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革命作家
(1904年—1936年)
小傳
奧斯特洛夫斯基是著名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他出身貧寒,隻念過三年小學,隨即便當小工、燒鍋爐……豐富的生活經曆,加上他十分愛讀書,終於成為優秀的作家。
1919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24年加入前蘇聯共產黨。
參加過國內戰爭,當過兵,後來擔任共青團領導。他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在雙目失明、全身癱瘓的情況下,依靠頑強不屈的鬥誌,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才得以完成的。
1934年,他又寫了另一部長篇小說《暴風雨所誕生的》,這些作品鼓舞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教他們如何走向生活,走向鬥爭。
代表作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長篇小說)
《暴風雨所誕生的》(長篇小說)
童年
center在閱讀中尋求精神寄托
奧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烏克蘭西部羅夫諾州奧斯特洛日縣的一個工人家庭裏,父親是個釀酒工,母親在大戶人家做幫傭,他還有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也都在外麵做工。
奧斯特洛夫斯基沒念過幾年書,從小在家幫助做些家務,再就是到外麵和村裏的小夥伴一起玩耍。後來他們搬家到內地一個小鎮,奧斯特洛夫斯基就到那裏的一個小車站食堂裏當雜工,不久,又換到一家工廠鍋爐房當火夫,還當過電氣匠的助手。
繁重的體力勞動經常折磨得他筋疲力盡,還經常被人打罵,因此,奧斯特洛夫斯基從小就飽受人間之苦,並養成了倔強的反抗性格。
他是個富有正義感、追求上進的小夥子。艱苦的生活沒有多大樂趣,他便從閱讀小說中尋求快樂和精神寄托。普希金、果戈裏、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俄國古典作家的小說、詩歌像磁石一般吸引著他,特別是為爭取自由的意大利鬥士牛虻,以及羅馬奴隸起義的領導人斯巴達克思等英雄,最受他的愛戴和欽佩。
這些愛好對奧斯特洛夫斯基的思想性格、藝術風格的形成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創作準備
center革命熔爐裏接受血與火的考驗
1917年爆發了十月革命,奧斯特洛夫斯基看到了窮人的希望,他積極熱情地參與進去,搜集、傳遞情報,張貼傳單,為地下組織搞各種必需的物資,如藥品、衣物等。
1919年,烏克蘭解放,他的家鄉成立了共青團組織,他成了當地最早的五個共青團員之一。
同年8月,他參加了紅軍,跟隨布瓊尼騎兵部隊與白匪作戰,他經受了血與火的考驗,成為英勇無畏的偵察兵。
在攻打利沃夫的激戰中,奧斯特洛夫斯基頭部、腹部多處受傷,打進頭部的子彈還傷及右眼,身負重傷的他,在醫院治療了一段時間,不得不從部隊退出來,轉到地方工作。
1921年,他受組織委派,到基輔一家鐵路工廠當工人,並擔任團支部書記。這年秋天,他參加了一場搶修鐵路的工作,他不顧自己的傷病,報名參加突擊隊,戰鬥在最艱苦的第一線。由於勞動條件太差,他患上了風濕症,並染上了傷寒。他的頑強意誌和獻身精神,受到人民的讚揚。
1923年,他被任命為共青團區委書記、地委書記,入了黨。這時,他的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到1926年,由於脊椎和關節硬化,他癱瘓在床。
在這種常人難以忍受的病痛之下,他首先想到的還是今後怎樣繼續為黨、為人民工作,他說:“我的基本鬥爭工具,就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