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80至90年代,德國美術中出現了象征主義思潮,用象征、寓意手段表現黑夜、死亡、夢境,追求神秘。怪誕和恐怖,表現了知識分子沒有出路的內心痛苦。以畫家勃克林為代表。
阿諾爾德·勃克林(AmoldBocklin,1827—1905)生於瑞士的巴塞爾市,18歲時進入德國杜塞爾多夫美術學校學習,隨後去巴黎繼續深造。他的藝術是象征性的,同時也是裝飾性的。最著名的代表作是1880年創作的名作《死島》(圖),這幅作品畫的是希臘科學島的風景,表現出了卓越的繪畫技巧。整個畫麵的色調陰暗深沉,充滿感傷抑鬱的情調。巍然聳立的岩石和老樹,以及船頭的死神,則使人感到一種強烈的恐怖感。
19世紀歐洲其他國家繪畫
意大利繪畫
19世紀的意大利美術在國家的政治分裂和經濟衰微的背景下,繪畫一直呈衰落趨勢。直到19世紀後期,才出現了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情,植根於祖國的藝術土壤,並對西歐的當代藝術廣收博取,從而取得了一定成就的畫家,這就是被稱為“農民畫家”的塞岡提尼(1858—1899)。
塞岡提尼不是一位簡單的自然主義外光派畫家,而是一位深刻的象征主義超現實畫家。就藝術史的發展而言,從象征到表現,是寫實主義走向現代主義一條途徑。他與法國印象派不同,他在強調表麵的視覺效果時,更強調內在的心理的表現。《歸》畫的是一家人用馬車載著客死異鄉的親人返鄉的場景。遠方背景中殘雪映現的阿爾卑斯山,被陽光照得透亮,但近景的草地、土路、馬車和人物,卻籠罩在晚霞的陰影中,似乎在訴說這家人沉重的心情,暗暗表現出勃克林死之島一般的恐怖。
塞岡提尼是19世紀意大利最偉大的畫家。他在意大利畫家們斤斤於探索形式而遠離生活的時候,獻身子農民生活和鄉村題材的創作,使19世紀後期意大利繪畫出現了一段難得的輝煌。
瑞典繪畫
19世紀瑞典畫壇上最優秀的畫家是安德列斯·佐恩(1860—1920)。他不僅以自己的藝術作品標誌了19世紀瑞典繪畫藝術的最高成就,而且也是瑞典第一個具有全歐洲意義的畫家。
佐恩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工人家庭裏,從小喜歡繪畫,15歲進入了斯德哥爾摩美術學院。佐恩多才多藝,在油畫、風景畫、水彩、素描和版畫方麵均有精深的造詣。他的創作題材十分廣泛,風景畫、神話畫、風俗畫都留下過精彩的作品,尤其是以肖像畫的創作而名聞遐邇。他的肖像作品不但在感情性格方麵刻畫細膩,而且同樣顯示了他在藝術手法上的高超造詣,尤其是在色彩語言上。代表作品有《加德納夫人像》、《羅丹像》、《安德斯爺爺像》、《母親像》等等。
佐恩不但是一個出色的肖像畫家,而且在也相當傑出。他創作的盡管他的風俗繪畫並沒有表現社會的重大事件和揭示出深刻的階級矛盾,但他那充滿熱情的作品卻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
另外,佐恩在風俗畫方麵和銅版畫方麵也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風俗畫代表作品有《黃昏的舞蹈》、《牧羊女》、《賽船》、《午夜》等,銅版畫代表作品有《埃爾那斯特勒南》等。
比利時繪畫
19世紀30年代在全歐革命的影響下,比利時脫離了尼德蘭王國的控製,組成了統一的民族國家。這時,反映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情緒的浪漫主義流派在美術中居於主導地位,開始形成比利時民族畫派。
19世紀的後半葉,比利時出現了一位偉大的人道主義者,著名的油畫家、雕塑家康斯坦丁·麥尼埃(1831—1905),他的作品使比利時批判現實主義美術最終擺脫了法國的影響,從而躍居歐洲先進美術行列。他的主要油畫代表作品有《農民戰爭》、《女仆的早飯》、《礦工下班》(圖)、《烏格爾的冶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