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江有小學及高小數所,省立中學一所辦理頗稱完善。中學校舍宏敞,風景清麗。彼處近年對於地方之教育運動,極為提倡漢語,凡學生在校,不準說土語,若說土語一句即罰錢若幹,其成績實不亞於內地南方各校之提倡國語也。
又有邊地師資講習所一所,蓋專為造就滇、康邊境各縣藏族兒童師資之設也。
聞該所並已由蒙藏委員會呈準中央,每年補助經費。將來推廣邊地教育,其效果當非淺鮮也。
麗江在昔為府時,乃滇西學子會試之所,至今尚有雪山書院巍然獨存。今科舉雖廢,然以麗江位於康、藏、滇交通之樞紐,將欲推廣康、藏教育,必於此處設立大規模之邊事學校,以培植邊地人才。蓋康、藏學生遠適內地求學至為不易,若往麗江,則風俗、氣候、距離無不相宜;即以本地人士研究邊事,使之入康、藏工作,亦屬輕而易舉,不似內地人士視康、藏為畏途也。鄙見如此,尚待高明者有以正之也。
(原載《康藏軺征續記》)
麗江的集市和酒店
[俄]顧彼得 撰 李茂春 譯
一大早,幾股由農民形成的人流從遠處的村子出發,沿著五條大道,十點鍾後不久,開始向麗江集中。街道上擠滿了馱著柴禾的馬匹,有的人背上背著木炭籃子,其他人背著蔬菜、雞蛋和家禽。豬或者被捆起來,由兩個男人用杠子扛著,或者由女人牽引,她們一手拿著繩子,另一手拿著樹枝條輕輕地催趕著。其他許多種貨物或由人背,或用馬馱。石頭鋪成的路上馬蹄聲嘈雜,人聲鼎沸。市場上喧鬧聲很高,人群都拚命擠過去,搶占四方街廣場上最好的位置。頭天晚上人們就從普通房屋中,或從周圍商店拖出結實的貨攤,成排地安放在廣場中央。
婦女和姑娘們背來沉重的棉紗包,把布匹攤開在貨架上。男子服飾用品、佐科和蔬菜各自擺成行。稍過中午集市到了熱火朝天的程度,人和牲口亂作一團,開了鍋似的。
高大的藏人在擁擠的人群中奪路先行。披著蘑菇狀羊毛氈的普米族村民故意使籃子裏的蔓菁葉一閃一閃的。仲家族人穿著粗麻布衫和褲子,奇特的小辮子從修剪過的頭上垂下來,懶洋洋地在街上溜達,狹窄而粗糙的麻布條拖到地上。納西族婦女狂亂地在任性的顧客後麵追趕。許多奇怪的民族男女站在那裏,目瞪口呆地凝視著許許多多引人注目的貨物和麗江城裏的風流人物。大約在下午三點鍾集市到達高潮,然後開始回落。到四點光景,“雞尾酒會”正熱鬧中。
大街兩邊有許多家“高級酒店”,來自遠處的饑渴的男女村民都朝酒店走去。
通常這類事在中國不為人所知。不是因為漢族不喝酒,而是喝酒更多地與吃東西聯係在一起,喝酒的最佳時間是與朋友共進晚餐的時候。在中國,婦女不與男子一起坐下喝酒,因此這類筵席完全是男子的事。一般來說,為了禮節上的緣故,漢族婦女不在公開場合飲酒,而喜歡私下在她們的房間裏呷上一兩口。在中國,當人們締結長期交易時,通常的飲料是不放糖和牛奶的茶。經過一天的勞苦之後,漢族地區的鄉鎮上,無數的茶館裏擠滿了成群結隊的男女,喝茶歇息。在這方麵,麗江的風俗截然不同。麗江沒有茶館,如果有人要整天喝茶的話,用一個很小的土罐煨在盆火上,隱藏於後屋。無論男人女人或小孩,大家都飲酒,白酒或窨酒。
兩歲以上知道自重的孩子不喝杯窨酒就不肯去睡。
所謂“高級酒店”,既不是酒吧,也不高級,它們是一般商店,除了賣鹽、糖、醃菜和服飾品外,也有酒。酒既可用顧客自帶的壇子裝了帶走,也可當堂飲用。麗江的商店都一樣的小,除了麵對街道的櫃台外,從門口到商店裏屋,留下了一條狹窄的通道。櫃台前放著一兩條很窄的長凳,人們坐在長凳上飲酒。同住在屋裏的人畜,包括狗在內,都得過這條通道,有時倒潑了顧客的酒,這並不要緊。這些小事在麗江是無人計較的。
人人都可以在任何酒店喝酒。可是有些村民喜歡在特定的酒店飲酒。這些忠實的常客與店老板娘處熟了,總是讓她先挑選他們帶來賣的東西。同樣他們在她的店裏買東西,老板娘就特地打折扣給予優惠。實際上常客與店主之間的這種關係不止於此。老板娘還充當他們的代理人、管錢人、郵遞員和知己的朋友。當顧客出去買更多的東西時,購買來的滿籃子貨物就請她保管著。與老板娘談判小筆貸款,以下一次他們通常帶來賣的東西或活的豬雞作擔保。當顧客付不起酒錢或所購物品的價錢時,老板娘就進行賒銷交易,並且叫丈夫或兒子用簡單的漢字記錄下來。農民們有時為安全起見,把裝有現金的錢包存放在商店裏,因為他們村裏有強盜不安全。由於遙遠的村子裏沒有郵電服務,酒店就成了人們喜愛的很方便的通訊地址。信件通過可靠的人按期送達收信人手裏。顧客們就訂婚、結婚、生孩子和送葬等問題向老板娘請教最機密的告誡。當然每一個酒店老板娘就是一個高級新聞情報局。她熟知方圓一百英裏內每一個人的全部個人簡曆。我懷疑麗江是否還有她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