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福賽斯1949年12月30日出生於紐約,起步學舞於喬弗雷芭蕾舞學校,1973年入德國斯圖加特芭蕾舞團作演員,其間在“諾維爾學會”工作坊上嶄露頭角,當即得到克蘭科的高度讚賞和第一批編舞委約,由此開始以編導新銳的麵貌出現在國際舞台。為了得到更加充分的施展天地,他於1980年走出斯圖加特芭團,作為自由身闖蕩四年,如願以償地更加成熟起來。1984年,他接任了法蘭克福芭蕾舞團藝術總監的職位,五年後又兼任了該團的經理,從而使行政能夠更好地為藝術服務,最終促使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同荷蘭舞蹈劇場一道,一躍成為“當代芭蕾”的兩大旗艦舞團。
福賽斯的代表作中流傳最廣的有激情火暴的爵士芭蕾《愛這歌》、動作幅度超極限的重金屬芭蕾《多少懸在半空中》、舞者上下場變化莫測的《舞步作文》、火辣堅挺的交響芭蕾《赫爾曼·施梅爾曼》等等。他的作品以個人的“鬼才”靈氣與時代的鮮明節奏各式碰撞出的火花為靈感,融古典芭蕾的線條美感、新古典芭蕾的放射力度、現代舞的時空調度、後現代舞的實驗概念、爵士舞的頓挫扭擺、流行歌舞的火暴熱烈、舞台明暗的強烈對比、戲劇張力的完美理解於一體,因此,每每贏得各階層和不同年齡段觀眾的青睞。到目前為止,福賽斯的作品已遍布世界各大芭蕾舞團,而法蘭克福芭蕾舞團則隨著福賽斯的名字一道蜚聲於世界芭壇的頂峰。
布朗施維克芭蕾舞團
布朗施維克這座城市坐落在德國北部,位於首都柏林與世界博覽會之城漢諾威之間,而布朗施維克大劇院迄今則已有400年的曆史。目前,它擁有5個表演團體——歌劇團、話劇團、芭蕾舞團、兒童劇團和大型交響樂團。布朗施維克芭蕾舞團附屬於布朗施維克歌劇院,舞團的現任藝術總監是皮埃爾·韋斯。
皮埃爾·韋斯1957年7月25日,生於瑞士名城洛桑,早年就學於倫敦的英國皇家芭蕾舞校,18歲便少年得誌,在著名的洛桑國際芭蕾大賽上一舉榮獲大獎,隨後入德國斯圖加特的約翰·克蘭科舞校深造,翌年便加盟斯圖加特芭蕾舞團,並一連作了八年的舞者。首批創作的舞蹈《動物狂歡節》、《士兵的故事》、《接待室·I》等,都是在作舞者期間問世的。1983年,他榮獲“德國青年編導獎”。翌年,他自立門戶,以編導家和藝術總監的身份開始了一種嶄新的創作生活。從1985年起,他先後出任了德國烏爾姆市立劇院芭蕾舞團、威斯巴登州立劇院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和駐團編導,並創作了《回到巴赫》、《禮拜儀式交響曲》、《當您尚未精神失常……》、《鉛一般沉的夜》等十幾部不同規模的作品。
1993年,他出任了布朗施維克芭蕾舞團的藝術總監和駐團編導,新創作了《高速複製》、《一決雌雄》、《似你似我的人們》、《上了發條的橙子》、《貪玩兒的上帝》、《耶穌基督超級明星》等作品,並重編了不少古典名劇。
1978年至1998年,韋斯用了20年時間,使自己從一位榮獲國際大獎、年輕漂亮的舞者,逐漸步入了身心並用且同步成長的編導生涯,而如魚得水的感覺則使對創作早已情有獨鍾的他煥發出了更加高漲的“情商”,從而總共創作並公演了56部作品,其中整晚長度的大型舞蹈和舞劇就多達27部。這個數字至少足以令同輩人感佩不已。
曼海姆國家劇院芭蕾舞團
曼海姆國家劇院芭蕾舞團簡稱曼海姆國際芭蕾舞團,隸屬於曼海姆國家劇院,1991年,菲利普·塔拉德開始領導曼海姆國際芭蕾舞團。塔拉德曾是法國芭蕾大師莫裏斯·貝雅舞團的演員,擅長表演古典和新古典風格的芭蕾。因此,他的編導風格也屬融古典與當代為一體這類的,這就為該團提供了表演其多樣化風格的機會。最有獨創性的是1997年4月26日首演的大型舞台作品《天鵝之歌》。
舞蹈劇場的曆史概況
表現派舞蹈的代表人物
西方現代舞的發源地是德國和美國,但德國現代舞的成熟卻要早上12年,因為完整意義上的德國現代舞應從瑪麗·魏格曼1914年獨立舉辦的首場個人作品發表會算起,而真正的美國現代舞則應從瑪莎·格萊姆1926年獨自推出的首場個人作品發表會算起。德國現代舞的遙遙領先得感謝魏格曼的老師魯道夫·拉班。
魯道夫·馮·拉班(1879—1958),生於今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布拉迪斯拉瓦,卒於英國。早年在慕尼黑學畫,以後在巴黎學舞蹈。
1910年在慕尼黑創立了舞蹈學校,培養了魏格曼、尤斯等優秀的現代舞蹈家,在教學實踐當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編導風格。曾任芭蕾舞團團長。拉班為世界舞蹈做㈩了兩大貢獻,即:發明了人體動律學;發明了“拉班舞譜”。人體動律學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舞蹈界,它被運用到一些生產科學管理之中。國際學術界高度評價他“發現了人體小宇宙的運動規律”,可與愛因斯坦發現的“天體大宇宙運動規律的相對論相提並論”。拉班舞譜至今仍在世界各地運用。
拉班一生著作頗豐,出版了專著《舞蹈家的世界》、《編舞》、《舞譜》、《現代教育舞蹈》、《把握舞台動作》、《舞蹈與動作說譜原理》和自傳《為舞蹈而生活》,他為世界舞蹈的理論與實踐邁向科學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並因此被讚譽為“舞蹈的科學家”。
瑪麗·魏格曼(1886—1973)生於德國漢諾威,1973年9月18日卒於柏林。魏格曼早年曾在德累斯頓從師於瑞士韻律舞蹈操的發明者埃米爾·雅克—達爾克羅茲。自1913年開始,魏格曼先後於慕尼黑和蘇黎世向拉班學習,隨後成為拉班早期舞蹈理論的主要實踐者和檢驗者。魏格曼1914年便獨自舉辦了個人的作品發表會,1919年一躍成為德國最著名的現代舞蹈家,翌年在德累斯頓開辦了自己的第一所舞蹈學校。這所學校很快成為德國現代舞的搖籃,先後有漢婭·霍爾姆、伊馮娜·格奧爾吉、赫雷特·帕盧卡、瑪加麗塔·瓦爾曼、哈羅德·克羅伊茨貝格、別基特·奧克桑等新一代大師從這裏脫穎而出。
庫特·尤斯(1901—1979),德國第二代現代舞舞蹈家,可以說是德國現代舞的繼承者和叛逆者。庫特·尤斯早年就學於斯圖加特音樂學院的附屬戲劇學校,後來接受了德國現代舞大師拉利衛的指導,1924年任明斯特舞劇院芭蕾教員,與舞蹈家希莫拉、裏德和海克洛斯共同創辦了新舞台劇院,編導了《波斯童話》、《惡魔》等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