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武來到荒涼的沙漠苦海,得不到匈奴供給的糧食,隻好掘取野鼠儲藏的草籽用以充饑。他每日拄著“漢節”(漢武帝差他出使匈奴的符節)牧羊,不論朝夕從不離手,因此時間一長,節旄(節上的犛牛尾毛)脫落淨盡。時光荏苒,春去秋來,蘇武已度過五六個寒暑,蘇武懷念祖國的心情並未削減。一日,蘇武正在牧羊,忽聽遠處傳來馬蹄聲,蘇武正在驚疑間,一個匈奴貴族打扮的官員來到麵前,蘇武定睛一看,原來是漢朝的騎都尉(騎兵統帶官)李陵。李陵,字少卿,漢名將李廣之孫。在漢朝時,與蘇武俱為侍中,且係好友。蘇武出使匈奴之明年,漢武帝即任命他為騎都尉,率兵5000,與匈奴交戰,戰敗投降匈奴。李陵雖知蘇武被困在匈奴,卻無麵目去見故友。過了很久,單於知李陵與蘇武相善,乃命令李陵去北海勸蘇武歸降。
李陵來到北海上,為蘇武置酒設樂。敘說朋友交誼後,向蘇武說明單於使其前來勸說歸順之事。李陵首先告知蘇武家庭的不幸遭遇:老母已死,兄弟皆坐事自殺,蘇武妻子年少,聞已改嫁,女弟、兒女10餘年來,存亡不可知;接著自敘始降匈奴時忽忽如狂的內疚心情,表示對蘇武此時的心境很是理解,然後又聯係到漢武帝對大臣的殘酷寡恩說:“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大臣無罪夷滅者數十家,安危不可知。”為如此皇帝自苦如此,實不值得,不如歸順匈奴。蘇武爽直地向李陵剖明心跡說:“武父子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提拔之意)位列將,爵通侯,兄弟親近(近臣之意),常願肝腦塗地。今得殺身自效,雖蒙斧鉞湯鑊,誠甘樂之!臣事君,猶子事父也,子為父死無所恨,願勿複再言!”李陵與蘇武盤桓數日,終不能動其心,李陵見其至誠,慚愧地與蘇武揮淚告別。李陵使其妻子贈給蘇武牛羊數十頭,以改善其日常生活。
後元二年(公元前87),李陵又至北海上,將漢武帝去世的消息告知了蘇武。蘇武聽後,南向號哭,悲痛異常。明年,昭帝(武帝之子)即位,是時,匈奴且鞮侯單於早已死去。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匈奴壺衍鞮單於即位。由於連年戰爭,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人民渴望和平。同時,匈奴新單於初立,國內乖離,貴族爭奪,常恐漢軍來襲,乃采納衛律之謀,與漢朝恢複和親和正常往來。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漢與匈奴議和,要求匈奴把蘇武、馬宏(前使西域為匈奴所獲,亦不肯降)等人放還,竟遭到匈奴的拒絕。匈奴詭稱蘇武已死。後來,漢使又來到匈奴,漢朝被囚禁在匈奴的使者常惠買通守者,得夜見漢使,將蘇武的真實情況告訴漢使,並教給漢使營救蘇武的計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