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誘導下,孩子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她告訴我,她發現其實一些學習不怎麼好,很調皮的同學,也有很多的優點。我追問:“那你發現他們有什麼優點呢?”“他們很會玩啊,媽媽,你知不知道,我們班裏凡是好玩的新遊戲,全都是這些同學最先玩起來的。他們呀,一下課就飛快地跑出教室,玩的東西一大堆……媽媽,我告訴你個小秘密,其實,我有時候好想像他們一樣做個不怎麼好的孩子呢!”“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我也不知道,可我就是覺得他們玩得很開心,什麼都可以不管,一下課,管它有沒有作業要寫,先玩了再說。特別是那些男孩子,他們玩打仗啊,玩抓人呀,好瘋,看上去真的好開心哦!”“你也可以去玩啊,下課就是應該放開了玩的嘛!”“那你真是太不了解我們了,我啊、陳昱卿啊、李南波啊,還有好多同學,平時都乖乖的,就算沒有誰不讓我們這樣玩,我們自己也不習慣玩得這麼瘋,總是放不開。”“噢,那就沒辦法了。這說明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拿手的方麵,對不對?”“媽媽,你知道啵,他們還會自己編遊戲呢,有些遊戲我也玩過,真的很好玩,而且也沒有危險。”“這就對了,其實呀,會玩的人是最聰明的。所以呢,你平時千萬不可以因為自己成績好,就小瞧了他們哦,每個人都有自己最棒的地方。學習成績不好,並不代表他們就是壞孩子。其實,如果你細心觀察一定會發現,他們除了會玩,還會有許多其他的優點。”“我已經發現了!”孩子急切地打斷我的話。“是什麼呢?”“我們班有很多男孩子,雖然很調皮,但很愛幫助人,平時要借個東西什麼的,他們一般都會答應,很大方。就算玩的時候不小心摔倒了,也不會動不動就哭。就在前幾天啦,廖正宇跑著跑著,‘砰’的一聲摔倒在地上,結果呢,他爬起來使勁摸後腦勺,根本就沒哭。看他摸了那麼久,我想肯定好痛,就過去問他:‘你沒事吧?’他呀,還對我笑呢,說:‘一點都不痛!’就跑掉了……”孩子還跟我講了許多同學之間的趣事。看得出來,孩子見我聽得津津有味,非常開心。讓我欣慰的是,就算某些同學確實有不夠好的行為,孩子也開始嚐試站在別人的角度,試著去理解、去寬容,真好!
我告訴孩子,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那些在她眼裏玩得很瘋、很開心的孩子,也一樣。他們因為學習不夠認真,不夠努力,所以完成作業時,會有苦惱;被爸、媽和老師責罵時,會不快樂。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並保持它。同時,也要學習別人好的方麵,使自己生活得更快樂!
2010.3.20 孩子眼中的科學家
諾:媽媽,今天上語文課老師讓我們談談自己的理想。我生怕讓我回答,可老師偏偏第一個點了我。
媽:為什麼怕老師叫你回答呢?
諾:你知道我一直想當作家對吧,可我不希望把這個理想當著全班同學的麵說出來。
媽:感覺不好意思對吧。
諾:嗯。雖然想當作家沒什麼不好,可我就是不想讓大家都知道嘛。
媽:那你怎麼回答的呢?
諾:還是說的長大想當作家啊。如果我不說真話,編一個別的理想來回答,那我心裏就會不舒服,好像自己真的不想當作家了一樣。
媽:嗯,你做得對。老師怎麼說?
諾:老師什麼也沒說。她隻是聽大家說,對每一個同學的理想,都沒有評價。
媽:別的同學的理想是什麼?
諾:陳昱卿說他什麼理想也沒有。可是,媽媽,我覺得沒有理想,簡直就是人生的一個空洞呢。
媽(笑,心裏說,嗬,“人生空洞”都出來了。):還有別的同學呢?
諾:媽媽,我正要跟你說呢,好奇怪哦,我們班站起來回答的絕大多數都是當什麼家。什麼舞蹈家呀,音樂家啊,科學家啊!真不知道他們的理想怎麼都這麼遠大。好像沒有一個人願意當普通人一樣。
媽(調侃):你不也想當作家嗎?
諾(嬌羞地嘟囔):我就是喜歡寫作文嘛。盡管,我跟作家有距離。
媽:嗯,我知道了,你覺得當作家不是那麼難以實現的願望對吧?
諾:是啊,作家隻要揮揮筆就可以了。可是我覺得他們想當科學家可太不容易了。科學家一天到晚做實驗,一遍又一遍地做。還要搞發明,特別是現在科技這麼發達,哪有那麼多東西好發明啊?媽媽,你說,他們會不會有時候也會無所事事地在實驗室裏走來走去,不知道幹什麼好呢?
媽:嗬嗬,當然有可能。科學家也是人啊,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神秘。甜甜,如果媽媽跟你說我們嶽陽市就有科學家,或者我說我們家隔壁就住著一位科學家,你會怎麼想?
