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掃墓歸來(2 / 3)

學堂裏,靠牆角的一個桌子上坐著一半小夥子,這小夥子身穿長褂,麵頰有些消瘦,兩頰有點塌陷,顯得鼻子不合時宜的又高又直。臉上看來才剛剛褪掉少年的稚氣——雖然雙眉緊鎖,辮子胡亂的盤在脖子上,可還是沒有掩蓋他煥發出這種年齡所特有的那種青春光彩。這少年胳膊拄著桌麵,雙手抱拳托著下最嘴唇,眼睛無神的看著前方。

何先生對小夥子說道:“國峰呀,第一次參加鄉試,沒中,不要難過,還有明年呀。”

國峰雙手扶著桌麵,支撐著身體站起來,對何先生說道:“先生,我的文章,哪些地方寫的不好,怎麼寫,會好些。”

何先生手裏拿著本《論語》,站在國峰側麵,輕聲的說道:“文章要結構清晰,邏輯嚴密,這點你倒是可以做到,隻是你的文章,選詞造句不夠嫻熟,行文流水不夠優美”。

國峰抬頭看了眼何先生後,趕緊低下了頭,略帶哭腔說道:“何先生,這……”。

何先生拿著《論語》,拍了拍國峰後背,說道:“得多多模仿好的文章。”兩人坐在桌旁,隨手翻開《論語》,講解起八股文的要義和寫作技巧。

一個時辰很快過去。何先生站起身來,回到裏屋,不多時,拿著本小冊子出來,將手裏的小冊子遞給國峰,說道:“以後仿照這個格式寫。”

國峰謝寫過何先生。

在何先生的眼裏,國峰的資質平平,或者說根本不適合讀書,而且還對算術等不在鄉試科考範圍的雜書感興趣。不過,國峰還是相對努力的那種。

“何先生,托您的管教,我家鍾兒中了秀才了。”未見人,聲先到。正當何先生和國峰回過頭看時,學堂的門被推開了。迎麵走來一個三十五六歲上下的婦人,這婦人,國峰也認識,正是薛嬸。薛嬸嘴裏的鍾兒,就是薛鍾。

國峰還記得第一次見薛鍾的情景。那天早上,母親把國峰送到何先生這兒,何先生安排國峰和薛鍾坐在一起,那時候,國峰和薛鍾經常打架,國峰又打不過薛鍾,經常被薛鍾打,不過兩人的關係倒是挺好。

薛嬸臉上對著笑容,對何先生說道:“先生,晚上鍾兒他爸在家擺了桌酒席,一定要過去吃酒呀。”

“好,好”何先生笑盈盈的對著薛嬸說道;“薛鍾呀,比較活泛,腦子好使,文章寫的巧呀。”轉過頭瞧了一眼國峰,歎了口氣。

薛嬸也注意到旁邊的國峰,就冒出話來:“吆,這不是國峰呀,中了秀才了吧,家裏也擺了酒席吧。嗬嗬”。

太陽慢慢西沉了,月亮爬上了山崗。夜的漆黑籠罩著大地。今天,國峰沒有沿著大道回家,而是半路走上了一條上山的小路。國峰沿著山路往上走,停在了半山坡的一個開闊地上。國峰找塊石頭坐下,環起胳膊抱著雙膝,頭耷拉著壓在膝蓋上,望著對麵漆黑的山坳。心中說不出來的平靜。山腳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薛叔家窗戶裏透著亮光,看來是在請何先生吃酒了。轉眼瞧瞧自己家,家裏漆黑一片。回不回家,國峰猶豫了。

估摸著兩刻鍾的功夫,國峰似乎是做了艱難的決定,猛地站起來,擦掉臉頰上不知何時流出的兩行淚水。從山路裏繞道回家。

國峰沿著山路走到自家門口,站在家門口徘徊了許久,伸出手推門進屋子,下定決心,推門進屋,可是當手碰到家門,發出“吱”的一聲響,又不自覺得縮了回去手,終究還是沒有推開家門。

這時門開了。透過大門,可以看到屋內的擺設:正堂的擺著一個長櫃,長櫃上擺著一個觀音像。長櫃前麵擺著一個方桌,方桌上擺放一個煤油燈。方桌四周四條長凳。方桌前麵左右各放一個椅子。

“進來吧”。開門的是國峰媽媽,國峰媽媽回到了屋內,坐在右邊椅子上。國峰插上門,坐在對麵左側的椅子上。周圍的空氣似乎凝固了,一種無形的壓力,壓在母女心頭,四周的寂靜令人可怕。隻有那煤油燈昏暗的火苗,偶爾抖動一下身軀。

“媽……我……”國峰終於忍受不住壓力,可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

國峰媽媽站起來,走到國峰左側,左手撫摸著國峰的肩膀,輕輕的拍了一下,“睡覺吧!”。轉身回到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