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拋開煩惱,享受快樂(3 / 3)

為什麼會這樣呢?如果你也如此,你該如何把過去的那種想吹口哨的心情找回來,成為你此刻的生活態度呢?你該如何找回內心深處那種自然的、毫不做作的樂趣?我最近聽說,有一個有名的精神醫師,正在進行一項“積極心理”的計劃。每次當他要描述自己希望獲得的結果時,他總是要談到他的狗。他說:“每天下班回家,我的狗總是很高興地來迎接我,又叫又跳,非常高興。這和我白天在醫院裏所看到的病人憂傷、沮喪的臉,恰好相反。我的狗知道如何享受生活,這也應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

當然我不是建議大家像狗一樣到處又跑又跳。我知道有些人如果表露出過分的快樂,會讓人感到滑稽。我常常懷疑,這樣的人的快樂是裝出來的。但是我們也知道,有少數人是發自內心感到高興的。這便是關鍵所在。所謂真正的樂趣並不是表麵上的,或是隨處可見的,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你是因為你的處境和你所做的事感到無比的幸福。你如果暗中注意這種人,就可以發現他們總是在唱歌或吹口哨。

讓我重複一次,今天我真的感到快樂,我想我可以說出感到快樂的原因。昨天是個晴朗的星期天,下午我和太太露絲還有小女兒麗莎一起散步。我們在一起很快樂,玩得很開心。我們沿著公署走上第五大街,步履輕快,挺胸抬頭,興致高昂。“抬頭挺胸走路真有趣!”我們齊聲說。我們走了約一裏的路,覺得全身舒暢,充滿活力。

我們走過第五大街上的萊特大廈和漢姆博物館時,麗莎說:“看,多美啊!”以前我從沒想到過這建築物有多特別,麗莎一說,我便抬頭看了一次。這時,我才真正了解了偉大的建築以及注入這個建築中的人生樂趣。它高高的尖頂直入雲霄,真正傳達著一種振奮、快樂和活力。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開始喜歡上它了,而這可能是我當時的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

這真是關鍵所在。當你覺得心情愉快時,你會情不自禁地表現出快樂的神情,同時會欣賞萬物,心中的幸福感也油然而生。心理學家亨·C.林克博士說,當他看到病人沮喪時,他會要他沿著街道疾走一陣。“快快地走,繞著大街走十圈。”林克博士說:“這樣走的話,可以鍛煉大腦的活動中心,使你的血液從情緒中心流瀉出去。而當你走回來後,你會變得較理性,而且比較能接受積極思想。”

你的身體健康狀況與你能否享受生活有關係。當你精神振奮、心境開闊、容光煥發時,生命便也呈現出新的意義。適量的運動及休息,是心情愉快的必要因素。我讀過的一篇文章說:有些科學家最近對他們所謂的“大劑量催眠劑”做過實驗。他們讓那些易疲倦和上了年歲的人服用這些藥物,幫助他們休息。結果發現,這些人的生理功能增強、壽命延長、疾病消失了。當然,他們也煥發了新的活力,找到了生命的樂趣。

所以,要獲得人生更大的樂趣,首先要感覺正確。而要想使自己的感覺正確,必須好好對待自己的身體。

第二步是思想正確。要好好對待自己的心靈,積極地思考。一個積極思考者常會有意識地使自己保持心情愉悅。你期望快樂,便會找到快樂。你尋找什麼,便會發現什麼。

這是人生的基本法則。

開始尋找快樂吧,你一定不會失望。

快樂是一種心理感受。要不要快樂由你自己決定。懂得快樂、善於快樂實在是一種智慧、一種氣度、一種氣魄。快樂有時就像在天上飛的風箏一樣,雖然有時你看不見它,但線在你手中,它不會飛遠。隻要你願意,快樂就會隨時圍繞著你,直到永遠。

擁有了一顆快樂的心,你就知道,快樂是無處不在的。生活處處有快樂

假如你覺得自己的日常生活很貧乏,不要去指責生活,而應該指責你自己。

——裏爾克

一個信徒問禪師:“人們都說信佛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信佛多年,卻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一回事?”禪師問他:“你現在都忙些什麼呢?”信徒說:“人總不能活得太平庸了吧,為了讓門第顯耀,我日夜操勞,心力交瘁。”禪師笑道:“怪不得你得不到快樂呢,原來你心裏裝滿了苦悶和勞累,哪裏還容得下快樂呢?”

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人生的快樂與否,有時完全在於心態,你快樂,生活也就會變得快樂!

