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考古實證,大約在公元前22世紀末至前21世紀,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出現了一個王朝,也即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夏朝共傳13代,16王。初期幾代,動亂頻繁,水患嚴重,人煙稀少,萬物凋零,但至少康以後的5代6王,夏王朝統治一直比較穩定,基本保持了向上發展的趨勢,到夏王朝孔甲時出現了危機,並逐漸走向衰落。大約在公元前17世紀初,夏王朝最後一個帝王——暴君夏桀的統治被推翻,夏朝滅亡。
夏王朝在少康及其子季杼時期,發展最為顯著,呈現崛起和中興的景象。其主要標誌是:
畜牧業和製陶、銅業有了初步發展。夏朝經曆代發展演變,至少康時有一大批奴隸從事畜牧業,出現了“遍地是牛羊”的景象。此外,製陶業此時已經成為一個獨立的、極為重要的行業。此時也已經有了銅刀。據考古發現,夏朝青銅器非常接近陶器,有的與陶器一模一樣,銅器上幾乎沒有花紋,僅有小圓點和簡單的線條。
製定了曆法。當時已能依據北鬥星旋轉鬥柄所指的方位來確定月份。保存在《大戴禮記》中的《夏小正》,就是現存的有關夏曆的重要文獻,它按夏曆12個月的順序,分別記述每個月中的星象、氣象、物象以及所應從事的農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朝對天文的認識水平,同時也表明了夏朝科學發展的一個標誌。
確立了當時華夏民族的活動區域。少康時期,基本確定以伊、洛一帶的河南地為中心,東通東海,西連西河,北及燕山,南逾長淮。用現在的地界來講,是西起河南省西部和山西省南部;東至河南省、山東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處;南起湖北省,北至河北省。這是比較固定的地理範圍,另外,少康時的勢力已延伸到黃河南北,甚至長江流域。並且,其所涉及的地區的眾多邦國,大都臣服在其統治之下。
夏朝在少康、季杼時期為什麼會出現中興局麵?其原因主要是:世襲製代替了禪讓製,“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這使得王朝的政治、軍事、經濟製度及其活動得到了較好的繼承和延續;建立了軍隊,這可以較好地維護中央統治。
廢除禪讓,推行世襲
夏朝的前身是堯、舜、禹等擔任首領的部族聯盟。那時,部族聯盟首領的產生方式是所謂的“禪讓製”,即在各氏族部落中民主推選首領的製度。
堯年老時,向各氏族部落酋長征詢繼任人選,一位叫放齊的酋長推舉堯的兒子丹朱,堯馬上表示,丹朱“頑凶”,不可用;又一位叫訁雚兜的酋長舉薦共工,堯認為共工巧言乖僻,也不可用。接著堯自己探問一位叫四嶽的酋長,看他是否能繼任,四嶽卻謙虛地推辭了。最後眾人一致推選一位“有矜在民間”的賢人舜。經過大家反複協商,又用各種辦法加以考查,最終確定了舜的接班人地位。
堯、舜時期,民間最大的禍害是洪水泛濫。如不治理水患,則會危及部落聯盟的鞏固。鯀、禹分別受部族聯盟首領堯、舜的委派從事領導治水。這對於部族聯盟的所有成員來說,無疑是一項公共事業。由於這項工程的艱巨性和長期性,需要組織眾多氏族部落的廣泛參與,要對各部族的人力、物力進行統一調配、指揮與管理。在這個過程中,禹(包括他的父親鯀)難免要利用聯盟所賦予自己的職位與權力對各氏族部落施加更多的影響,甚至強製幹預,這就勢必使原來鬆散而較為缺乏約束力的部族聯盟機構發生權力逐漸集中的傾向,並使之逐漸淩駕於眾氏族部落之上,以至最終過渡到把各氏族淪為自己臣屬的、具有專製性質的國家權力機構。
禹在長期擔任這一要害公職的過程中,樹立了自己及自己家族的權威,於是,禹繼承舜成為了部落聯盟的首領。這一過程實際上是以“禪讓”的方式完成的。這種製度無疑是“大同”社會“選賢舉能”的做法。
但是,自禹以後,“禪讓”製便受到了新形勢的挑戰。雖然禹一開始還不太明確自己身份所發生的變化,打算按老規矩將國君的位置傳授給來自東夷的部族首領皋陶。但是,皋陶還未接位便病亡。之後,眾部落首領舉薦伯益。然而,禹卻將自己的兒子啟及自己家族的勢力引入了朝廷中的各級權力機構。禹以自己家族之人掌管各權力部門,無異於在營造自己“家天下”的勢力。
自此之後,這種新的權力結構形式得以進一步的發展鞏固,其實質是王權已不可能再轉讓給本家族之外的人。久而久之,大部分諸侯百姓習慣了由一個家族實行的統治。故在禹去世之後,啟直接繼承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