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取決於心態
創造,或者醞釀未來的創造,這是一種必要性;幸福隻能存在於這種必要性得到滿足的時候。
——羅曼·羅蘭
幸福和不幸在於自己的心態,也就是怎樣看待現在的自己。把痛苦和不幸的標準放在別人的身上,並不能使我們幸福。
如果隻看到別人外在的幸福,就輕率地判斷超越了自己的幸福,那麼幸福也會毫不猶豫地離你而去。很多人感覺不到幸福的原因正是在於盲目地悲歎自己的處境。我們覺得不幸,不是因為自己住的單間房,而是不滿意、看不慣租房過日子的自己。
從前,有一個人,他生前善良且熱心助人,所以在他死後,升上天堂,做了天使。
他當了天使後,仍時常到凡間幫助人,希望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一日,他遇見一個農夫,農夫的樣子非常苦惱,他向天使訴說:“我家的水牛剛死了,沒它幫忙犁田,那我怎能下田作業呢?”
於是天使賜他一頭健壯的水牛,農夫很高興,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見一個男人,男人非常沮喪,他向天使訴說:“我的錢被騙光了,沒盤纏回鄉。”
於是天使給他銀兩做路費,男人很高興,天使在他身上感受到幸福的味道。
又一日,他遇見一個詩人,詩人年輕、英俊,有才華且富有,妻子貌美而溫柔,但他卻過得不快活。
天使問他:“你不快樂嗎?我能幫你嗎?”
詩人對天使說:“我什麼都有,隻欠一樣東西,你能夠給我嗎?”
天使回答說:“可以。你要什麼我都可以給你。”
詩人直直地望著天使:“我要的是幸福。”
這下子把天使難倒了,天使想了想,說:“我明白了。”
天使把詩人所擁有的都拿走。
天使拿走詩人的才華,毀去他的容貌,奪去他的財產和他妻子的性命。
天使做完這些事後,便離去了。
一個月後,天使再回到詩人的身邊,他那時餓得半死,衣衫襤褸地躺在地上掙紮。
於是,天使把他的一切還給他。
然後,又離去了。
半個月後,天使再去看詩人。
這次,詩人摟著妻子,不住地向天使道謝。
因為,他得到幸福了。
幸福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幸福與否,隻在於你怎麼看待。幸福不在別處,而是存在你的心中。
真正的幸福不是周圍的環境所給予的,而是靠自己的努力創造的。即使自己的處境不順心,也要試著心存感激地接受;即使比別人拿得少,也要想著那些比自己拿得還少的人們,自己安慰自己,不斷地給自己打氣,隻有這時幸福才會眷顧你。
滿足於擁有
滿足於自己所有的東西,將自己的生活與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
——德謨克利特卑劣地、愚蠢地、放縱地、邪惡地活著,與其說是活得不好,不如說是慢性死亡。
追求對靈魂好的東西,是追求神聖的東西;追求對肉體好的東西,是追求凡俗的東西。
應該做好人,或者向好人學習。
使人幸福的並不是體力和金錢。
在患難時忠於義務,是偉大的。
害人的人比受害的人更不幸。
做了可恥的事而能追悔,就挽救了生命。
不學習是得不到任何技藝、任何學問的。
蠢人活著卻嚐不到人生的愉快。
蠢人是一輩子都不能使任何人滿意的。
醫學治好身體的毛病,哲學解除靈魂的煩惱。
智慧生出三種果實:善於思想,善於說話,善於行動。
人們在祈禱中懇求神賜給他們健康,卻不知道自己正是健康的主宰。他們的無節製戕害著健康,他們放縱著情欲,自己背叛了自己的健康。
通過對享樂的節製和對生活的協調,才能得到靈魂的安寧。缺乏和過度慣於變換位置,將引起靈魂的大騷動。搖擺於這兩個極端之間的靈魂是不安寧的。因此應當把心思放在能夠辦到的事情上,滿足於自己可以支配的東西。不要光是看著那些被嫉妒、被羨慕的人,思想上跟著那些人跑。倒是應該將眼光放到生活貧困的人身上,想想他們的痛苦,這樣,就會感到自己的現狀很不錯、很值得羨慕了,就不會老是貪心不足,給自己的靈魂造成苦惱。因為一個人如果羨慕財主,羨慕那些被認為幸福的人,時刻想著他們,就會不由自主得不斷搞出些新花樣。由於貪得無厭,終於做出無可挽救的犯法行為。因此,不應該貪圖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而應該滿足於自己所有的東西,將自己的生活與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他們的痛苦,你就會慶幸自己的命運比他們的好了,采取這種看法,就會生活得更安寧,就會驅除掉生活中的幾個惡煞:嫉妒、眼紅、不滿。不必太苛求自己
人真正的完美不在於他擁有什麼,而在於他是什麼。
——王爾德
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或事物,苛求完美,會人為地製造一個思想枷鎖將自己束縛,給自己層層設卡。
在美國,曆史文件《獨立宣言》的地位也許僅次於聯邦憲法。《獨立宣言》的原件珍藏於華盛頓國家檔案館,是美國的無價之寶。
令人難以想象的是,這樣一份神聖的、莊嚴的文件,其中竟有兩處“缺憾”!
