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7章 先秦漢族信仰風俗(3)(2 / 3)

可見鳳神是一個能給人們帶來吉祥的善神。

3.麟神

麟神,就是麒麟,又是一個“鹿身,牛尾,狼蹄,一角《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司馬貞索隱。陸機《草機疏》雲:“麟,鹿身、牛尾、馬足、黃色、圓蹄、一角、角端有肉。”,全身有鱗甲”自然界中並不存在的怪獸。

先秦之時人們對麟神的崇拜是如何形成的已難考證,但其狀為鹿身、牛尾、狼蹄(或馬蹄)、有獨角、有鱗甲來看,大約是以不同動物為圖騰的先秦北方漢族先民原始氏族、部落或部落聯盟融合和升華的結果。

先秦人們視麟為仁獸、瑞獸,崇拜麟神具有象征祥端的神性。《禮記·禮運》雲:“何謂四靈?麟、鳳、龜、龍,謂之四靈。……麟以為畜,故獸不……”說的是以麟為牲畜,就可以使獸有統率而不跑散。《公羊傳》哀公十四雲:“薪采者則微者也,曷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為大之?為獲麟大之也。曷為為為麟大之?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說的是打柴的是地位卑微的人,為什麼用“狩獵”記這件事,足把他當作有地位的大人物來記。為什麼把他當作有地位的大人物來記?因為他獲得麒麟就把他當作大人物來記。為什麼獲得了麒麟就把他當作大人物來記?麒麟是仁獸,有明王就出現,無明王就不來,所以《管子·封禪》雲:“今鳳凰麒麟不來,嘉穀不生。”麟神的神性如此祥端,周代遂有以麟趾來比喻子孫的賢能,《詩經·周南、麟之趾》雲:

麟之趾不踏生物麟蹄子,

振振公子好比公子多誠實,

於嗟麟兮麟真值得讚美啊!

麟之定,不抵人的麟額頭,

振振公姓好比公孫多仁厚,

於嗟麟兮麟真值得讚美啊!

麟之角,不觸人的麟頭角,

振振公族好比公孫多溫和,

於嗟麟兮麟真值得讚美啊!

正因為麟神在先秦人們心目中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所以當孔子聽說“西狩獲麟”《公平傳》哀公十四年。時,認為這是周王寶將亡的凶兆,而傷心地流下了淚。

4.龜神

龜神是先秦“四靈”崇拜中唯一實在的動物。

早在夏代建國之初龜就被視為國寶,《尚書·夏書·禹貢》雲:“九江納錫大龜”。孔安國傳雲:“屍二寸曰大龜,出於九江水中,龜不常用,錫命而納之。”在法令中明確規定在九江一帶征順大龜,足見龜在夏代顯赫的國寶地位。

夏禹何以要視龜為國寶而下令征收?這不僅因為龜的形象既有“天圓地方”的天地之象,《淮南子·覽冥訓》雲:“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無不兼覆,地不周戴,火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鼇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女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東漢高誘注:“女媧,陰帝,佐慮戲(即伏羲)治者也。三皇時,天不足西北,故補之。鼇,大龜,天廢屯以鼇足柱之。《楚辭》曰:‘鼇載山下,其何以安之’是也。”又有龜頭與男性生殖器驚人相似的人象,還因為龜與大禹治水和“神色負圖”的傳說有關。大禹治水大功告成,不僅為民眾解除了洪水之害,堯舜高興,而且還感動了天帝。《尚書·周書·洪範》雲:

王訪於箕子……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湮洪水,汩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修敘。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微,次九曰:向用五禮,威用六極。……

此所言“洪範”,即天地之大法,治世之要務。箕子告訴武王,想當初天帝曾想把這治理天下之大法賜給鯀,沒曾想他是個窩囊廢,最終還是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到了它。那麼,天帝是如何將洪範九疇傳授給大禹的呢?孔安國《傳》雲:“天與禹洛出書,神龜負文雨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常道所以次敘。……禹順水之性,地平天成,故天出書於洛,禹別之以為洪範九疇,此彝倫之所敘也。”《竹書紀年》亦雲:“帝禹夏後氏,當堯之時,禹觀於河,有長人白麵魚身出曰:吾河精也。呼禹曰文命(夏禹,名文命)治水,言訖授禹河圖,言治水之事,乃退入於淵。禹治水既畢,天錫玄珪,以告成功,乃受舜禪,即天子之位。洛出龜書,是為洪範。”這些記述雖然帶有濃鬱的神話傳說氣氛,但卻向人們傳遞出了夏代人們迷信龜具有高超、神奇的靈性,認為它是溝通天人關係傳達於帝天神旨意的又一神物。

由於四靈中唯龜神真實地普遍存在,既善於通曉人意,《禮記·禮運》雲:“龜以為畜,故人情不失”,又善於傳達天帝天神的旨意,《周易·係辭上》雲:“探頤索隱,鉤深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於是在崇拜龜神的同時,在天人相通的召卜中,逐形成龜卜之俗。對此,《尚書·周書·洪範》有詳細的記載,其運用卜決疑:選擇建立管卜筮的官員,教導他們卜筮的方法。龜兆有的叫做雨,有的叫做霽,有的叫做蒙,有的叫做驛,有的叫做克;卦象有的叫做貞,有的叫做悔,共計有七種。龜兆用前五種,占筮用後兩種,根據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凶。設立這種官員進行卜筮。三個人占卜,就聽從兩個人的說法。你若有重大的疑難,你自己要考慮,再與卿士商量,再與庶民商量,再與卜筮官員商量。你讚同,龜卜讚同,蓍筮讚同,卿士讚同,庶民讚同,這叫大同。這樣,自身會康強,子孫會昌盛,很吉利。你讚同,龜卜讚同,蓍筮讚同,而卿士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卿士讚同,龜卜讚同,蓍筮讚同,你反對,庶民反對,也吉利。庶民讚同,龜卜讚同,蓍筮讚同,你反對,卿士反對,也吉利。你讚同,龜卜讚同,蓍筮反對,卿士反對,庶民反對,在國內行事就吉利,在國外行事就不吉利、龜卜、蓍筮都與人意相違,不做事就吉利,做事就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