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心細節,關注需求(1)(2 / 3)

我知道張宇誠正手厲害,就發了他的反手對角。可是,張宇誠這個厲害的家夥隻向前一推就把球給擋了回來。這可是我萬萬沒想到的,我一慌又沒接著。眼睜睜地看著球落到地上,我心裏頭可不高興啦。又是張宇誠贏了,他真是常勝將軍!看看陳昱卿能不能打敗他,我暗暗支持陳昱卿。可是啊,張宇誠到底比我們厲害,陳昱卿也被他給打敗了,隻見他哭喪著臉、氣鼓鼓地回到了座位。

張宇誠毫無驕傲的神情,認認真真地守在原位,等著我上去再和他打。我有些不安地上去了,心裏想,我肯定打不贏他。這時,張宇誠的媽媽拐著彎兒表揚著張宇誠,張宇誠的臉上透出了一絲微笑,有些得意洋洋了。這一輪比賽可緊張了,我們不停地打成平手。我不知怎麼搞的,總喜歡發那種不算的擦網球,它救了我許多回命,可又讓我感到很煩躁,想不打擦網球,可偏偏就打了。陳昱卿在一邊不耐煩地吵鬧著:“李一諾,你怎麼那麼喜歡發擦網球,浪費時間啊,害得我都不能玩我的發球遊戲了!”聽著他的叫聲,我的心情糟到了極點。這個陳昱卿老是呱呱亂叫,真氣人!我耐著性子故作平靜地繼續和張宇誠打,我們先是打成了十六比十五,然後又打成十六平,再又打成了十七比十六,一眨眼間又打成了十七平……總打不到一個人領先另一個人兩分,好不容易結果出來了,又是那個常勝將軍贏了。

陳昱卿見他對我叫而我不理,就說:“還發不發球呀?還打比賽!讓我們玩啦!”胡阿姨(陳昱卿的媽媽)說讓我和陳昱卿再打一輪就走,陳昱卿喃喃自語地抱怨了一會,就和我打起比賽來。結果這盤我終於贏了!陳昱卿滿不在乎地催爸媽們快走。大人們走了,我們盡情地玩了起來……

這真是一個難忘的夜晚,在這裏我們知道了實力的重要性,也知道了要加強練習。我想,我要打敗張宇誠,再打敗張果果,不斷地提高難度,這樣才能不斷地進步。改天,肯定會有更精彩的“現場直播”等著你!

孩子不服輸的勁頭,讓我很高興。凡事貴在堅持,相信孩子運動量大了,飯量也會增加,身體自然也就更結實。

為確保孩子身體健康發育成長,我們除了在飲食上加強營養,鼓勵她多參加運動外,還經常利用周末的時間,帶上孩子和玩得好的朋友們一起開展戶外親子活動。比如,三四家人一起帶著小家夥們到郊野去采摘草莓、桃子或一起去野炊、燒烤。讓孩子們走出狹小的家庭空間,到戶外盡情地呼吸、奔跑,和小夥伴們一起玩互動遊戲。

我們還時常利用周末的時間,輪流到某個朋友家吃飯,這樣的“親子活動”深受小家夥的喜愛,父母輩快樂地神聊,孩子們則盡情地玩耍嬉戲。周末,幾乎成了父母和孩子們的互動日。

激勵加情趣,心靈成長的需求

和孩子瘦弱的身體需要加強營養和運動一樣,孩子心靈的成長也需要均衡的營養。每當一諾取得點滴進步時,我們總是及時地予以肯定並分享她成功的快樂;每當她在緊張學習之餘,想要玩一玩、看看電視,或好奇地想要學一學做菜、養養小動物或做更多其他感興趣的事情時,我們也總是理解她並盡可能地給予她更多的自由。在我心裏,留心細節,關注需求,就是關心孩子的起點。

2006.10.17 爸爸第一次來接我

今天中午,我和爸爸約定好下午放學後讓他來接我,爸爸同意了。

下午,爸爸真的來接我了。他對我說:“我接是不是要比不接要好得多?”我說:“肯定啦,沒人接,自己單獨回家多沒意思呀!”爸爸問:“可是,你就住在你上學的學校裏呀,這麼近,自己回家不是蠻好嗎?”我說:“那才不呢!家長來接的話,讓我覺得爸爸、媽媽跟我很親熱,很愛我。難道別人愛我,我還不開心嗎?”回到家,我心想,下次隻要爸爸在家我就次次都要他來接,被接的感覺真是太好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孩子非常羨慕地提到別的孩子放學都有人接。雖然她沒有明確提出要我們去接,但我能感覺到她是有這個渴望的,隻是她自己也覺得就住在校內,實在不好意思提這個要求。於是,我跟愛人商量,孩子畢竟是孩子,就寵愛她一回,讓她體驗一次被接的感覺吧。於是就有了孩子的這篇日記。

雖然這以後,我們仍然極少去接孩子放學。但很慶幸我們曾經這樣寵愛過她。就像孩子說的那樣,每次看到別的同學有爸爸、媽媽來接,一走出教室就能跑上去抱一抱,心裏就忍不住地羨慕,很想要體會一下被接的感覺。偶爾,大方地寵寵孩子,又有什麼不好呢?

