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留心細節,關注需求(2)(1 / 3)

孩子們還用勾線筆學畫了一幅烏龜圖。一諾向我介紹她的畫作說,因為天非常之熱,連太陽自己都熱出汗了,所以地上的烏龜帶上了草帽。而它背上的小烏龜正趴在媽媽背上聞花香呢!旁邊還畫了不少的小烏龜,有的正在玩球,有的正在搖旗,還有一隻正在拉屎,以至手上的氣球不小心飛到天上去了。最有趣的是還畫了一隻鳥在啄一隻烏龜背上的殼,想搶它的食物吃。如果不是孩子寫日記的話,我還真不記得當時我對孩子的畫是如何評價的了,現在想想,“真好玩”三個字真是我當時心情的寫照,孩子的想象讓我忍俊不禁,快樂之感油然而生!真的好喜歡!

在此之前孩子並沒有見過真正的烏龜,我覺得很有必要讓她見一見。剛好沃爾瑪超市離得近,孩子又很想去逛逛,於是想帶孩子見見真烏龜的願望很快得以實現了。孩子看到真正的烏龜後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真正的烏龜很多時候都是縮著頭,不肯出來的。也明白了人們把膽小鬼稱作“縮頭烏龜”的原因。回到家孩子告訴我:“明天還要畫一幅烏龜圖:在裏邊畫上縮頭的小烏龜,還要畫上用手把烏龜拿起來看的人。”嗬嗬,有創意!好期待哦!

2007.6.17 逛書店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去五裏牌書店買書。

一走進書店,我就差點叫出聲來,這裏的書好多呀!那些五顏六色、大大小小、厚薄不一的書整整齊齊地擺在書架上,看得我眼都花了。

我首先到收銀台買了一本老師規定要買的兒歌書,然後,就在書店裏逛了起來。我發現到這裏看書、買書的人真多呀!有的站著,有的坐著,還有的蹲著,他們都在看書。我也隨手拿起一本故事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那本書叫《一年級小蜜瓜》,講的是上一年級後小蜜瓜的心情是怎樣的,還講了許多關於小蜜瓜的故事,非常好看!我放下它,又拿起了另一本書。我看啊看啊,看了一本又一本。

我覺得這些書都挺好看的,而最好看的要數那本《藍色美國童話》了,最後我們把它買了下來。在那裏,我還看了一些繪本,繪本也非常好看,比如《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這本書就是搞笑版的,非常有趣。還有許多許多,我不停地翻看著。時間過得太快了,我得去學畫畫了,隻好依依不舍地離開。

我覺得逛書店的收獲真大呀!以後,我每個星期六都要到這裏來看書。

孩子發現在書店讀書的選擇餘地大,總能找到自己特別喜歡的書來讀,於是,要求我以後每個星期都得帶她到書店來看書。我很爽快地答應了她。我們在後來的近一年裏,基本上每個周六都會到書店去看書。孩子平時比較偏愛看文學類的書,對科普類的書興趣不大。為了改變她“偏食”的習慣。我充分利用書店書類齊全的特點,找一些趣味性較強的科普書和她分享。不知不覺中,孩子竟愛上了這些書。

不過,在書店我們讀得最多的還是繪本,那些書薄薄的,卻像一個個光怪陸離的想象王國,讓人大開眼界,常常看得樂不可支。可愛的小家夥走出書店門的時候,常常會幽默地來上一句:“老媽,我今天看了好幾本書呢,賺大了!”

2007.11.2 學騎單車

“媽媽,你能帶我去騎兩個輪子的單車嗎?蔣牧燕姐姐和張果果都會騎了,我好羨慕!”“那好吧!”媽媽說。於是,媽媽和爸爸拿出一箱工具,把我的“四輪單車”從陽台的防盜網上拿下來推進客廳,用扳手和啟子把兩個小輪胎卸掉,接著把鬆了的鏈條接好,然後推著單車帶著我來到操場。“我真的能學會騎兩個輪子的單車嗎?”我急切地問道。媽媽說:“你會學會的,隻要在學的時候認真就行了。”

我騎上單車,媽媽告訴我,先用一隻腳將單車的踏腳板往上頂到最高處,然後用腳用力一蹬,車子就會往前跑,地上的腳很自然地就可以放到單車踏腳板上去了。我聽了便試了一試,可是我東倒西歪,總是習慣把兩隻腳同時放上去。媽媽扶著我的單車,生怕我摔倒。

我騎啊騎,騎了差不多半個圈,一路上老聽見媽媽發出的“哈哈哈哈”的笑聲和“啪啪啪啪”的掌聲,我一聽這種聲音就想笑,因為我知道一定是媽媽沒有扶著我了,要不,她怎麼笑得那麼開心呢。於是單車往一邊倒了下去,我差點被壓在了下麵,幸好我像袋鼠一樣,急速地跳開了。媽媽把單車扶正,我又在媽媽的幫助下上了單車。