所以,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生活是快樂的源泉,有了生活,快樂就不會枯竭。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缺少的是發現快樂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到快樂的心靈。

千萬不要輕視每天發生的小事,幸福和快樂往往與此相伴。快樂並非天外來客,生活中常常充滿快樂,不會珍惜每一刻時光,快樂永遠與你無緣。何必刻意地到處尋找快樂,其實快樂時刻就在你自己身邊;何必苦苦地等候快樂,快樂時刻要自己去創造,去感受。讓我們懷著一份感激的心情去麵對生活,感謝每一縷陽光、每一棵大樹、每一份關愛、每一次收獲……

用心靈去觸摸快樂,讓快樂充滿我們的世界。快樂存於天地間,快樂無極限。

快樂依賴於我們自身的感受,要體驗到永恒的快樂、真正的快樂,我們需要有一顆善良的、純真的、無所不能包容的心。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心靈更能為這世界帶來更多的快樂呢?一個人生活得快樂與否,取決於自己內心的態度而絕非外在表現。態度就像磁鐵,不論我們的思想是正麵還是負麵的,我們都受它的牽引。而思想就像輪子一般,使我們朝一個特定方向前進。雖然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雖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境。作為一個殘疾人也有自己快樂的生活哲學,他們不會因為自身生理的缺陷而失去原本生活所給予他們的快樂。

人們說:“究竟快樂是什麼?其實,是種感覺,是種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快樂的感覺與人的心境、心態密切相關。並且,在追求快樂的過程中,得之愈艱,愛之愈深。也許你並不富有,但你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許你沒有超人的地位,但你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也許你並不出名,但你有寧靜而不受幹擾的生活。你的內心是否感受到了這份快樂?多人都在刻意追求所謂的快樂,有的人雖然得到了,但代價卻是巨大的。

“逝者如斯夫。”人的一生是在與死神爭奪寶貴的時間,還有什麼想不開、放不下的事,值得用生命作代價去換取呢?珍惜生命的每一天,把快樂迎進自己的心坎中去吧!

一個人快樂與否,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怎樣看待自己所擁有的東西。生活是快樂的源泉,有了生活,快樂就不會枯竭。生活中並不缺少快樂,缺少的是發現快樂的眼睛,缺少的是感受快樂的心靈。

不要拒絕身邊的“玫瑰”

快樂,是人生中最偉大的事。

——高爾基

早上經過南壇商業街的一家小花店,店麵很小,店裏擺滿了鮮花,門口也用紅色塑膠桶裝了滿滿兩大桶花,各種各樣的都有,有百合、康乃馨、玫瑰、滿天星,還有一些我叫不出名的花兒,真是花團錦簇,開得一片繁榮。我不由自主地移動腳步走近花店,店裏沒有什麼客人,或許這些花都是為我而開的呢。

店主是一位二十來歲的姑娘,一頭黑黑的頭發係了個馬尾,白皙紅潤的臉蛋上滲著細小的汗珠,正在修剪剛到店的一捆粉紅色玫瑰,忙得不亦樂乎。見到我走過去,她連忙放下手裏的活招呼起我來。

“小姐,買花吧,玫瑰3元一朵,剛到貨的,新鮮著呢。”她的熱情讓我不忍心隻站在店外。

花店的中間擺著一張圓形的玻璃桌,上麵擺的都是已經插好了的人家預訂的花籃。精致的卡片掛在上麵,花瓣上還滲著水珠,嬌嫩如水。花店周圍的牆上掛著吊蘭,綠意盎然,吊蘭的下麵用桶裝著一排排紅的、黃的、紫的不同顏色的花。這裏應該是四季如春吧。

店主仿佛看出我想要買花的心思。

“小姐,買玫瑰吧,3塊錢一朵,枝粗花苞又大,耐活力強,可以保持很長時間。”

我其實是很喜歡養花的,可我不忍心看著瓶裏的花一夜之間凋謝開敗,簡直慘不忍睹。

“這玫瑰,可以開多久?”我指著身邊粉紅色的玫瑰問。

“最少一個星期,不過你一天要換一次水,把莖修剪一次,保持的時間會更久。”

“那我買一朵吧,請給我包好。”

“小姐,這玫瑰新鮮,剛到的,多買幾支吧,是買給男朋友吧?”

“不是,我是買給我自己的。”

店主打趣道:“你有意思,來我這兒買花的都是用來送人的,給自己買花的還是第一次碰到,不過這花,也夠配你,10塊錢四朵,四季平安吧!”

我不忍心再拒絕她的好意,從包裏掏出10塊錢來給她。她微笑著收好錢後給我把花包了起來。

離開花店後邊走邊時不時看了看我手裏的粉紅色玫瑰,加快腳步趕回家中。沒來得及脫鞋子便找來我好久都沒用上的一個漂亮的玻璃花瓶。插好後我把這四朵玫瑰擺在窗台上,我躺在床上,眼睛注視著那四朵爭相開放的花,感覺春天的腳步近了,春暖花開呢。

原來我們隻要花很少的時間和很小的代價便可獲取一份美好的心情,但許多時候我們都以太累、太忙碌為借口拒絕了我們身邊許多的“玫瑰”。很多時候我們隻要有心便可得到意外的收獲與驚喜。親愛的人們,我們生活本來都已經很單調無味,請你用心去觀察體會,別委屈你和你身邊的玫瑰,也別委屈了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