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中所雲龍的形象在先秦時很可能是鱷的變形何新:《神龍之謎》遷邊大學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293—316頁;劉誌雄、楊靜榮:《龍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2版,第238頁,1978年,江蘇淮陰高莊戰國莫出土的一批刻紋青銅禮器為我們提供了佐證。據考古報告稱,在淮陰高莊戰國墓出土的銅箅形器上,有巫師手執兩鱷以及執兩鱷、踏兩鱷的形象淮陰市博物館:《淮陰高莊戰國墓》,《考古學報》,1988年2期。由此可見,龍的通天神性是其他動物所難以替代的。正因為如此,所以由鱷魚、蛇等動物融合而成的龍在其後的發展中不斷變異而越來越神化了。
二是有管雨水的神性。先秦這時人們迷信龍神掌管雨水。其雲:《山海經·大荒北經》所記應龍和燭龍就有管雨水的神性,其雲:“應龍……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應龍畜水”,“有神,人麵蛇身而赤……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故而早在商代就作龍示雨,卜辭《安明》1828雲:“其乍(作)龍於凡田,又雨。”《合集》28422不亦雲:“惟龍,亡有大雨。”
由於龍神有管雨水的神性,到周代時形成祭龍祈雨的雩祭。《左傳》桓公五年雲:“凡祀,啟蟄而郊,龍見而雩,始殺而嚐,閉蟄而烝,過則書。”《後漢書·禮儀誌中》劉昭注引服虔雲:“大雩,複祭天名。雩,遠也;遠為百穀求膏雨也。龍見而雩,龍角亢也。謂四月昏,龍星體見,萬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
三有給人帶來祥瑞的神力。《周易·乾》雲:“見群龍天首,吉。”反映了先秦之時人們以見龍為大吉大祥,從而興起以龍旗象征吉祥之俗。《禮記·郊特牲》雲:“旗十有二旒,龍章,而設日月,以象天也。”《周禮·春官》亦雲:“日月為常,交龍為旗。”《詩經·玄烏》亦雲:“龍旗十乘,大是承。”《詩經·戴見》亦雲:“龍旗陽陽,和鈴央央。”四是有化為偉人的神性。先秦之時人們不但迷信龍與天帝有密切的關係,還迷信受天命者是龍的化身,或是人龍結合產生的偉人。《周易·乾》雲:“見龍在田,剩見大人”;“飛龍在天,利見大人。”,因此,人們或附會“軒轅黃龍體”《史記·天官書》。;或附會“慶都與赤龍合昏,生赤帝伊祁,堯也”;或附會“任已感龍,生帝魁”《孝經鉤命決》,凡此等等,不勝枚舉。
2.鳳神
鳳神,即鳳凰,也是一個“雞頭、蛇頸、燕頜、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屍許”《爾雅·釋鳥》郭璞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怪獸。
漢族先民對鳥的崇拜起源很早,距今約七千年的河姆渡變化遺址中就有象征鳥崇拜的雙馬朝陽象牙雕刻和鳥形象牙圓雕出土《浙江河姆渡遺址第二期發掘的主要收獲》,《文物》1980年5期。商代之時人們對鳥的崇拜開始融彙為對鳳的崇拜,據王大有先生研究,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大量的“鳳”字,有的以“鳳”為“鳳”或擬“鳳”為“風”,象鷹鳥形,有的鳳作鵬,有的鳳為孔雀,有的鳳為雄雞王大有:《龍鳳文化源流》,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60—67頁。可見,先秦之時人們對陽鳥、鷹、孔雀和雞的變異和升華的結果,正是以這些鳥類為圖騰的名部落融合的反映。在這些鳥類融合和升華的過程中,以鳥為圖騰的部落或部落聯盟又戰勝了以蛇(小龍)為圖騰的部落,《山海經·南山紀》中即有“龍首鴯首”的記載,以及以魚為圖騰的部落,《山海經》中所記戴的炎帝活動的地區奇特的“魚身而鳥翼,”《山海經·西山經》儵魚“其狀如雞而赤毛,三尾、六足、四目,其音如鵲”《山海經·北山經》,豪魚“其狀如鵲而十翼,鱗皆在羽端,其音如鵲”《山海經·北山經》豪魚“其狀如鯉而雞足”《山海經·北山經》等現象,可以說都是這種融合和升華的反映。所有這些融合和升華集中到一點就逐漸形成了對鳳神的崇拜。”
據王大有先生研究,先秦之時鳳神的形象大體是鷹頭鴞“耳”,鷙鷙鷙爪,弋狀高冠,剪式分尾或雉羽三分孔雀翎狀逶地長尾。商代的鳳,身翼短小,尖利爪,具有明顯的燕子或鷹鴞特征,有的純然是鷹鴞。周鳳,在商鳳基礎上將尾加長,以錦雞式長逶地卷尾或孔雀翎狀長尾為特征,有的簡直是錦雞、雉類的寫生,是玄鳥型的鳳神。到了春秋戰國時間,鳳神的形象發生了變化,其形像為雞冠狀和孔雀花翎狀“鳳冠”,具有孔雀類長足巨尾及美麗的花翎,有的則是“錦雞冠”。造型像烏或間具孔雀特征,是朱雀型鳳神的初型王大有:《龍鳳文化源流》北京藝術美術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140頁。
周代鳳神俗稱“鳳”,“鳳鳥”或“鳳皇”如在陝西岐山京當賀家大隊鳳雛村發掘西周早期大型宮寶建築時出土了周王家崇拜鳳的卜辭四片,第38片的卜辭為“已(祀)鳳”劉亮:《鳳雛村名探源——從甲彤文看周人對鳳的崇拜》,《文博》1986年1期。《山海經·南山經》雲:“其狀如雞,五采而文,名曰鳳皇。”《山海經·海內經》亦雲:“鳳鳥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膺文曰仁,背文曰義,見則天下和。”
《山海經·大荒西經》又雲:“有五彩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鸞鳳自歌,鳳鳥自舞,爰有百獸,相群是處,是謂沃之野。”連孔子在《論語·字罕》亦雲:“子曰: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呈己矣夫!”因此,《說文解字》雲:“鳳,神鳥也。天老曰鳳之象也,鴻前鏖後,蛇頸魚尾,鸛顙鴛思,龍文虎背,燕頷雞喙,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四海之外,過昆侖,飲砥柱,濯羽弱水,莫(暮)宿風穴,見則天下大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