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誓討匈奴(1)(1 / 2)

(一)武帝時對匈奴政策的變化

1.由恐懼到反抗。漢武帝即位時,西漢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已有六十年了。但實踐證明“和親”政策不僅沒有製止匈奴的騷擾,反而刺激了他們繼續南下殺掠的野心。到武帝即位時,形勢已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政治上,“七國之亂”平定後,中央集權得到了很大的加強。經濟上,經過長期的休養生息,已經具備了相當的經濟實力,可以支持戰爭。特別是政府官馬已有45萬匹,這就為組建大批騎兵部隊提供了物質保證。軍事上,漢軍在長期的對匈奴防禦作戰中,已鍛煉出一批有實戰經驗的優秀將領如李廣、程不識等,以及精於騎射的騎兵部隊。因此,摒棄屈辱的“和親”政策,對匈奴實行軍事討伐的條件已基本具備。但是要正式下定討伐的決心,還得先克服西漢朝廷內部存在的對匈奴的恐懼心理。

這種恐懼心理的形成是有曆史原因的。匈奴對黃河流域的騷擾,由來已久,戰國時的燕、趙、秦都被迫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的侵擾。秦統一中原後,秦始皇命蒙恬率軍三十萬北伐匈奴、收複河南地後,大修長城。西漢初年,匈奴冒頓單於東滅東胡、西逐月氏,橫行大漠南北,公元前200年圍漢高祖於平城白登。事後,西漢君臣談匈奴色變。冒頓來信侮辱呂後時,大臣們也隻能罵匈奴兩句禽獸不如,提倡以精神勝利法待之。直到漢武帝即位之初,這種恐懼心理在朝廷內部還很普遍。公元前135年就“和親”問題發生的辯論中,除王恢主戰外,韓安國等人仍主“和親”,武帝隻得勉強同意繼續“和親”。但武帝本意是主戰的,早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他就派張騫出使西域,意圖聯絡大月氏合攻匈奴。

2.馬邑之謀。公元前133年馬邑(今山西朔縣)人聶壹通過王恢提出誘匈奴入馬邑,伏兵殲之的建議,武帝深表讚同。西漢朝廷終於統一了思想,確定了對匈奴進行軍事討伐的決心。武帝采納王恢的建議,在馬邑設伏,準備以逸待勞,誘殲匈奴主力。為了達到消滅匈奴的目的,漢朝調集三十餘萬軍隊,從各地向戰區集中並隱蔽進入伏擊位置。如果不是被匈奴偶然俘獲的雁門尉史怕死泄密的話,匈奴單於還會向設伏地區接近。漢軍的伏擊即使不能全殲匈奴主力,至少也會給予匈奴重大殺傷。可惜,功敗垂成。匈奴單於得知有伏兵後,立即後退。馬邑設伏是西漢對匈奴進行討伐戰爭的開始。

(二)戰爭之初

馬邑伏擊未成,但武帝的討伐決心並未動搖。麵對匈奴的騷擾,漢軍在長城沿線分兵把守,並且分道出擊。公元前129年衛青從上穀(今河北懷來縣東南)出兵,公孫敖從代郡出兵,李廣從雁門(今山西右玉縣南)出兵,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托克托東北)出兵,各率一萬騎兵。衛青軍未遇匈奴主力,隻有小規模接觸,順利到達龍城,殲敵七百多人,勝利歸來。公孫賀的軍隊撲了空,一無所獲而還。李廣所部在一場惡戰後,全軍覆沒,李廣負傷被俘,後來奪馬逃回。公孫敖軍也損失七千人而敗回。這次四道出擊,兵力分散,敵情不明,各軍之間既無聯係,更無協同。因此匈奴能集中兵力殲滅李廣軍,重創公孫敖軍,從而挫敗了漢軍的進攻。

公元前128年匈奴攻掠遼西(今遼寧義縣西)、雁門一線。韓安國戍屯漁陽(今北京密雲縣西南),倉促迎戰,負傷敗回。匈奴擄掠千餘人畜而去,並再入雁門殺掠。當衛青、李息分別率軍出雁門、代郡迎擊時,匈奴主力已退走。漢軍隻消滅了匈奴的小股力量。

討伐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麵,已顯示出戰爭的長期性。武帝為此在政治、經濟等方麵采取了很多措施,如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開鑿漕渠,興修水利,發展農業生產,向商人的車船征稅,增加財政收入,整修雁門道路,加強沿邊烽隧設施等,為長期戰爭作好了準備。

公元前127年,漢軍發起了收複河南地的戰役,開始了戰略上的主動出擊。

(三)河南之戰

河南地泛指河套地區和陰山一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漢軍如果能收複這裏,就能解除匈奴對關中的威脅,並且可以把這裏當做以後直搗漠北匈奴巢穴的基地。

一直繳納貢物,開放關市,用金錢、物資、美女取悅於匈奴,以避免更大規模戰爭、更加激烈搶掠的西漢朝廷,居然敢於設下重圍伏擊自己,還想擒拿單於。這對於一直驕橫的匈奴來說是不可忍受的,這之後,匈奴方麵發動了一係列的報複行動,拒絕和親,封閉出塞的道路,不斷入關侵擾。漢軍則一方麵在緣邊各地積極進行抵抗,另一方麵也已經開始主動出塞攻打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