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認為,在宇宙射線和電場的作用下,大氣層中會形成一種化學性能非常活潑的微粒,這些微粒在磁場的作用下聚集在一起並變得越來越大,從而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球形“物理化學構成物”,形成這種構成物的大氣條件同時還能產生大量的有毒物質,積累多了便會發生猛烈的爆炸。隨著爆炸開始,其他黑色閃電迅速引爆,從而形成類似核爆炸中的鏈式反映,爆炸時的溫度可高達1.5萬度,足以把石頭熔化。這個數字恰好與摩亨佐·達羅遺址中的發掘物相一致。據推測,摩亨佐·達羅可能是先被有毒空氣襲擊,繼之又被猛烈的爆炸徹底摧毀。而在古城的大爆炸中,至少有3000團半徑達30厘米的黑色閃電和1000多個球狀閃電參與,因而爆炸威力無比。

還有人認為,摩亨佐·達羅毀於外星“宇宙飛船”。英國學者捷文鮑爾特和意大利學者欽吉推測。3500萬年前,一艘外星人乘坐的核動力飛船在印度上空遊弋時,可能意外地發生了某種故障而引起爆炸,以至造成巨大災難。然而外星人是否存在至今仍是一個未解之謎,故此證據不足。

這些謎底可能還深藏在神秘的“死丘”底下。可是,由於歲月的消磨,洪水的衝刷和鹽堿的腐蝕,解開這些曆史懸案的希望就像眼前的摩亨佐·達羅遺址日見頹敗一樣,變得越來越渺茫了。

如今,印度死丘之謎與京師大爆炸、通古斯大爆炸一起並列為世界三大自然之謎。

知識點

印度河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發源於西藏高原,流經喜馬拉雅山與喀拉昆侖山兩山脈之間,流向西南而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交會喀布爾河,左岸彙流旁遮普地方之諸支流,經巴基斯坦而入阿拉伯海。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由於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使氣候通常介於幹燥與半幹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

印度河總長為2900~3200千米,為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主要文明之一。1947年“印、巴分治”,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河水歸兩國共同使用。為了避免糾紛,兩國在1960年簽訂了“印度河用水條約”,規定印度使用河水係總水量的1/5,其餘歸巴基斯坦使用。

延伸閱讀

“印度珍珠”泰姬陵

泰姬陵在今印度北方邦的阿格拉城內,亞穆納河右側。是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已故皇後阿姬曼·芭奴而建立的陵墓,被譽為“印度珍珠”。泰姬陵是世界上完美藝術的典範,基本上由大理石建成。泰姬陵從1631年(一說1632年)開始,每天動用2萬名工人,花了22年(一說18年)時間,更是耗竭了國庫(共耗費4000萬盧比),這導致莫臥爾王朝的衰落。泰姬陵最引人矚目的是用純白大理石砌建而成的主體建築,皇陵上下左右工整對稱,中央圓頂高62米,令人歎為觀止。四周有四座高約41米的尖塔,塔與塔之間聳立了鑲滿35種不同類型的半寶石的墓碑。陵園占地17公頃,為一略呈長形的圈子,四周圍以紅沙石牆,進口大門也用紅岩砌建,大約兩層高,門頂的背麵各有11個典型的白色圓錐形小塔。大門一直通往沙傑罕王和王妃的下葬室,室的中央則擺放了他們的石棺,莊嚴肅穆。泰姬陵的前麵是一條清澄水道,水道兩旁種植有果樹和柏樹,分別象征生命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