原來,當初這份文件成稿後,大家發現遺漏了兩個字母,沒有人認為應該重新抄寫一遍,隻是在行間把這兩個字母加了上去,並打上了脫字符號。在上麵簽字的56位美國精英,並未因此認為這有辱這份賦予國家自由的文件的聖潔。
《獨立宣言》篇幅不大,重新抄寫得工整漂亮並不難做到。但這種細枝末節的完美於問題的實質有無影響呢?值不值得把寶貴的時間、精力花費在這上麵呢?
56位胸懷全局、不拘小節、務實而又浪漫的精英們簽下自己的大名,就迅速地為文件的內容而奮鬥去了。世上完美無缺的文件很多,但成為國寶的有幾件呢?
其實人生也是如此,永遠是有缺憾的。
佛家把這個世界叫做“婆娑世界”,翻譯成中文就是能容忍許多缺憾的世界。人的世界本來就有諸多缺憾,不完美才是完美,太完美了就是缺陷。
在印度,有一位先生娶了一個體態婀娜、麵貌娟麗的太太,兩人情如金石,恩恩愛愛,是人人稱羨的神仙美眷。這個太太眉清目秀,性情溫和,美中不足的是長了個酒糟鼻子。柳眉、鳳眼、櫻嘴、瓜子臉蛋上,卻配了個酒糟鼻子,好像失職的藝術家,對於一件原本足以稱傲於世間的藝術精品,少雕刻了幾刀,顯得非常的突兀怪異。
這位丈夫對於太太的鼻子終日耿耿於懷。一日出外去經商,行經一販賣奴隸的市場,寬闊的廣場上,四周人聲沸騰,爭相吆喝出價,搶購奴隸。廣場中央站了一個身材單薄、瘦小清臒的女孩子,正以一雙汪汪的淚眼,怯生生地環顧著這群如狼似虎,決定她一生命運的大男人。這位丈夫仔細端詳女孩子的容貌,突然間,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好極了!這女子臉上長著一個端端正正的鼻子,不計一切,買下她!
這位丈夫以高價買下了長著端正鼻子的女孩子,興高采烈,帶著女孩子日夜兼程趕回家門,想給心愛的妻子一個驚喜。到了家中,把女孩子安頓好之後,以刀子割下女孩子漂亮的鼻子,拿著血淋淋而溫熱的鼻子,大聲疾呼:
“太太!快出來喲!看我給你買回來最寶貴的禮物!”
“什麼樣貴重的禮物,讓你如此大呼小叫的?”太太狐疑不解地應聲走出來。
“喏!你看!我為你買了個端正美麗的鼻子,你戴上看看。”
丈夫說完,突然趁其不備,抽出懷中鋒銳的利刃,一刀朝太太的酒糟鼻子砍去。霎時太太的鼻梁血流如注,酒糟鼻子掉落在地上,丈夫趕忙用雙手把端正的鼻子嵌貼在傷口處,但是無論丈夫如何努力,那個漂亮的鼻子始終無法黏著於妻子的鼻梁。
可憐的妻子,既得不到丈夫苦心買回來的端正而美麗的鼻子,又失掉了自己那雖然醜陋、但是卻貨真價實的酒糟鼻子,並且還受到無妄的刀刃創痛。而那位糊塗丈夫的愚昧無知,更是叫人可憐!
