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焚書坑儒的不良後果(1)(1 / 3)

(一)百花凋零,百家齊喑

秦始皇焚書坑儒破壞了戰國以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況,結束了戰國時期學術自由、文化昌盛的大好局麵。

“諸子百家”的“子”是對學者和老師的尊稱,如春秋戰國時期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莊子,名家的公孫龍子,法家的韓非子等。

“百家”指不同學派,來自不同的學術淵源。

所謂百家,並非真有一百家,隻是極言其多之意。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認為百家主要有陰陽、儒、墨、名、法、道德等六家;劉歆、班固則認為有儒、道、名、墨、法、陰陽、縱橫、雜、農、小說等十家。

諸子百家之學“出於王官”,即出於周王之官,也就是出於官府。據《漢書·藝文誌》所載,儒家出於司徒之官,即掌戶籍和授田的官;道家出於史官,即掌記錄史事和保管檔案的官;名家出於禮官,即掌禮儀的官;墨家出於清廟之官,即掌宗廟的官;法家出於理官,即掌刑獄的官;陰陽家出於羲和之官,即掌觀象授時的官;縱橫家出於行人,即掌持節出使的官;雜家出於議官,即掌諫議的官;農家出於農官,即掌農事的官;小說家出於稗官,即反映街談巷議的小官。

在孔子之前,學在官府,即各種知識都掌握在官府手中,教育隻在貴族中進行,各項專門知識隻在官府內部傳授。

孔子時代,天下大亂,禮壞樂崩,周王之官紛紛逃散。如《論語》就曾記載周王室的樂官集體大逃亡的事:太師摯逃到了齊國,亞飯幹逃到楚國,三飯繚逃到蔡國,四飯缺逃到秦國,打鼓的方叔逃到黃河之濱,搖小鼓的武逃到漢水之涯,少師陽和擊磬的襄則一直逃亡到海邊。

身為沒落貴族,受過良好禮樂教育的孔子對西周盛世一往情深,總想恢複西周的禮樂。於是,他為實現其政治理想而四處奔走,積極參政,但嚴酷的現實使孔子的政治抱負得不到施展。

為了理想中的禮樂社會的再現,孔子大膽地打破陳規,毅然開創私學,培養願意學習的人,從而開啟民智,使更多的人致力於實現他理想中的社會。

孔子辦私學,開創了傳播知識、普及教育、學術自由的新時代。

孔子辦學後,王官之學的傳人也紛紛辦學授徒。於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諸子百家便出現了。

儒生的前身本是官府中的官,孔子辦私學後,才有了儒家。孔子傳授學生各種知識,尤其重視品德教育。孔子整理古籍,用作教材,如《詩》、《書》、《禮》、《樂》、《易》、《春秋》等。

孔子的私學教育使傳統的知識得以擺脫官府壟斷,走向整個社會,成為公眾的文化。

孔子提倡克己複禮,即克製自己,仁愛他人,恢複周公製定的周禮。周禮是西周君主等級製社會的傳統秩序和體製,是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原則。孔子認為隻有恢複西周禮治才是“禮壞樂崩”社會的出路,才能結束天下大亂的局麵。

仁是孔子用來規範人與人之間相互關係的原則,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一方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另一方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隻要君主臣民以仁治國,以仁待人,就能恢複西周禮治盛世。這是儒家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在孔子以後有了很大的發展,孟子是戰國中期的儒學大師。孟子主張性善,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種品德,每個人都要通過內省去保持和發揚它,不然就會喪失。孟子的思想代表了儒家向內反省、探究心性的努力。義是孟子在利欲橫流、紛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中提出的重要思想概念。孟子講大義凜然,提倡浩然正氣,對於中國知識分子置生死於度外,堅守節操的犧牲精神有很大的影響。孟子提倡仁政,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記錄孟子言行的《孟子》極為有名,北宋以後成為儒家的“十三經”之一,孟子也成為僅次於孔子的儒家“亞聖”。

荀子是先秦又一位儒家大師,主張性惡。他認為天沒有意誌,並不能影響人的吉凶禍福。荀子還提出了“製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荀子認為學習《詩》、《書》的目的在於“隆禮”,治國的根本在於禮義教化。但他也主張王霸並用,即禮和法並重。荀子的思想對主張以“嚴刑峻法”治國的法家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