2006.10.18 快樂著你的快樂

這幾天孩子非常欣喜地發現自己完全不用別人幫忙,能獨立雙手上舉脫下套頭衫了。看著孩子開心地在我麵前展示她的進步,真的有那種“快樂著你的快樂”的感覺。

細心關注,就會發現孩子真的是一天一個樣,天天在進步!我們要做的就是開心地分享她的快樂了。

2007.2.10 教孩子切菜

今天上午,隻我和孩子在家,九點多鍾才起床,吃過飯後孩子做了些作業,轉眼就快到十二點了,我想何不和孩子一起去準備我們的午餐,給她爸一個驚喜呢!孩子很爽快地答應著來到了廚房。

我們先淘米,然後我從冰箱拿出蘑菇,跟孩子說:“今天你來切這些蘑菇好嗎?”孩子一聽,馬上搖頭:“啊!我不會切!刀太重了,我拿不起,我好怕切到手!”我笑著安慰她:“沒事的,媽媽教你呀!”說著拿出一把切水果的小刀,給孩子做了個示範,孩子見到有些躍躍欲試了。我讓她搬來一個小圓凳,孩子脫了鞋站上去,用孩子的話說是在我的“保護”之下,孩子第一次開始學著切菜了。因為擔心孩子切到手,我讓孩子切一會兒就把手中的蘑菇換個方向拿著,老是變來變去的,盡量讓手離刀鋒遠一些。

一開始孩子拿著的刀鋒老是朝外偏著切下去,蘑菇片也切得有點厚,但一想到孩子第一次就能切成這樣,這麼勇敢,我實在忍不住不停地誇獎她!越誇她就越開心,也越自信了。最有趣的是有一次她居然把刀拿反了,用刀背去切,有時候手中的蘑菇太小,她就把左手鬆開,右手拿刀一頓亂剁,然後非常得意地讓我看她的傑作。孩子看著砧板上越來越多的蘑菇片,眼睛都透著亮說:“哈哈,這麼多,都要堆成小山了!”而我看著小凳上可愛的小姑娘,心裏甭提有多幸福了!

後來,我還教甜甜學會了用刀的側麵和手協作,把砧板上的蘑菇片搬到碗裏去,孩子做得非常好!這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勇敢是我所沒有料到的。在她第二次將砧板上的蘑菇片搬到碗裏去的時候,我提醒她不要讓刀鋒傷到手,她問我:“你說的刀鋒在哪?”我解釋之後,砧板上的最後一點蘑菇片,孩子就不敢用刀來運了,而是用手抓到碗裏。哈哈,這才知道她適才不是真正的勇敢,而是無知者無畏啊!

其實,在這次學切菜之前,孩子就經常到廚房來看我做飯,對我能很快地切菜佩服不已。而且時常要求我給她安排一些擇菜、洗菜、刨瓜皮之類的事情做,讓她過過“小廚師”的癮。我想,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學習的最好動力,何不趁機教教孩子,讓她體會一下成功的快樂呢!

這次之後,我又教孩子學會了包餛飩、煎餅、炒青菜……每一次孩子都快樂得像小鳥一樣!享受著如此快樂幸福的時刻,我時常感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親。

2007.2.13 包餛飩

今天我和媽媽很晚才起床,肚子餓得不行了,而外麵在下大雨,不方便去買早餐。媽媽突然提議說:“我們來包餛飩吃吧。”我聽了高興得不得了。昨天,我和媽媽從梅溪橋買了包餛飩的麵皮,是長方形的。今天,我們就用這袋麵皮來包餛飩。

我不會包餛飩,媽媽第一個也包錯了,她回憶了好半天,才想起奶奶是怎麼包的。她教我包了一個對的餛飩,我就自己開始包了。先是在皮的中間放一些肉泥,再把餛飩皮的一角折起來,蓋住肉泥,再把它卷一下,用筷子醮點水,塗在蓋住肉泥的角旁邊的另外兩個角上。再把其中一個角往中間卷好的那個地方折一下,又將另外剩下的那個角也折一下,要蓋住開始折的那個角。然後用手捏一捏就好了。那個形狀可好玩了,就像一朵玫瑰花,好看極了!

我和媽媽包來包去,包了很多很多個。我們把餛飩放在一個大大的碗裏,我本以為媽媽會把包好的餛飩亂扔在碗裏,可沒想到她先是把餛飩擺在碗的中間,然後把剩下的餛飩放在碗四周的壁上,沒想到它們還不倒,真有趣!碗裏的餛飩看上去就像向日葵一樣,好漂亮啊!我覺得包餛飩真是好玩極了。

媽媽還教我做了餛飩湯。先把鍋裏的水燒幹,放一點油,油不要放多了,再放點鹽,鹽也不要放多了,再放點水,水要放多一些。接著放上醬油、麻油、胡椒粉、味精和香菜,湯煮開了就把它們盛在碗裏,再把煮好的餛飩也放在碗裏,就可以吃了。還沒吃,我就聞到一股香味,啊!真是太香了,我都要流口水了!咬一口,啊!太好吃了!不過,我怎麼也弄不明白,為什麼我和媽媽愛吃的東西不同呢?我愛喝餛飩的湯,媽媽卻愛吃餛飩,雖然我弄不明白,但還是很滿足,因為今天我吃了餛飩,包了餛飩還做了湯,我覺得做這些事情都是最有趣的!以後,我一定要再包很多次餛飩!

這是孩子一年級口述的日記,雖然文字一點都不簡潔,但在我心裏,才一年級的她就能將學包餛飩的經過描述得這麼詳細,有條理,已經很不錯了。

2007.2.21 我的小狗

今天,我和媽媽、爸爸去買狗。我們買了一隻黑色的狗,它的毛有點發光,非常漂亮!回家的路上那隻狗叫個不停,差點把裝它的塑料袋都搞破了。本來,我想給這隻小狗取名叫“丟丟”的,後來爸爸、媽媽都說不好聽,就換了個名字,這個名字是爸爸取的,他說:“這隻狗黑不溜秋的,很可愛,以後我們就叫它‘木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