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3 / 3)

“這倒沒有。”那個老漢支吾道。

周老支書得意洋洋地說:“這就對了。建立在神話基礎上的信仰,根本就不值得人們真正地去崇拜它。我知道,要是論及神話故事,我們國家流傳下來的那些絕對比洋人的多得多,而且也更加人性得多。洋人們真正沒有誰願意當他們的上帝的話,或者,他們找不到合適的上帝,我們中國倒可以免費奉送幾個去,保證比那個什麼耶穌要強許多倍,而且什麼類型都有,要歡樂的、幸福的、真誠的、友善的,應有盡有。”

“人家的《聖經》中也一樣有各種各樣的神靈!”劉興漢忍不住笑道。

“但是,它有我們的好嗎?”周老支書固執地問。

“爸爸,信仰和宗教是不能說誰比誰好的。各有起源不同,也各有其不同的價值觀念嘛。”唐曉光插上了一句,說道。

周老支書經過短暫的停頓,又問:“那麼,聖誕節又是什麼玩意呢?”

“就是耶穌出生的日子。”劉興漢回答道。

“具體是什麼日子呢?”周老支書繼續問。

“十二月二十五日。”劉興漢答。

“錯了。錯了。一定不是十二月二十五日,而是十二月二十六日。這一點,我可記得非常清楚。”周老支書十分有把握的笑了。

“怎麼會呢?就是十二月二十五日。”劉興漢反而有點疑惑了,堅持道。

“小子,你錯了。我也隱隱約約地想起來,周老漢說得對極了,是十二月二十六日。”眾位老人家一齊肯定地說,

“他沒錯,是你們記錯了。”唐曉光笑道。

“你敢說我記錯了?你這個不孝的子孫!你敢說我記錯了?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周老支書生氣地罵道,一麵還使勁地跺跺腳,連聲音也竭斯底裏了。

“爸爸,你怎麼罵我?”唐曉光疑惑不解地問:“你可是從來沒罵過我的呀。”

“你越活越回去了,我難道不應該罵你嗎?再不罵醒你,你不僅忘掉了我們整個中華民族的祖宗,也會完全忘掉我們共產黨人的老祖宗。”周老支書說。

“這話是怎麼說的?”唐曉光仍然不解。

“我問你,十二月二十六日到底是誰的生日,你記不記得?”周老支書氣衝衝地撲向養子,怒目圓睜地問,

“我真不知道你要說什麼。”唐曉光苦笑道。

“你到底記不記得?”周老支書又是一聲暴喝:“作為一名共產黨人,你難道真的忘掉了這個神聖的日子嗎?”

“啊,你是說毛主席的生日吧?”唐曉光恍然大悟了。

周老支書冷笑道:“你到底還是想起來了。你畢竟還有點中國人的良知,你還沒有完全忘掉我們的偉大領袖。”

“可這與聖誕節似乎並不相幹。我們談的主題是洋人的宗教。”劉興漢同樣一派迷惘。

“怎麼不相幹呢?毛主席是幹什麼的?他老人家率領我們無數的共產黨人趕跑了日本帝國主義,打倒了國民黨反動派,廢除了一切強加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不平等條約,使中國人民真正站了起來,真正過上了屬於自己的日子,再也不受那些洋人的欺淩與侮辱。你們說,他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比那個什麼耶穌要強千萬倍?洋人要過聖誕節,幹脆把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誕生日作為他們的聖誕日,豈不是更有意義嗎?”周老支書侃侃而談道。

“可是,無論你說的多麼有道理,人家洋人是不會幹的呀。”劉興漢好不容易忍住了笑,故意裝出一本正經的樣子,促狹地說:“這件事,總得人家願意才行得通。你不可能強迫人家吧?”

“把《毛澤東選集》送給他們當聖經不就行了嗎?”周老支書隻一會兒就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人家要是不接受,怎麼辦呢?”劉興漢繼續問。

“怎麼能不接受呢?《毛澤東選集》裏麵完全不講神靈古怪,而且他老人家又身體力行,在廢墟中開創出了一個嶄新的中國,真正地給世人樹立了一個樣板、指引了一條正確的道路,比《聖經》強多了。”周老支書成竹在胸地說。

“是呀,這倒是千真萬確的事。”幾個老人一齊點頭附和道。

唐曉光笑道:“真要像你們想像的如此簡單,那麼,基督教就不可能流傳了千百年,至今仍然盛行於世了。”

