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印度考古學家巴那耳季,在印度河的一個小島嶼上發現了一片古代廢墟。從遺跡上看,這裏原來是座城市,好像在3500年前的某一天突然毀滅了。這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多年來人們對此一直迷惑不解,所以就給這座城市起了一個奇怪的名字:摩亨佐·達羅,譯成中文意思是“死丘”。

有些學者從地質學和生態學的角度進行了解釋,認為“死丘事件”可能是由於遠古印度河床的改道、河水的泛濫、地震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水災,特大的洪水把位於河中央島上的古城摧毀了,城內居民同時被洪水淹死了。然而,有些學者不讚同上述說法,認為如果真的是因為特大洪水的襲擊,城內居民的屍體就會隨著洪水漂流遠去,城內不會保存如此大量的骷髏。考古學家在古城廢墟裏也沒有發現遭受特大洪水襲擊的任何證據。

有些學者猜測,可能是由於遠古發生過一次急性傳染疾病而造成全城居民的死亡。然而這一說法也有其漏洞,因為無論怎樣嚴重的傳染病,也不可能使全城的人幾乎在同一天同一時刻全部死亡。從廢墟骷髏的分布情況看,當時有些人似乎正在街上散步或在房屋裏幹活,並非患有疾病。古生物學家和醫學家經過仔細研究,也否定了因疾病傳播而導致死亡的說法。

於是,又有人提出了外族人大規模進攻,大批屠殺城內居民的說法。可是入侵者又是誰呢?有人曾提出可能是吠陀時代的雅利安人,然而事實上雅利安人入侵的年代比這座古城毀滅的年代晚得多,相隔幾個世紀。因此,入侵說也因缺少證據而不能作為定論。

在對“死丘事件”的研究中,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奇特現象,即在城中發現了明顯的爆炸留下的痕跡,爆炸中心的建築物全部被夷為平地,且破壞程度由近及遠逐漸減弱,隻有最邊遠的建築物得以幸存。科學工作者還在廢墟的中央發現了一些散落的碎塊,這是黏土和其他礦物燒結而成的。羅馬大學和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的實驗證明:廢墟當時的熔度高達1400℃~1500℃,這樣的溫度隻有在冶煉場的熔爐裏或持續多日的森林大火的火源處才能達到。然而島上從未有過森林,因而隻能推斷大火源於一次大爆炸。科學家找到了一個爆炸中心,這和廣島原子彈爆炸後的景象十分相似。

這個假說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必須假定印度河流域的征服者已經掌握了原子能技術,這似乎很難使人相信。不過,在印度古代梵語敘事詩《摩嗬婆羅多》中有一段關於戰爭的描寫:“好像自然的威力一下子迸發了出來。太陽在旋轉。武器的熱焰使得大地熊熊燃燒。大象被火燒得狂奔,想躲避這可怕的災難。河水沸騰,百獸死去,敵人一片片倒下,屍體狼藉。馬和戰車都被燒毀了,整個戰場一片大火劫後的景象。海麵上死一般的沉寂,起風了,大地亮了起來。這真是一幅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麵,死者的屍體被可怕的大火燒得肢體不全,不複成形。我們從來沒有見到過或聽說過這樣一種武器。”這可怕的場麵使我們不能不把這種“秘密武器”同原子彈聯係在一起。

如果真是這樣,那麼這些神秘的征服者又是誰呢?他們來自何方?他們會不會是來自宇宙的其他智慧生命呢?和地球上許多別的不解之謎一樣,不少人堅信摩亨佐·達羅城的覆滅和外星人有關。他們既然能夠駕駛宇宙飛行器飛越廣闊的星際空間來到地球,也就能夠掌握原子能或更先進的技術。

其實,印度曆史上曾經流傳過遠古時發生過一次奇特大爆炸的傳說,許多“耀眼的光芒”、“無煙的大火”、“紫白色的極光”、“銀色的雲”、“奇異的夕陽”、“黑夜中的白晝”等等描述都似乎可以佐證核爆炸是致使古城毀滅的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