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思想文化的繁榮(1 / 3)

春秋戰國時期,文化空前繁榮,主要表現在思想、文學、藝術、天文物理和醫學等方麵。

(一)思想

1.儒學大師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政治家和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1)《論語》。《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共20篇,孔子的思想精華都集中呈現於《論語》一書中。《論語》以對話文體為主,語言簡潔精練,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2)在孔子的諸多思想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對仁有許多解釋,如“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和協調社會人際關係。在教育思想方麵,孔子主張“有教無類”,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應該機會均等。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範圍擴展到廣大平民,打破了官府教育一統天下,隻允許貴族壟斷文化教育的局麵,為教育的傳播和普及奠定了基礎,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在教育方法上,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這種循循善誘的啟發式教育在我國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教學內容上,孔子長期從事教育工作,以“五經”作為基本內容,又融入自己的教學思想,內容十分廣泛。

2.哲學大師老子

老子(約前600—前470),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周口鹿邑縣)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老子又名老聃,相傳他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著有《道德經》。《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

老子主張“無為”,即清淨自守之義,通過對“道”的潛心修身達到“合乎道”的理想境界。老子的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即我們常說的“小國寡民”。老子用“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認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即為客觀規律,同時具有獨立不改的永恒意義。老子的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僅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法家大師韓非子

韓非(約前281—前233),戰國晚期韓國人,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世稱“韓非子”。韓非原為韓國貴族,與李斯同師荀卿。韓非口吃,但他善於寫作,且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術思想,同時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學說,比較各國變法得失,提出“以法為主”,法、術、勢結合的理論,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著有《孤憤》《五蠹》等一係列文章,這些作品後來集為《韓非子》一書。

4.墨家大師墨子

墨子(約前468—前376),名翟,今河南省平頂山市人,是我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墨子》一書,影響極為深遠,與儒家並稱“顯學”。

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主張“兼愛”“非攻”,這是墨子思想的核心。墨子認為天下之所以存在強欺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因此提倡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互敬互愛。

墨子主張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皆上同於天誌,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則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認為,國君必須選舉國中賢者,而百姓理應在公共行政上對國君有所服從。墨子要求上麵了解下情,因為隻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墨子把尚賢看得很重,認為這是政事之本。他特別反對君主用骨肉之親,對於賢者則不拘出身,提出“官無常貴,民無終賤”的主張,對後世乃至現在都具有不可忽視的指導作用。墨子提倡節葬,認為君主、貴族都應該清廉儉樸,墨子在這方麵也是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