凡的農村景色,但是卻具有十分強烈的生活氣息,主要代表作品有《斯托河畔的弗拉特福特磨坊》、《伯馬》、《幹草車》(圖)、《斯托爾小景》、《水閘》、《跳馬》等。

康斯泰勃爾認真捕捉自然的豐富色彩,以不同的顏色筆觸構成——種生動的色調,德拉克羅瓦在繪製《希阿島上的屠殺》時,就學習了他的成功經驗。他能做到這樣,應當歸功於他對大自然的精心研究。據傳,他為回答反對者,把提琴放置在草地上,讓人親眼辨明真實的色彩。

康斯太勃爾在19世紀,使得英國風景畫大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成為最為重要的具有英國特色的代表人物。

透納的情況,恰恰與康斯泰勃爾形成對比。透納成名很早,不像康斯泰勃爾久久得不到承認。另外,他喜歡描繪充滿戲劇性的海景,每年夏季,他都要去英國各島嶼旅行寫生,為第二年的畫展收集素材。1802年他首次到法國巴黎和瑞士旅行,得畫稿400多幅。這時他開始注意繪畫中的光和氣氛。1819年至1828年他多次遊曆意大利、荷蘭、比利時等國。藝術視野不斷擴大,從而為他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創造了條件。

透納風景畫的特點,主要表現在對總體的光色效果和畫麵氣氛的表現。1838年創作的《戰艦歸航》(圖)就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透納一生創作了近兩萬幅作品,其中著名的代表作品有《雨、蒸汽和速度》、《暴風雪》、《奴隸胄備》。《國會大廈失火》等。

許多傑出的風景畫家既用油畫也運用水彩畫畫風景。當時最重要的水彩風景畫家首推理查·派克·波寧頓。

波寧頓(1802—1828)在水彩畫上表現出特殊的才能,他不僅在英國美術史上,而且在法國美術史上也占有顯著地位。1824年,他的作品曾與康斯太勃爾的《幹草車》等一起在法國巴黎沙龍展出,獲得很高的聲譽。1828年他最後一次訪問英格蘭時,創作了著名的水彩畫《懸崖下》,這幅作品,筆觸精巧,色彩明麗,格調清新。

寫實主義美術

到19世紀40年代,皇家美術學院的一批學生為了反對當時皇家美術學院陳陳相因、缺乏創造的陳腐畫風,要求複興英國曆史畫傳統,以拉斐爾以前的早期文藝複興藝術為榜樣,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思想感情初觀念,忠實於自然,發揮藝術的社會道德作用。1848年皇家美術學院的三個學生組成了繪畫團體,稱為拉斐爾前派。這三個學生是亨特、羅賽蒂和米萊斯。

亨特(1827—1910)是拉斐爾前派的領袖,他的《覺醒的良心》(1852—1854,圖)顯示了拉斐爾前派的特點。他以工整的筆法精心描繪著每一個細節,並用它們來暗示作品的道德訓戒。盡管細節很真實,但這幅畫卻絲毫沒有庫爾貝和杜米埃作品那樣的真實感,這是一個人工的花園,其中的花是沒有香味的假花。另一位拉斐爾前派的名家米萊斯(1829—1896),在其著名的聖經題材繪畫《基督在父母家中》(1850),以同樣細致的畫法,確切地塑造著形體、環境、光線,力求造成一種真實的感覺,同時又傳達出象征的寓意。但這種作法,卻難免留給人們一種不倫不類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