“那是因為在此之前沒有出現毛主席。毛主席一定會流芳萬年!”周老支書語氣很重了。

“是啊,毛主席一定比雞頭教流傳的時間還要長。”其餘的幾個老漢異口同聲地附和著,語氣十分堅定。

“可是,你們現在談的隻是基督教。”唐曉光苦笑道。

“我們並沒有偏離我們所說的話題,仍然在講那個雞頭教。而且,我們說的是把毛主席當作洋人的雞頭教主,才更能拯救天下蒼生。耶穌並沒有那個能耐。他自己救不了自己,反而落得被猶大害死的下場。二千年以後,他的子孫又被猶大的子孫欺侮著,這算什麼教主?這樣的教主又有何用?這樣的教還有繼續存在的意義嗎?換上毛主席,情況就大不相同了。猶大的子孫再厲害,也厲害不過美國佬吧?不一樣被我們的軍隊打敗了嗎?所以,猶大的子孫一定不敢再欺負人了。這樣一來,世界才真正太平了。”周老支書仿佛餘興未了,一直展開自己的想象,在那兒孤芳自賞地說道。

劉興漢早就笑得前俯後仰,肚皮生疼了。見他如此光景,一個老人生氣了:“你這孩子,不是打舊社會的苦日子裏煎熬過來的,怎麼知道我們老一輩人當年心靈和肉體上受到的傷害啊。現在,太平日子久了,才出現你這樣是非不分的人。”

“我怎麼是非不分呢?”劉興漢好不容易製住了笑,揉了揉腸子,一本正經地分辯道。

“看到耶穌的子孫受到這麼大的罪,你不出主意,還有心思恥笑,這就是是非不分、善惡不清!”一個老人義正言辭地說。

“你把毛主席當作基督教教主就管得了嗎?”劉興漢問。

“毛主席什麼事都管得了!他老人家什麼時候害怕過戰爭和鬥爭呢?他一定會在當上基督教主之後保佑天下蒼生永遠不要再受到戰爭的傷害,更不要受到小人的百般淩辱,讓所有的人都愉快地活著!”周老支書截釘斬鐵地說。

唐曉光知道無法讓老人們正確理解雞頭教的實質了,笑道:“行了,爸爸,就聽你的,讓洋人們都信奉毛主席吧。”

“這才像話!”周老支書宛如凱旋的將軍一般,笑眯眯地說道。

“既然這樣,是先送給他們《毛澤東選集》呢,還是讓他們先把《聖經》燒掉呢?”一個老漢深入到實質性問題了。

周老支書想了一想,胸有成竹地說:“毛主席早就教導我們,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這兩種風隻有在相互對碰的情況下才會爭出個誰高誰下。所以,依我之見,也不用讓他們燒那個狗屁《聖經》。我們把〈〈毛澤東選集〉〉給他們之後,他們一讀,覺得的確比〈〈聖經〉〉上說的好,他們自然會轉而信仰毛主席。”

“還是老哥有水平,真不愧當過多年支部書記,說出來的話就是有水平。”一位老漢立馬豎起大拇指,誇讚道。

“這叫什麼來著?兵不血刃吧?”另一個老漢說。

“可是,你們沒有料到,那些老外根本不認識中文呢。”劉興漢靈機一動,不動聲色地兜頭就給他們澆了一瓢涼水。

“中文是蒼頡造字造出來的,洋文像豆芽菜,他們真該學學中文。”周老支書說。

唐曉光見劉興漢還想胡鬧下去,忙說:“還是別為這點事傷神吧,老外同我們接觸多了,聽我們說的話多了,自然就有知道我們的偉大領袖才是比耶穌更加上帝的人呢,倒也用不著費力送給洋人〈〈毛澤東選集〉〉。”

“這才最有道理!”眾老漢一齊稱讚道。

見老人們都心緒寬鬆下來,唐曉光忙朝劉興漢使了一個眼色,便預備趁機出去商討自己的打算了,誰知被一聲突如其來的問詢阻止了:“曉光,你說,我們真的有必要這樣做嗎?”

唐曉光無可奈何地一笑:“你們都認為該這樣做,怎麼又有疑問呢?”

那個老人苦澀地笑道:“我又琢磨了一下,就拿我們與洋人每次的較量來說吧,他們從我們這兒打劫走的全部是精華,而輸給我們的卻總是糟粕。先是拿走了我們古老的四大發明,接著又是黃金白銀和數不清的珠寶,甚至還有土地。我們呢?卻仿佛更在乎人家的那些糟粕。比喻煙草鴉片什麼的,不都是洋人強行輸給我們,而我們又甘之如飴的東西嗎?洋人得到了我們的東西就會發展壯大,最後反而用那東西打我們;我們得到了洋人的東西卻反而越來越弱小,最後隻落得被動挨打的局麵。一想到這一層,我反倒認為不把《毛澤東選集》送給他們為好,讓他們狗咬狗去,他們就不會挖空心思害我們中國人了。”

“這話在理!”其餘的老人沉思了一會兒,一齊點頭附和道。但是,他們似乎拿不準此事到底該如何去做,忽地都注視著周老支書,希望他能給出最好的答案。

周老支書沉思默想了半晌,眼睛朝眾人緩緩地看了過去,幽幽地說:“算了吧,我們還是仁慈一些,大人不計小人過,寬恕他們的罪孽吧。畢竟,我們有海洋一樣博大的胸懷,救救那些受苦受難的異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