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先秦漢族風俗概述(3)(3 / 3)

更嚴格的是,禮俗規定,進餐時不要搓飯團,不要把手中的剩飯放回飯器裏,不要喝得滿嘴流淌,不要噴噴作聲地吃,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吃過的魚肉再放回盤器裏,不要把骨頭扔給狗,不要專門挑一種食物吃,不要簸揚熱飯,吃黍米飯不要用筷子而要用手,不要大口喝羹湯,不要調和羹湯,不要剔牙,不要喝醋一類的調料。如果賓客調和羹湯,主人要道歉,說沒能烹調好。賓客若喝醋醬,主人也要道歉,說食物沒有準備充足。濕軟的肉就用牙齒咬斷,幹肉用手撕開來吃,不要吞咽烤肉。進餐完畢後賓客要起身前跑,收拾飯食、醃菜等,並交給在一六侍候的人。主人要起身請賓客不必動手。然後賓客再坐下《禮記·曲禮上》。一舉一動都有具體的禮儀規定,正如孔子所說:“非禮勿動,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

4.神秘

先秦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不高,人們認識自然的能力有限,故對自然界的一些反常、怪異現象難以理解,於是就將其歸之於超自然的神。這種觀念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就使得作為約定俗成的社會風俗也帶有相當的神秘色彩。如當時人們對人類自身的死亡現象無法理解,就產生了鬼魂崇拜。如當時人們對人類自身的死亡現象無法理解,就產生了鬼魂崇拜,認為“人死曰鬼”《劄記·祭法》,甲骨文的“鬼”字其象形是臉上蓋一個東西的死人。《說文解字》雲:“人所歸為鬼。”認為人死而靈魂不死。而且人為人的疾病都是因鬼魂作用而起。故夏代“事鬼敬神”,商代“殷人尊神,率民從事神,先鬼而後禮”,周代雖“尊禮尚施”,但仍“事鬼敬神”《劄記·喪記》。而為了消病除疫,人們或用祭祀討好鬼魂,以消除鬼魂怨氣和冤氣,或用敵對的辦法驅趕、鎮壓鬼魂。這一切迷信活動都需要能溝通人與鬼之間關係的媒介來完成,這個媒介就是神秘的巫。先秦巫師治病時常用祝禁術。祝禁術亦稱。祝由”,是用祝禱、符咒治病的巫術。《黃帝內經·素問·移精變氣論》雲:“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唐王冰注:“祝說病由,不勞針石。”祝由時巫醫一般要用“芻狗”儀式。所謂“芻狗”就是“結芻為狗,巫祝用之”陸德明釋文引李頤所雲。轉引自《漢語大扁》第2卷,第189頁。據說有個名叫苗父(一作“茅父”)的巫醫,“以營為席,以芻為席,以芻為狗,北麵而祝,發十盲耳。諸扶而來者,皆平複如故”《韓詩外傳》。以祝禁術治病,顯然富於濃厚的神秘色彩。

先秦風俗的神秘還表現在占夢風俗的盛行上。據胡厚宣先生研究,甲骨卜辭中有關商王占夢的記載很多。商王在卜辭中所占問的夢景或夢象,有人物、有龜怪、有天象、有走獸,還有田獵、祭祀等等。在人物當中,既有殷王身旁的妻、妾、史官,又有死去的先祖、先進。在天象當中,既占問過下雨,又占部過天睛。在走獸當中提到過牛和死虎。而且商王總是問,其夢有禍沒有禍、其夢有災沒有災。邊不僅說明商王對其夢的吉凶非常關心,也說明占夢在商王的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胡厚宜:《殷人占夢考》,見《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下,可見占夢風俗之盛。占夢的神秘凸現在商人俗信鬼魂能通夢,甲骨卜辭記載商王的鬼夢特別多,故《禮記·表記》雲:“殷人尚鬼”。並認為商王之所以做鬼夢,主要是商人先公先王或先妣作崇。因此,每當商王夜有異夢,總是占問是不是來自某一位先祖。如“貞王夢,佳暈摞”、“貞王夢、佳竄”、“貞王夢,不佳大甲”、“貞王夢,不佳祖乙”等。經過占問,如果認定是某一先祖作崇,必定要舉行隆重的祭祀。

周代中夢之俗繼續流行。史載周人滅商之前,夢的傳說和占夢活動極為頻繁,《帝王世記》雲:“文王曾夢“日月著其身”。 《夢占逸旨·宗空篇》。轉引自劉文英:《夢的迷信與夢的探索》,中國社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9頁。《逸周書·程寤解》則雲:“太姆(武王的母親)夢商之庭產棘,太子發(武王)取周庭之梓,村之於闕間,梓化為鬆、柏、槿、柞。寐覺以告文王,皇天上帝把“商之大命”交給了周王。所以,周代更加篤信占夢之俗,上至周王,下至民眾,幾乎無不迷信占夢。凡國家大事都須占龜、占易、占夢三者相參卜吉凶。《小雅·斯幹淨亦雲:“大人占之:維熊維羆,男子之祥;維虺維蛇,女子之祥。”“大人”是對占夢官的尊稱,這是睦夢官為天子占夢。意思說,王妃夢見羆是生男的預兆,夢見虺蛇是生女的預兆。《小雅·無羊》又雲:“牧人乃夢……大人占之:眾維魚矣,實維豐年;旐維旟矣,室家蓁蓁。”這是牧人請 占夢官為他們占夢。說的是夢見水中魚多,乃是豐收有餘的象征; 夢見畫有龜蛇和鳥類的旗子,又是人丁興旺的先兆,充滿了神秘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