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花從杏花家出來,回到自己家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想想丈夫劉老二下地也快回來了,就收拾東西開始準備做晚飯。劉老二有個毛病,就是隻要下地,一進家門就要吃飯,稍微晚一點就會不高興。上次不就是因為飯做得晚了一點,劉老二一生氣,摔門去了杏花家,喝了酒一夜沒回來,第二天被自己和公公等本家幾個兄弟堵在屋裏。為此,惱羞成怒的劉老二竟然提出要休她,氣得自己抽起風來,好在有公公頂著,劉老二也隻是說說而已,最後經過街坊鄰居的說和,杏花的賠禮道歉,劉老二當麵悔過,事情才算消停下來。
說心裏話,翠花特別感謝公公。翠花的公公,也就是劉老二他爹叫劉程亮,和翠花他爹是結拜兄弟,早年曾一同參加過紅槍會,後來因不幸受傷才回到莊上來。劉程亮性格比較耿直,為人也比較豪氣,雖然自己也算書香門第,但絕沒有柔弱的書卷之氣。劉程亮唯一的缺點是愛抽大煙,這是他參加紅槍會受傷後,為了止痛落下的壞毛病。難的是這種毛病隻要一染上就戒不了,為此把原有的石盆、輝躍、鳳凰台、岔口等地的數百畝良田都抽光了,隻好回到了原籍隨家溝村,靠著幾十畝山地過活,為此劉老二也曾埋怨過他,但想想老人家已經風燭殘年了,再抽也抽不了幾年了,也就隨他去了。
大家知道,前幾年劉老二定親時,本來是要娶杏花的,但劉程亮沒有同意,除了屬相不合的原因外,關鍵是劉程亮和翠花他爹有過婚約,為了兌現諾言,劉程亮才編造一切理由拒絕了杏花而改娶了翠花。
那是光緒乙巳年的六月,那天風和日麗,陽光明媚,劉程亮和翠花他爹王三成所在的大刀會,在去幽州的途中,與李鴻章指揮的清兵,在懷來狼山一帶發生了一場遭遇戰,大刀會因為人數少,武器裝備差,加上腹背受敵,傷亡十分嚴重,就在這次遭遇戰中,劉程亮不幸被清兵擊中腹部,身負重傷,是王三成冒死把他從死人堆裏背了出來,並安排在自己家中養傷。傷好後由劉程亮提議,倆人自此結為磕頭弟兄,並約定將來孩子們長大了,還要結為兒女親家。
後來劉程亮生了兩個兒子,沒有女兒,但大兒子劉昌江不到三歲就夭折了,隻剩下了二兒子劉昌河,也就是劉老二;而王三成則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這女兒就是王翠花。
劉程亮從小看著翠花長大,對這個未來的兒媳婦十分滿意,讓人想不到的是,兒子劉昌河卻看上了石盆村的杏花,這讓劉程亮十分頭疼。無奈之下,他以昌河和杏花大相不和,命理相克為由,棒打了鴛鴦,並自己做主讓劉老二娶了翠花,這就是故事的由來。
一年後杏花嫁給了城裏的商販左廣,讓老人想不到的是,幾年後杏花也隨著左廣回到了隨家溝村,而且和自己家還是上下坡的鄰居,這就讓老人大傷腦筋,特別是左廣病故後,他看到劉老二經常出入左廣家,和杏花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他就預感到會發生什麼事情,這些事情不久就不幸被他言中,以至於發生了劉老二被自己和翠花堵在了杏花屋裏的事。
事情發生後,劉程亮是又急又氣,不久就病倒了。劉老二不能不說還是個孝子,見自己把老爹氣病了,也很懊悔,就把休翠花娶杏花的事先擱置起來了,杏花一看嫁給劉老二的事暫時無望,也沒再堅持,而是換了一種方式——那就是和翠花套近乎,把劉老二在自家過夜的事說成是誤會,把劉老二說要休翠花的事說成是氣話,並逐漸贏得了翠花的理解和原諒,但心裏對翠花是更恨了。當得知翠花有心口疼的毛病,而且習慣於早飯吃杏仁就紅薯,而有止疼作用的胡臘水,在十個時辰之內一旦與苦杏仁、紅薯相遇就成了毒藥的時候,她就托人買了來放在了家裏,並伺機送給了她。
而不明其裏的翠花,當晚吃完飯又犯了心口疼的毛病,忽然想起了杏花送的胡臘水,取出來一口氣啁了有半瓶,不久心口果然不痛了,而且睡得很香,早晨醒來也是精神煥發,先給公公和自己男人煮了小米粥,蒸了饅頭端過去,而自己又糊了紅薯,吃了杏仁。誰知吃了早飯不到半個時辰,自己的肚子就疼了起來,而且疼得越來越厲害,不久就魂歸西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