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心細節,關注需求(1)(1 / 3)

首先,我們要做有心人,留心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細節,關注他們在身體、心靈和學習等各方麵的需求。比如在孩子的身體成長過程中,我們就應該注意到孩子的身高、體重是否與他(她)的年齡相稱;是否挑食偏食;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是否有自己喜歡的運動方式等等。而心靈的成長和身體的成長一樣需要均衡的營養。使孩子的心靈充盈而美好,讓孩子學會有情趣地生活,保有樂觀的心態,是我們能留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

孩子成長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使孩子輕鬆、快樂地融入學習當中,唯有激活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這關鍵的時刻,如何引著孩子輕輕鬆鬆步入學習的殿堂,不知不覺感受到學習的魅力,是每一個努力想成為好家長的人所要研究的課題。這就要求我們留心細節,全麵關注孩子學習過程中的需求,及時予以幫助和引領。

營養加運動,身體成長的需要

了解孩子是關心孩子的基礎。朝夕相處,孩子的身體健康與否,自然還是比較了解的。一諾從小瘦弱,長到九歲,還隻四十二斤。這跟我十月懷胎時妊娠反應過大導致本有胃潰瘍的我胃出血,飲食營養無法跟上有很大的關係。加上經驗不足,見母乳充沛就一直將孩子奶到了一歲零兩個月,其實,後期的奶水看上去很濃,營養並不好。而孩子又過於依賴母乳,對添加的輔食興趣不大。這一失誤導致了後來一連串的麻煩,孩子的咀嚼功能早期沒能得到很好的鍛煉,一直到上幼兒園吃飯都特別慢,讓人頭痛不已。尤其是冬天,一碗飯吃半天,早已冰涼,在家還好,可以及時熱一熱,在幼兒園就沒這麼方便了,所以一直到現在,孩子的腸胃功能也不怎麼好。現在我們隻能亡羊補牢,一方麵給她加強飲食營養,一方麵鼓勵她多做運動。

小時候,家裏極少讓我做家務,隻盼我一心讀聖賢書,將來考個好學校。所以,婚後進廚房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大挑戰。沒有孩子的時候,能將食物做熟也就知足了。有了孩子,才意識到得好好補補這門功課,於是買來烹飪食譜依葫蘆畫瓢。老公看我學得一絲不苟,曾笑話我說:“看你這迂腐勁,上課教學生你知道要不斷創新,一到做菜怎麼就不敢創新了呢?書上沒寫要放肉,你就不知道自己加點肉啊,要知道我和甜甜可都是肉食動物啊!”想想我還真是挺迂的,有一次為了學做一個菜,擔心自己記不住需要哪些配料,又懶得動筆抄下來,幹脆直接拿著本烹飪書去了菜市場。沒想那麼巧,正好讓熟識的朋友見到,我一下就紅了臉。唉,沒辦法,為了加強孩子的營養,我隻好豁出去了。

現在想來,有了孩子後,我時常變著法兒誘惑她跟我一起下廚房,也是基於自己小時候體驗少了,長大後總覺得自己不能幹的緣故吧。我希望我的孩子將來能更獨立一些,生活得更自信、更從容一些!

說到運動,一諾喜歡的項目可多了:遊泳、乒乓球、羽毛球、滑冰、滑板、自行車樣樣都喜歡。而我呢,隻要是孩子自己喜歡的運動,我都特別支持她。為什麼在這裏我要強調“隻要是孩子自己喜歡的運動”呢?我發現現在不少家長對孩子的興趣愛好管得有一點點“霸道”,要麼是孩子沒興趣,家長逼著學;要麼是孩子很有興趣,家長一味禁止。結果可想而知,孩子不想學的你壓著學,學習效果一定好不到哪裏去;反過來,孩子一些正當的興趣愛好受到壓抑,也許掐滅的就是孩子一生的幸福。想通了這一點,我明知道愛人在打籃球方麵有著很好的球技,如果用心琢磨,舍得下工夫,一定能將一諾的籃球教會,可謂不用花錢的家教。但當我們發現孩子對籃球有過一些接觸之後,興趣並不大時,我們沒有強求她學下去,我們不希望孩子為了爸爸的高興而學,更不希望為了避免一種家庭教育資源的浪費而使孩子被迫學一項自己並不喜歡的運動項目。而且,孩子自有她感興趣的運動方式,同樣可以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有意識地引領的同時,充分尊重孩子的興趣。

事實上,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運動,多掌握一些運動的技能,除了出於對她身體的考慮,還因為我深知一諾是一個生性安靜的人,特別喜歡閱讀,感情細膩。而內心豐富的人,往往更容易孤獨,所以,作為母親,我還得想想,孩子成人後,除八小時工作之外,還能做些什麼?怎樣才能更快樂?因此,在我心裏,讓孩子盡可能多地涉獵一些運動方式,可謂是一舉多得的美事。

2006.9.10 掉 牙

今天,孩子又掉牙了,這是她掉的第二顆乳牙,得給孩子補補鈣了。

作為家長,我們不光要關注孩子精神上的成長,更要關注其身體上的變化。畢竟,健康永遠是第一重要的。

2007.7.27 學遊泳

前些日子,媽媽給我報了遊泳班。在遊泳池裏老師教我們拿救生圈學仰泳。她叫我們把頭放在救生圈上,肚子挺起來,腳不停地打水,膝蓋不能彎曲。打起來水來我感覺真費勁。特別是抬腳的那一刻,腳不能彎曲,出水時腳總是有些彎,我多麼希望老師有一天會說在打水裏提腳可以彎一點啊。可是要學會遊泳就有這麼難!

