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儒”即表麵為儒,公開倡導儒家思想,從而表現了統治者認識到教化人心和思想宣傳的重要性,也代表統治者已經意識到“誅心”比“誅形”更加重要,這是治國技巧更加圓熟的標誌。
“陰法”即在實際政治活動中推行並依靠法家,如宋代重用包拯等清官。
“陽儒陰法”,儒法雙管齊下,有力地維護了國家的安定。
血緣是一個民族的根,統一的宗教信仰是一個民族最為明顯的特性,而沒有共同的血緣和共同的宗教信仰的民族最明顯的特性就是有統一的思想文化。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中華民族是炎黃子孫,有力地說明了這一點。
中華民族的始祖是炎帝和黃帝,而炎帝是薑姓,黃帝是姬姓,他們來自兩個不同的部落,各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中華民族可以說是一個沒有共同祖先和共同宗教信仰的族群。維係這個族群的紐帶是思想文化,即以孔子思想為主幹的儒家傳統思想文化。
儒家思想是寬容的思想,能不斷地融合其他民族。這樣,中國這個多民族、大一統的國家才能不斷地發展壯大。
儒家思想對封建社會的穩定起了重要的作用。
禮治是儒家學派的主要政治主張之一,強調尊卑,堅持上下有序的等級原則,用等級規範來調整社會的政治關係,約束人的行為。這正好符合封建統治的政治要求。禮治能保證普通人遵守社會秩序,從而維護了君主絕對的統治地位。
儒家學說以“仁”為中心,在政治上主張實行仁政和德治。關於仁的內涵,孔子認為主要有兩層:一是克己複禮,二是仁者愛人。對內克己,對外愛人,最終在思想和行為上符合禮的要求,正好維護了封建統治。
仁政的主要內容有四項:1.製民以恒產;2.賦稅徭役有定製;3.輕刑罰;4.保護工商業。
儒家學派主張以德治國,德治的要求首先是針對統治者的。孔子認為統治者要在道德修養方麵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實現有效的統治。當統治者擁有了高尚的道德時,民眾自然會歸順,聽命於他的統治。
仁政與德治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政治方式,能把人培養成謙謙君子,有利於社會安定。
通過仁政與德治,統治者一方麵保障了其等級特權的延續,另一方麵也弱化了民眾反抗封建統治的積極性,從而俯首帖耳地聽命於封建統治階級。
戰國時,子思、孟子提出了“天人感應說”。這一學說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認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為”是合一的。這種學說讓統治者得以心安理得地接受民眾的膜拜,讓民眾從心理上絕對接受君主的專製統治,為封建統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使封建統治得以延續。
孔子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明確了君子與小人的區別。封建統治者利用這一思想限製民眾對經濟利益的追求,奴化民眾爭做君子,拒做小人,從而安分守己,服服帖帖地接受統治。
儒家思想中的民本思想是封建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通過民本思想的傳承,中國封建社會逐漸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民眾以農為上,貶低商人。這樣一來,滿腦子小農意識的民眾隻要溫飽就能服從封建統治者的專製統治,從而保障民眾不會因為追求富裕而有更高的政治要求。
儒家認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主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還主張“長幼有序”。封建統治者利用這一理論,要求民眾尊崇“長幼有序”,在維護家庭的和諧之後,服從國君這個大家長的統治,從而使每個人都以反抗大家長的封建統治為恥。
儒家思想博大精深,為封建統治的延續作出了巨大貢獻。儒家思想不但是封建統治的正統思想,也是華夏民族凝聚力的源泉之一。
儒家學說主要是強調仁和禮,讓百姓從道德上形成行為自覺,而不會采取暴力進行反抗,因而是維護等級製度的最好工具,所以曆代統治者都用儒學教化天下。當年,秦始皇沒有認識到儒學是可以利用的,因此采取了激烈手段。
秦朝以後,曆代統治者無一不把儒家思想看成維護統治的關鍵手段,因而國祚綿長。而秦始皇焚書坑儒,放棄儒學這種最好的安民手段,結果,幾代先人含辛茹苦,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大秦帝國隻持續了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