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關概念闡釋
許多學術概念都有豐富的含義,它們在專業語境與普通語境中往往有很大的差別,這在克什米爾問題研究中也不例外。有幾個概念對於準確地理解本書而言至關重要,有必要對它們進行一番界定和解釋。
(一)克什米爾
克什米爾是個內涵豐富的術語。通常而言的克什米爾是查謨和克什米爾土邦的簡稱,它是英印帝國裏麵積約為19萬平方公裏的一個土邦關於克什米爾的麵積有不同的說法。
《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第五卷,第2690頁)和《南亞大辭典》說是約19萬平方公裏;《世界知識詞典》(世界知識出版社,1961年)說是218000餘平方公裏;印度學者丘韋德在《克什米爾實況》中說是222236平方公裏;前蘇聯學者BA普利亞爾金在《克什米爾》中說是218780平方公裏;《大英百科全書》(芝加哥Hermoup Lally 1983年版)說是222798平方公裏;《新韋氏國際百科全書》(佛羅裏達諾普勒斯Trident Press International, 1996年版)說是221900平方公裏。外國文獻普遍地把33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阿克賽欽也包括進去,這是非法的統計數據。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本文采用約為19萬平方公裏的說法。克什米爾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北部,其毗鄰地區按順時針方向從北麵起依次為中國的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和西藏藏族自治區,印度的喜馬偕爾邦和旁遮普邦,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和西北邊境省,以及阿富汗的巴達赫尚省,並隔著狹長的阿富汗瓦罕走廊與塔吉克斯坦共和國相望。
克什米爾是喀喇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交彙的地方,境內群山環繞、高峰聳立,很多地方常年積雪,是南亞次大陸多條重要河流的發源地。就其地理構造而言,克什米爾就像是一個自然博物館,幾乎所有土地構造的自然特點和類型都可以在這裏找到Maneck B Pithawalla, An Introduction To Kashmir: its geology and geography, Karachi: Din Muhammadi Press, 1953, p3。克什米爾從西南到東北的地形可以分為查謨平原、山麓丘陵、皮爾本賈爾嶺、克什米爾穀、喜馬拉雅山西段、印度河上遊穀地和喀喇昆侖山克什米爾的地理分區有多種不同的方法。德柳把它分為六個部分:(1)外部丘陵(西瓦裏克地區),(2)中等山地(皮爾本賈爾)區,(3)克什米爾穀,(4)拉達克,(5)巴爾蒂斯坦,(6)達爾奇斯坦。
(轉引自[蘇]普利亞爾金,《克什米爾》,第185頁)普利亞爾金認為最好把它分成七個地區:(1)西瓦裏克地區,(2)皮爾本賈爾中等山地和高山地區,(3)克什米爾穀地,(4)大喜馬拉雅山地區,(5)西藏地區,(6)喀喇昆侖地區,(7)興都庫什附近地區。([蘇]普利亞爾金,《克什米爾》,第185-187頁)。本文所采用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的說法。克什米爾的氣候南北差異大,並隨其海拔高度而變化。克什米爾的降水量自西南向東北遞減,氣溫從北而南增加。其中最重要的地區是克什米爾穀,它是地廣人稀的克什米爾的人口稠密之地,也是它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克什米爾穀呈橢圓形,其中軸和喜馬拉雅山脈的走向大致平行。克什米爾穀的形狀像一個茶托,長84英裏,寬20至35英裏,平均高度海拔5600英尺Maneck B Pithawalla, An Introduction To Kashmir: its geology and geography, Karachi: Din Muhammadi Press, 1953, p6,麵積約為6000平方公裏《中國大百科全書》(簡明版第五卷,第2690頁)。普利亞爾金認為克什米爾穀由東南向西北延伸,長160公裏,寬35-40公裏(長寬都按穀底計算),麵積約有6000平方公裏。穀地和凹形的盆地相似,向四麵逐漸上升到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