老師還叫我們把肚子挺直,露出水麵,這樣一來,戴了救生圈也不怎麼管用,如果用力太大,把救生圈壓進水裏去了,那還是會嗆一大口水的。後來,老師告訴我們,放鬆的時候隻是頭部放鬆,肚子還是要稍微用一點力,不過不要用力太大,腳的用力才是最大的。後來,我終於學會了戴救生圈的仰泳。

該學拿泡沫板子遊泳了。我非常害怕,生怕自己會從泡沫板子上掉下去。可是後來,還是輪到我了,老師叫我把救生圈取掉,還叫我用手抓住泡沫板子旁邊的扶手。我按照老師說的意思做了,可是還沒遊出一米遠,我就沉了下去,還嗆了幾口水。自從那次嗆了幾口水之後,我就不怎麼敢拿泡沫板子遊了。可是老師還是非逼著我學,沒辦法我隻好又拿起泡沫板子,往泡沫板子上躺,這回我把頭像老師說的那樣放鬆了許多,可是才遊了一米就“嘩啦”一聲沉了下去。不過,老師對我說:“你的頭再放鬆一點就不會沉下去了。”我聽了她的話,又有了信心。抓起泡沫板子又一倒,哇,這回我浮起來了!而且現在我差不多能遊十米呢!學會了拿泡沫板子遊泳,老師常常伸出大拇指表揚我很勇敢,我心裏甜蜜蜜的。

學會了拿泡沫板子遊泳,我非常高興,不過遊了差不多八九天,老師又要求我們什麼都不抓地遊。我想:哎呀,什麼都不抓遊仰泳,這可是不可能的呀。水又不像泡沫那樣能浮起來,它怎麼能托住我的腦袋呢?想到這裏我便害怕得牙齒都顫抖起來了,正當我害怕極了的時候,老師叫了我一聲:“李一諾,快下來遊泳。”我聽了哆嗦著爬下樓梯,來到老師麵前。老師對我說:“李一諾,現在什麼都不用了。”說著把我手中的泡沫板子搶下來,丟到岸上,叫我躺在水麵上,我非常害怕。這時,老師對我說:“算了,我還是托著你的腦袋吧,不過你得記住,在打水的時候不能打出浪花喲,要在水裏麵輕輕地打。手也是一樣,隻不過手是在水裏一彎一直、一彎一直,這樣打。”我聽說老師可以托著我的頭,就放心地躺在老師手上,把腳抬起來開始打浪花。我想,既然不用打出浪花豈不是輕鬆多了嗎?果然,等我打水的時候,一點勁都不用。過了一會,我就遊了差不多十五米,接著老師喊道:“站起來、站起來,先站一隻腳,再站一隻腳。如果站不起來,就用手拚命打水,站起來的時候,手還可以打出浪花。”我聽了就站了起來,在站起來的時候我一口水也沒有嗆,而且我驚奇地發現老師竟然沒有托著我的頭,也就是說我學會遊泳了,我高興得活蹦亂跳。老師對我說:“好了,你學會了,你可以自己遊了。”等我準備遊回去的時候,我驚喜地發現我真的學會自己遊了。

學遊泳既訓練了我的勇氣,也增大了我的力氣。我覺得還是很開心的嘛!

一年級的暑假,孩子終於學會了遊泳。至今記得第一天去遊泳學校接孩子的時候,姚教練對我說的一席話:“一諾是這個班裏體質最弱的孩子,才下到水裏幾分鍾,就冷得發抖,嘴唇都烏了。看得我都不忍心,連忙叫她上岸,裹著浴巾休息一下再下水。”孩子是幸運的,遇上了一個這麼富有愛心且教導有方的好教練。

如今,看著孩子口述的這篇長長的日記,我真的有著說不出的感動。孩子是勇敢的,她克服了一次次的心理障礙,一次次地迎難而上,在教練的愛心嗬護和耐心指導下,最終戰勝了自己,學會了遊泳。正如孩子自己總結的那樣,既訓練了勇氣,又增大了力氣,怎能不開心呢!

乒乓球

乒乓球是我們中國的國球。別看它小小的、圓圓的,卻為我們祖國爭了不少光呢!迄今為止,中國乒乓球隊共獲得一百多個世界冠軍,三次包攬世乒賽、兩次包攬奧運會的全部金牌。

打乒乓球的人一般都很健康。像我,原來總是動不動就生病,自從學打乒乓球之後就很少再生病了。我媽媽辦公室的老師們現在也都成了乒乓球的“獵物”,被它牢牢抓住了。他們一沒課就去打乒乓球,經常打得大汗淋漓、歡笑滿堂。

乒乓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健康,是我們喜愛的特別加油站。欣賞著它演奏的“嗒嗒”聲,望著它在球台上輕盈飛舞的風姿,我陶醉其中……

我愛乒乓球——這帶給我健康、快樂的奇妙之物。

乒乓球“現場直播”

呀,我隻要再拿一分就贏了!想到這,我心裏不禁偷偷發笑。可馬上張宇誠那誇張、可怕的動作就讓我的緊張掩蓋了全部興奮。我緊緊地盯著他手中的球,生怕漏了。同時,媽媽在一旁給我呐喊助威:“加油啊,甜甜,就差一分了,要把握機會哦!”我滿懷信心,可等張宇誠的球一發過來我還是撲了個空,頓時心裏充滿了沮喪。豈有此理,可惡的張宇誠,我就不信我打不過你!我暗暗找自己平時比張宇誠棒的地方,這大大地安慰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