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對地球46億歲的結論還有許多爭論。有人提出質疑,認為這個數據是基於地球、月球和隕石是由同一星雲、同一時間的前提下演化而來。而這一前提還是一個有爭議的假設。另外,認為放射性元素的蛻變速率是不隨時間、環境等條件的變化而變化的假設也未必正確。

也有人主張地球可能有更大的年齡值。如我國地質學家李四光,認為地球大概在60億年前開始形成,至45億年前才成為一個地質實體。

蘇聯學者施密特根據他的“俘獲說”,從塵埃、隕石吸積成為地球的角度進行計算,結果獲得76億歲的年齡值。

然而,眾多的結論都是依靠間接證據推測出的,人們至今也未在地球上找到它本身的超過40億年以上的岩石,因此,地球高壽幾何,還有待於作更深入的研究。

知識點

隕石

隕石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或其他行星表麵,石質、鐵質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大多數隕石來自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隕石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係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隕石多半帶有地球上沒有或不常見的礦物組合,以及經過大氣層高速燃燒的痕跡。據加拿大科學家10年的觀測,每年降落到地球上的隕石有二十多噸,大概有兩萬多塊。由於多數隕石落在海洋、荒郊、森林和山地等人煙罕至地區,而被人發現並收集到手的隕石每年隻有幾十塊,數量極少。它大多由天而落,形狀不一。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隕石是重1770千克的吉林1號隕石。

延伸閱讀

吉林1號隕石

吉林隕石現存於吉林市博物館。這是中國第一個以展出隕石雨為專題的博物館。1976年5月23日,吉林市隕石雨展覽會向世人宣布:1976年3月8日呈雨狀隕落在吉林市區的隕石總重量達2700千克,其中最大的1號隕石重1770千克,體積為117×93×84立方厘米。經專家調查確認,吉林隕石雨降落的範圍;東西長72千米,南北寬8.5千米,麵積約500平方千米;搜集到大小隕石標本138塊,碎塊3000塊;吉林隕石雨熔殼呈深褐色,上麵布滿手指窩狀的手印。吉林隕石雨降落時,沒有造成一人一畜一物的傷害,實屬世界隕石雨降落曆史中所罕見。吉林隕石雨降落時,有數千人親眼目睹隕石墜入地下,掀起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蘑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