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學者認為秦始皇焚書坑儒有其曆史必然性,並非暴政。
國學名家錢穆在《國學概論》之《嬴秦之焚書坑儒》中說:“諸子爭鳴,至戰國晚季而益烈,是非紛亂,議論百出。秦一天下,學術隨政治而轉移,乃亦有漸趨統一之趨向,呂不韋著春秋,意在薈萃群言,牢籠眾說,借政治之勢力,定學術於一是。”秦始皇認為隻薈萃牢籠還不夠,因為各種異端雜說畢竟還存在,隻要存在,難保哪一天不會跳出來,所以幹脆徹底一點,焚其書,坑其人,封建社會學術思想的大一統局麵就是以此為前提的,而先秦學術的百家爭鳴局麵也由此結束,“蓋諸子之興,本為在下者以學術爭政治;而其衰,則為在上者以政治爭學術”。
據《史記》所載,秦始皇焚書坑儒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後世對其評價卻多有不同。為什麼後世對其評價不同呢?原因就在於後世評價者的階級立場不同,因而對秦始皇的認識也不同。
在評價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時,我們必須先了解當時的曆史背景。
秦軍於公元前256年滅了東周,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又滅了韓、趙、魏、燕、楚、齊六國,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統一六國後,秦始皇推行了一係列加強國家統一的措施,確立了中央集權製,建立了中央政府;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郡縣製,廢除官吏世襲製度;用法律的形式承認土地私有;銷毀民間兵器,遷徙富豪;修馳道,築長城,把燕、趙、秦原來的長城連接起來,加以修繕,設立要塞,派兵守衛。秦始皇還統一了貨幣,讓車同軌,讓書同文,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統一,為幾千年來華夏文明不被分裂奠定了基礎。
修築長城犧牲了無數人的生命,花掉了巨大的財力,給人民帶來了許多災難。但是,長城防止了當時北方強大的遊牧民族匈奴貴族的掠奪,保護了北方人民生命和財產的安全,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
從春秋末年開始,到戰國末年,學術繁榮,諸子並起,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戰國時代諸侯紛爭,思想文化空前活躍,各種思想流派、學術團體紛紛湧現。僅從學派來講,就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名家、陰陽家、縱橫家、兵家、農家、雜家等所謂“九流十家”。從思想方麵來講,各家學派各抒己見,相互詰難,形成了中國曆史上一次百家爭鳴的局麵,從而極大地推動了學術思想的繁榮昌盛,迎來了我國古代學術發展的黃金時代。
隨著封建國家的統一,專製主義中央集權製成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統治形式。秦始皇在強化政治、經濟方麵專製的同時,也開始推行文化思想方麵的專製統治了。
最初,秦始皇對文化思想領域並未采取暴烈的手段。從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統一天下開始到焚書的8年間,秦始皇曾從六國的宮廷和民間搜集了大量的古典文獻,同時又征聘了70多位學者,授以博士之職,還召了兩千多名學生置於博士之下,稱為諸生。秦始皇讓這些人對古典文化進行清理甄別,以政府的力量禁止不利於封建專製政權的書,獎勵那些對秦政權有利的書。秦始皇說:“吾前收天下書,不中用者盡去之,悉召文學方術士甚眾,欲以興太平。”秦始皇不僅對70多位博士優禮有加,而且對諸生也尊賜甚厚。
但是,令秦始皇大失所望的是,這些博士和諸生都是舊時代的學者,滿腦子舊文化和複古思想,認為提倡複古的儒家思想都是好的。他們不但對加強專製統治沒有幫助,反而對秦始皇指手畫腳,說三道四。秦始皇對博士和諸生的表現十分不滿,遂導致了焚書坑儒事件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