一開始,媽媽抓著我的單車座位扶著我騎。後來,媽媽悄悄地鬆手了,可我卻一無所知,繼續騎著,過了一會兒又聽到媽媽的笑聲,我又像剛才一樣倒了下去。有一次,媽媽同樣悄悄地放開了手,我還是不知道,但是媽媽一直沒有笑出聲來,我騎了很久都沒有發現,後來媽媽實在忍不住了便笑了起來。可我耐住了性子,單車沒有倒下去。就這樣,我練了很久,後來,我基本上學會了騎兩個輪子的單車,隻是還不會上車。雖然沒有完全學會,但我卻高興得心花怒放,又蹦又跳,媽媽也隨著我歡呼著。

我們欣喜地回到家,可我發現我的手腕有點動不了了,媽媽給我揉啊揉。哈,終於動得了了。原來騎兩個輪子的單車這麼難啊!我一定要在明天上午學會上兩輪單車。等我真正地學好了騎兩輪單車,一定要和張果果比比賽。

昨晚吃過晚飯,孩子她爸就上晚班去了,我呢,就陪孩子去操場學騎單車。今天一早,她爸剛一回家,孩子就很興奮地吵著要去操場騎給爸爸看。孩子學得可真快,昨晚前後也就一個多小時,現在就騎得像模像樣了。

看著小不點大的孩子騎在單車上一搖一晃地向我們奔過來,我眼眶不禁有些濕濕的。想起昨晚學車時,同事要我跟她們一起散步,並說應該放手讓孩子去體驗,不要老扶著,要不然永遠也學不會。我沒有說什麼,陪著她們一起走了一圈,可身體離開了孩子,心卻不肯離開,我不用看也知道,孩子沒有了我的保護會是一種多麼無助的心情。小時候我自己學騎車時,爸爸也是手把手地教我,很耐心地陪著我。我知道此時此刻,我的孩子更是需要我,因為她比我學車時要小多了。看我去散步,她不喊也不叫,並不是因為她有多勇敢,而是她怕被人笑話,怕別人覺得她沒用,太依賴我。散步的時候,我幾乎能感覺到她心裏對我的呼喚和乞求,所以,隻陪同事走了一個圈我就回到了她的身邊。正如她後來跟我說的那樣:“媽媽,你陪著我學好啵,你在我後麵,我就有一種安全感。哪怕你不扶著我,我都敢騎一些。”是啊,成長路上,在每一個新的挑戰麵前,父母都是孩子最堅強的依靠。我甚至已經能體會將來的一天,隨著她的成長,今天的這種依靠將是多麼彌足珍貴!等我年老的那一天,如今所有的點點滴滴,都將是我生命中最溫暖的美好回憶。

孩子飛得再高、走得再遠,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都會珍藏在心裏,直到永遠、永遠!

我的同學

一般來說,“同學”指的是在同一個班級中和自己一同學習的人。我今天要說的這個同學有點特殊,她比我大了整整二十五歲,從不和我在同一個班級上課。但我仍然要說她是我的同學,是我生活中的一個同學,她——就是和我朝夕相處的媽媽。

說媽媽是我的同學可一點不假。我們一起學吹葫蘆絲、學做手工、學捏橡皮泥、學辦手抄報、學打乒乓球、學下跳棋、學做美味的菜肴、學養鸚鵡、養狗、養花……還一起學習怎樣在平淡的生活中尋找樂趣呢!我們一起體會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是世界上最最親密的同學。

我的這位同學很幽默,她臉上長了許多顆痣,可她卻調皮地說自己是“智多星”,還挺開心的呢!還有一次,我和她去龍山遊玩,坐在船上,她指著那微波蕩漾的湖麵驚叫道:“哇,滿滿一湖的刮涼粉,好想吃喲!”我聞聲朝湖麵望去:“呀,還真像刮涼粉呢!”媽媽逗趣地問我:“想吃嗎,我給你舀一勺上來?”怎麼樣,我的同學夠幽默吧!

在我小時候,我的媽媽買了一本捏橡皮泥的書和一盒大號的橡皮泥。媽媽說她小時候從來沒捏過橡皮泥,想跟我一起學習怎麼捏。說著,她翻開了那本嶄新的橡皮泥書,我迫不及待地伸長脖子,瞪大眼睛看著這位五彩斑斕的“老師”,不禁讚歎:“哇,這麼多有趣的捏法呀!”我還陶醉在其中,我那媽媽同學早已等不及了,急切地說:“快,快,打開橡皮泥!”我手忙腳亂地扳開橡皮泥盒的蓋子,把所有的橡皮泥“嘩”一聲全倒在桌上。媽媽貪婪的眼睛掃視著橡皮泥,一把抓起三種顏色的橡皮泥,忙活開了……我也不甘落後,兩隻小手每隻抓兩種顏色,比媽媽還多抓了一種呢!我們學著書上的方法揉捏了起來。不一會兒,不像飛機的飛機,不像火車的火車,四不像的小動物和扭了腰的水果,擺滿了小桌子。我的同學緊皺眉頭叫道:“嗯?李一諾,你這是捏的什麼鬼東西啊!看我捏得多好!”“你才捏得不好呢,你看你捏的這棵白菜像什麼!”“起碼你認得出來這是‘白菜’呀!哈哈!”瞧,我和我的同學就這樣經常在一起學習,又常常在學習中鬥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