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人”是對處於高寒地帶的“野人”的一種通常稱呼,它們不僅出沒於歐洲東南部的高加索山脈,而且還活動於喜馬拉雅山脈、喀喇昆侖山脈、帕米爾高原以及蒙古高原的冰天雪地的廣闊空間。它們在當地居民的記憶裏至少存在有300年以上的曆史,至今還被描繪得活靈活現,以致成百上千的科學家、探險家為之耗盡心力,苦苦探尋……在中亞和東亞的雪山間,雪人被稱為“耶提”(或“耶泰”“朱泰”等),意思為“怪物”。據看見過耶提的山民講,它們高1.5~4.6米不等,頭顱尖聳,紅發披頂,周身長滿灰黃色的毛,步履快捷。其碩大的雙腳可以在不轉身的情況下迅速調向180°,以便爬升和逃跑。耶提生性羞怯,卻“好色”:雄性耶提遇見女人便會窮追不舍;反之,男人倘遇見雌性耶提,也難逃厄運。女作家吉爾寧曾經在一群尼泊爾少女的陪同下深入喜馬拉雅山南麓尋覓雪人。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裏,這群少女在雪山間的一條山澗裏裸泳嬉戲,不幸被十幾個耶提發現。它們呼嘯著一擁而上,將這群可憐的少女全部擄走。吉爾寧幸而未及下水在一處山崖旁觀賞雪景,因此得以脫逃。她劫後餘生,將這事寫進了後來引起轟動的那部著名的探險記《雪人和它的伴侶們》。
另有一個故事講,一個部落的頭人的獨生女被雪人擄走,頭人氣極敗壞,親自率領大隊獵人循跡追蹤,終於在一個洞穴裏發現一群耶提。獵人射殺了耶提,奪回了頭人的女兒。可憐她已經氣息奄奄,下身流血不止,回家後不久便告別了人世為了保護婦女的安全,據說以後這一帶的村落往往都將敞開的酒壇置於戶外,讓耶提痛飲。因為耶提愛飲烈酒,醉後便會搖搖擺擺地回山昏睡,再不思女色了。
耶提也會演出“英雄救美”的“話劇”。1975年,一名尼泊爾舍爾巴族姑娘上山砍柴,突然遭遇一隻凶猛的雪花豹。正當她驚恐地閉上雙眼,束手待斃之際,卻猛然地受到重重一擊。她摔倒了。待到她爬起身時,看見一個灰白色的雪人正勇敢地同雪花豹翻滾在一起。姑娘不敢多作停留,乘機逃跑回村。雪人後來的命運到底如何,她不知曉,但是她永遠忘不了“他”。
據英國人類學者伯·斯·皮格爾的報告,有些舍爾巴族獵人曾在雪人醉倒之後捕獲過它們。獵人向皮格爾描繪說,其中的一個高約3.5米,渾身披毛,頭發垂至眼睛,但臉部無毛,露出淺色的皮膚,同猿猴的相貌差不多。它寬肩駝背,長著一雙很長的手臂。身體前傾,用兩腳走路,但仃時電用四肢並行。獵人們說,這可能是一個雌性雪人,因為它有著一對碩大而下垂的乳房。雪人基本上為肉食,體味很重,既有狗熊的氣味,又帶有強烈的狐臭。它們喜好夜間活動,能發出各種叫聲,最典型的是尖叫,足以撕裂人們的耳膜。
1907~1911年間,俄羅斯動物學家維·哈·卡克卡在高加索山脈搜集到當地稱為“吉西·吉依克”的雪人的材料:像小駱駝那樣高大,全身長滿棕褐色或淡灰色的毛,長臂短腿,爬山和奔跑都極敏捷,臉闊,顴骨突出,嘴唇極薄甚至很難看出,但嘴巴寬闊。臉上皮膚色深而且無毛,既食鳥蛋、蜥蠍、烏龜和一些小動物,也吃樹枝、樹葉和漿果。它們像駱駝那樣睡覺,用肘和膝支持身體,前額對地,雙手放在後脖頸上。
蒙古高原的雪人被稱為“阿爾瑪斯”或“阿爾瑪斯蒂”。蒙古科學院院士賴斯恩認為,雪人的存在不容懷疑。
由於現代人類的活動,以致雪人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因此,應該像保護珍稀動物一樣保護雪人,盡管對於它仍然停留在是一般動物還是野人的爭論中。1941年,一名蘇聯軍醫在今塔吉克斯坦的帕米爾地區的一個小山村裏捕捉到一個渾身披毛的怪物,它不會講話,隻會咆哮。後來邊防哨所的衛兵將它當做間諜槍殺了,這令軍醫很傷心。
不論從高加索、帕米爾還是從蒙古高原、喜馬拉雅山傳來的信息,都說存在真實的雪人的活動,而且大多數信息都證明雪人屬於人科動物。那麼,雪人真的就是人科類野人嗎?對此,英國女人類學家瑪拉·謝克雷博士認為,雪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後代。這就是說,雪人介乎於人、猿之間。謝克雷博士研究了雪人留在雪地裏的大腳印,指出它的大足趾很短,略向外翻。蘇聯人類學家切爾涅茨基也認為雪人是尼人的後代,說尼人在與智人(現代人的直接祖先)的搏鬥中,節節敗退。其中的一支逃入高山雪峰,發展成雪人。中國人類學家周國興先生認為,雪人是巨猿(它不是人類的祖先,但同人類祖先有“親戚”關係)的後代。他比較了雪人腳印和猿類腳印,認為雪人更像猿。傳說中的雪人直立行走,受驚時也匍匐疾跑——這很像古猿類。他推測,古代的巨猿並沒有真正滅絕,它的後代潛伏生長在歐洲東南部及亞洲的雪山冰峰之間,成為神秘的雪人。但它們並沒有語言的功能,隻會發出模糊的叫聲。因此,它們似乎沒有走進人類的門檻。也有學者否認雪人的存在,他們認為傳說中的雪人的腳印可能是熊的腳印,也可能是山上的落石在雪融化後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