諾:啊?那不可能!嗬嗬,真的不可能!(孩子為我這個在她看來不可思議的假設笑個不停。)媽媽,你知道不,科學家在我心裏是這個樣子的。有一間足有我們五個教室那麼大的實驗室,裏麵擺滿了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還有許多彎彎曲曲的各種管子,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屏幕……他呢,一天到晚在實驗室裏做實驗,搞發明。
媽:傻瓜,科學家也是普通人啊。也要吃喝拉撒,要拿工資,家裏也有小孩。說不定現在正在跟自己的孩子說:“來,這個字寫錯了,改一下。”
諾:媽媽!怎麼會這樣哦。這跟我心裏想的科學家太不一樣了。
媽:怎麼不可能呢?比如我們的首都北京,那裏的科學家可多了。說不定哪天走在大街上,你所看到的一個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騎著單車的人就是一位科學家呢!
諾:科學家怎麼會在街上亂跑呢?哈哈,在我心裏科學家就算要出門也一定會帶個箱子,裏麵裝滿了各種各樣的科學材料,一會用放大鏡觀察一下這個,一會用顯微鏡觀察一下那個。而且,在我腦海裏,他一般也不會一個人出現,會有很多很多一起,像開會一樣,坐在一起討論。他呢,就像“私訪”一樣,很謙虛地聽取別人的意見,好做出更好的發明。嗬嗬,可能他們頭上還戴著個博士帽呢!
媽:哈哈,聽你這麼說好有趣哦,真好玩。還記不記得媽媽那天在課堂上問同學們:“你們誰見過岩漿岩?”同學們都說沒見過,對吧?可是,前一天,我們在岩石標本盒裏見過的玄武岩不就是岩漿岩嗎?大家之所以都說沒見過,是因為大家都認為岩漿岩是火山噴發形成的,形成的岩石一定是通紅通紅,很奇特的。大家都太相信自己的想象力了。其實,岩漿岩看上去也就是很普通的岩石而已。科學家呢,也就是在某個科學領域比較厲害的人而已,看上去不會跟我們普通人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你千萬別把科學家想得那麼高不可攀、神秘莫測。也許很多年以後,你們班真能出一位科學家,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呀!
諾:嘿嘿,就像我長大真的可能當作家一樣。
媽:就是嘛!
諾:哈,怪不得大家都愛把班集體叫做“溫暖的家”,同學們都想當“家”嘛。而且,每個同學都有三個家,爸爸媽媽那兒一個家,班裏一個家,自己還有一個家,嗬嗬。
媽笑,心道:小家夥多幽默啊!
讓交流成為愛的出口
我是一個母親,同時也是一個職業女性,而且是一個把事業看得比較重的職業女性。工作上,舍得花精力、舍得鑽研,也確實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最讓我驕傲的是在努力體味母親一職的過程中,享受到了人世間最美好的情感,和孩子結下了濃得化不開的母女親情!
也許,有人會問:“你是因為感覺自己培養的孩子比較優秀而驕傲嗎?”我會回答:“不全是。”我之所以驕傲,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作為母親,在孩子那兒得到了發自內心的認同。當孩子在日記中寫道:“不知道為什麼,和媽媽在一起時,我總是話如泉湧……”我感到無比的自豪!在一諾眼中,我是一個好媽媽。這種認同感是彌足珍貴的。有了這樣的認同,我和孩子之間才會有親密無間的交流,才能享受那水乳交融的人間至愛。
以前聽到有家長感歎:“我自己沒讀什麼書,真的不懂得如何教孩子。”我也曾以為這是一種障礙。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部影片《小孩不笨》,才知道這隻是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在認識上的一個誤區。片中的家長各式各樣,其中,有一個家長,自己從小到大沒得到過什麼關愛,記憶中從懂事起總在挨打中度過,所以他對自己的兒子,愛得深,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不爭氣的時候,除了罵就是打,後來,受到朋友的啟發,有一天,突然勇敢地向兒子大聲表白了一句:“I love you!”結果,兒子嚇得連手中的鍋子都掉到了地上。很顯然,他兒子早已習慣父親的打罵,麵對他突如其來的溫柔就顯得無所適從了。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要使自己的教子方法有所改觀的父親,滿心的父愛卻無法表達的情形,看著真讓人揪心啊。直到父親的最後一息,叛逆的兒子才從鄰居口中得知自己的父親是如何笨拙地深愛著自己!那時候的他多麼後悔,多麼難過!父親死後,他——一個高大的高中生異常堅定地背起了父親送給他的、曾遭自己唾棄的禮物——一個小而卡通的書包回到了校園。這個父親的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妨礙父子建立深厚感情的不是知識,而是父親從小缺失愛的體驗,因此,長大後,作為父親的他,雖然深愛他的兒子,卻不知如何表達這份愛。打、罵成了表達愛之深、恨之切、怒其不爭的唯一工具。
而片中另一對兄弟的家長,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卻都隻顧忙工作,疏於關心孩子的學習和思想動態。最後,小兒子多次求父母來看自己在學校的演出未果,竟想到用偷竊來的五百元來買父親一個小時時間的辦法來解決問題。讓人看得心酸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