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在今天極端幹燥的撒哈拉沙漠中,為什麼會出現如此豐富多彩的古代藝術品呢?有些學者認為,要解開這個謎,就必須立足於考察非洲遠古氣候的變化。據考證,距今約3000~4000年前,撒哈拉不是沙漠而是湖泊和草原。約6000多年前,曾是高溫和多雨期,各種動植物在這裏繁殖起來。隻是到公元前200年~公元300年左右,氣候變異,昔日的大草原終於變成了沙漠。
是誰在什麼年代創造出這些碩大無比、氣勢磅礴的壁畫群?刻製巨畫又為了什麼?
知識點
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幾乎占滿非洲北部全部。東西約長4800千米,南北在1300~1900千米之間,總麵積約9065000平方千米。撒哈拉沙漠西瀕大西洋,北臨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東為紅海,南為薩赫勒一個半沙漠幹旱草原的過渡區。撒哈拉沙漠幹旱地貌類型多種多樣,由石漠(岩漠)、礫漠和沙漠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東部地勢較高的地區,尼羅河以東的努比亞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礫漠多見於石漠與沙漠之間,主要分布在利比亞沙漠的石質地區、阿特拉斯山、庫西山等山前衝積扇地帶。沙漠的麵積最為廣闊,除少數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處都有大麵積分布。
延伸閱讀
撒哈拉沙漠岩畫的兮期
依據撒哈拉沙漠裏的岩畫內容,可劃分它們為幾個時期:
史前時期:在更新世的前後。撒哈拉當時並未很乾燥,而是廣闊的河流衝積平原。該階段沒有發現人類活動跡象,因此取名史前,並非當時有岩畫圖像。
水牛時期:約從3.5萬年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其岩畫主要在阿爾及利亞東南部、乍得和利比亞。它們約畫於公元前10000年~公元前8000年之間,使用目前已在當地絕跡的動物奶汁混合顏料畫在岩石上。這些動物包括水牛、象、河馬和犀牛。
黃牛時期:約從公元前7500年~公元前4000年左右。當地居民開始從事遊牧生活,放牧牛、羊。放牧的動物是從亞洲引進的。
馬時期:約從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700年左右。這一時期有跡象已引進了馬、駱駝和奶牛,並從事大規模農業。從腓尼基人那裏學會了使用和鍛造鐵器,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後。腓尼基人其時在當地建立了橫跨整個撒哈拉到埃及的大帝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