有一位男士,是個極正義的人,對於世界上竟有這麼多不義的人很痛恨,他一直很想殺光世界上的壞蛋,好讓世界完美。
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一封上帝的來信,上帝說,這位先生也是個壞蛋,因為他的心中從來就沒有愛。
要求完美是件好事,但如果過頭了,反而比不求完美更糟。就像我們居住的屋子,永遠不可能如展示屋那樣整齊幹淨,如果一味地強求,反而令居住成為噩夢一般。
別讓完美成了苛刻,完美是種盡心的做事態度,而不是恐怖行動!謝爾·西爾弗斯坦在《丟失的那塊》裏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圓環被切掉了一塊,圓環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來,於是就到處去尋找丟失的那塊。可是由於它不完整,因此滾得很慢,它欣賞路邊的花兒,它與蟲兒聊天,它享受陽光。它發現了許多不同的小塊,可沒有一塊適合它,於是它繼續尋找著。
終於有一天,圓環找到了非常適合的小塊,它高興極了,將那小塊裝上,然後又滾了起來,它終於成為完美的圓環了。它能夠滾得很快,以致無暇注意花兒或和蟲兒聊天。當它發現飛快地滾動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樣時,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塊又放回到路邊,緩慢地向前滾去。
人生確有許多不完美之處,每個人都會有或這或那的缺陷。其實,沒有缺憾我們便無法去衡量完美。仔細想想,缺憾其實不也是一種完美嗎?
人生就是充滿缺陷的旅程。從哲學的意義上講,人類永遠不滿足自己的思維、自己的生存環境、自己的生活水準。這就決定了人類不斷創造、追求,從簡單的發明到航天飛機,從簡單的詞彙到龐大的思想體係。沒有缺陷,產品便不會一代代更新。沒有缺陷就意味著圓滿,絕對的圓滿便意味著沒有希望,沒有追求,便意味著停滯。人生圓滿,人生便停止了追求的腳步。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無缺,也正因為有了殘缺,我們才有夢,有希望。當我們為夢想和希望而付出我們的努力時,我們就已經擁有了一個完整的自我。
一個完美的人永遠無法體會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受,他無法體會到他所愛的人帶給他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東西的喜悅。
人生的幸福不在於擁有的多,而在於計較的少
一無所有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將獲得一切。
——羅曼·羅蘭1945年3月,羅勒·摩爾和其他87位軍人在貝雅S·S318號潛艇上。當時雷達發現有一個日本驅逐艦隊正往他們的方向開來,於是他們就向其中的一艘驅逐艦發射了三枚魚雷,但都沒有擊中。這艘艦也沒有發現他們。但當他們準備攻擊另一艘布雷艦的時候,它突然掉頭向潛艇開來,可能是一架日本飛機看見這艘位於60英尺水深處的潛艇,用無線電告訴了這艘布雷艦。
他們立刻潛到150英尺深的地方,以免被日方探測到,同時也準備應付深水炸彈。他們在所有的船蓋上多加了幾層栓子。3分鍾之後,突然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彈在他們的四周爆炸,他們直往水底——深達276英尺的地方下沉,他們都嚇壞了。
按常識,如果潛水艇在不到500英尺的地方受到攻擊,深水炸彈在離它17英尺之內爆炸的話,差不多是在劫難逃。羅勒·摩爾嚇得不敢呼吸,他在想:“這回完蛋了。”在電扇和空調係統關閉之後,潛艇的溫度升到近40度,但摩爾卻全身發冷,牙齒打戰,渾身冒冷汗。15個小時之後,攻擊停止了,顯然那艘布雷艦的炸彈用光以後就離開了。
這15個小時的攻擊,對摩爾來說,就像有1500年。他過去所有的生活都一一浮現在眼前,他想到了以前所幹的壞事,所有他曾擔心過的一些很無聊的小事。他曾經為工作時間長、薪水太少、沒有多少機會升遷而發愁;他也曾經為沒有辦法買自己的房子,沒有錢買部新車子,沒有錢給妻子買好衣服而憂慮;他非常討厭自己的老板,因為這位老板常給他製造麻煩;他還記得每晚回家的時候,自己總感到非常疲倦和難過,常常跟自己的妻子為一點小事吵架;他也為自己額頭上的一塊小疤發愁過。
摩爾說,多年以來,那些令人發愁的事看來都是大事,可是在深水炸彈威脅著要把他送上西天的時候,這些事情又是多麼的荒唐、渺小。就在那時候,他向自己發誓,如果他還有機會見到太陽和星星的話,就永遠永遠不會再憂慮。在潛艇裏那可怕的15個小時中,對於生活所學到的,比他在大學讀了四年書所學到的要多得多。
我們可以相信一句話:人生中總是有很多的瑣事糾纏著我們,但是我們不能與它斤斤計較,因為心胸狹窄是幸福的天敵。在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種極不起眼的動物叫吸血蝙蝠。它身體很小,卻是野馬的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怎麼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野馬身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動物學家們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死亡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與野馬類似,生活中,將許多人擊垮的有時並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人們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無休止地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之中,最終讓大部分人一生一事無成。生活要求人們不斷地清點,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無須勞神去忙的。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不去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