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政治局勢(3 / 3)

公元前350年,商鞅將國都由櫟陽(今陝西富平)遷至鹹陽,以適應向東發展的需要,為進一步實行變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從此秦國日益富強,為後來統一六國的戰爭開辟了道路。商鞅變法使封建製在秦國得到了鞏固和發展,促使了秦國政治、經濟、軍事的快速發展,使秦國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為統一六國創造了條件。但商鞅變法觸犯了一些舊貴族的利益,引起舊貴族的強烈不滿,因此公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商鞅被車裂處死。但新法已深入人心,不可動搖。

齊國在齊威王時,任用鄒忌為相進行改革。鄒忌廣開言路,整頓吏治,在國都臨淄設立稷下學宮,招攬各國人才,著書立說,為齊國所用,重視武備建設,任用孫臏為軍師,負責訓練軍隊,先後在桂陵、馬陵打敗魏軍,齊國軍威大振。齊國還派兵擊敗趙、魏、衛等國,收複了被侵占的土地,成為東方強國。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內政與其他中原國家有很大的不同。其他中原國家的內政矛盾主要體現在宗室貴族與多為地主、自耕農出身的軍功貴族之間的矛盾,而趙國的內政矛盾則體現為華夏族大臣與有戎狄背景的外族大臣之間的矛盾。兩派之間的矛盾往往都是由於華夏族的大臣蔑視、排擠戎狄族大臣而引起的。在趙武靈王之前,趙國曾發生多起爭立國君的政變,其頻繁程度為當時各國之最。因此趙武靈王決定改革軍製,推行胡服騎射,即模仿遊牧民族騎兵的訓練方式和裝備,組建一支能夠獨立作戰的輕騎兵部隊,使趙國的武裝力量迅速壯大。趙武靈王主動打破華夏貴、戎狄卑的傳統觀念,這種勇氣在中原各國中是十分罕見的。

此外,韓國和燕國也都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變革,如韓國韓昭侯繼位時,頗具雄心,任用申不害為相主持變法。燕王噲任子之為相進行改革,但因個人能力、國力等多方麵原因,改革的成效不如上述幾個國家。

從公元前5世紀中葉,魏文侯任用李悝變法開始,到公元前4世紀中葉秦孝公用商鞅變法止,各國變法持續了百餘年,新舊勢力的鬥爭異常激烈,變法清除了領主製的殘餘勢力,鞏固了新興的封建地主製生產關係和封建地主階級政權。戰國時期的變法具有一定的共性但又各有其個性,各國變法都廢除了舊製,整頓吏治,限製貴族特權,都注重獎勵耕戰和農業生產,極力發展封建經濟。但各國又都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有所側重,變法的程度也不盡相同。但各國的變法都順應了時代潮流,促進了社會進步,奠定了封建經濟最終確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