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節 太後的梳妝台(1 / 3)

遠在西方人的化妝美容技術在世界流傳之前,太後已經知道了很多美容訣竅。每當上早朝之前,她總要在自己的化妝室裏打扮一番。就連她的女侍官跟著她也學到了不少經驗,因為慈禧總是對自己的容貌很注意。

當她坐在她的月牙形的梳妝台前麵時,德齡就站在她的身後。這梳妝台是慈禧自己設計的,非常實用。鏡子不是像現代式裝配那樣凸出的,而是由許多麵鏡子拚接起來的,工藝如此細致,若不仔細看的話,你都看不到拚縫。慈禧坐在梳妝台前不需動地方就可以從各個不同的角度看到自己的形象。

慈禧每天總是花費很長時間盡可能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

首先是她的粉。她見德齡很感興趣,就向她解釋:

"我對我的形象很注意,每樣事情都要做得最好。你知道,寡婦是不準許用粉和胭脂的。但是處於我的地位,為了使膚色與衣服顏色協調,我還不得不用它們,就顧不得傳統的規矩了。這是擦臉的粉,用的時候將它輕撲在臉上。它是米粉和鉛的混合物。其原料是非常精細的。所用的米是新鮮的白米和陳米的混合物,或不用陳米而用一種經過某種處理後顏色略帶棕色的米。粉裏含有極少量的鉛為的是防止粉剝落。對製粉的過程也很講究。首先要選好米的顏色。選定後把米放人磨子裏略略碾一下。這樣出來的米隻是稍稍碎一些,然後小心地把糠皮去掉,再放人一個更細的磨子裏磨,磨好後過篩,篩出的粉放入一個比前一個更細的磨子裏磨。這樣磨出來的粉就非常細了。為了能和膚色匹配,適量摻入棕色的米粉。然後摻入鉛。據說劣質的粉含鉛量很高。這種粉擦了有時會使臉變黑。試想如果我帶著一張黑臉去聽一個極重要的早朝,這成何體統!你說對嗎?"

慈禧有時也會開玩笑,不過德齡並沒有因此而笑。雖然想起來沉著、嚴肅的慈禧帶著一張黑臉接見群臣,那確是很可笑。不敢笑,因為她可以從鏡子裏看到她笑,那就會強迫她解釋為什麼笑,那可就要倒黴了。

"我的胭脂,"她又解釋道,"那製備起來更費事。這是用玫瑰花瓣製成的。不是什麼樣的玫瑰花瓣都能用,隻有顏色正好合適的花才能用。如果一個花瓣上有深淺不同的幾種顏色,那麼顏色不合適的那些部分必須摘去。這是一個技巧很高的過程。需要有專門知識......"

對於這一點,人們能理解,也可以想像到那些太監小心地挑選那些玫瑰花瓣顏色合適的是多麼不容易啊!

"當花瓣都選好以後,"太後繼續說,"就要將它碾磨成稠漿,仔細濾去所有的雜質。下一步就是做胭脂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部分......"

以前常看到她梳妝台上有一些紅色的絲綿墊子。現在她拿起其中的一個,用一把小的金剪刀剪下一塊。

"然後我們把當年新的白繭子的絲綿剝下來,做成一塊塊絲綿墊,其大小正好和我的胭脂盒-祥。這些墊就浸入剛才做好的玫瑰漿中,直到完全浸透後,然後把大批的絲棉墊鋪開在太陽底下曬幹。等徹底曬幹後,就送來給我,這就是我用的胭脂。"

她把剛才剪下的一小塊絲綿墊浸入一杯溫水中,然後伸出左手掌,將那塊紅絲綿在手掌上擦。顏色把她的手掌染紅了。她繼續擦,直到手掌上的紅色已足夠滿足她的需要為止。然後她小心地,一絲不苟地把手掌上的紅色擦到臉上,使紅色的深淺到好處。臉擦好後,她又把胭脂抹在下嘴唇的中間。

當慈禧都準備好了,皇室理發匠就來了。這位理發匠被譽為全國最優秀的理發師,太後非常讚賞他的手藝。他給太後梳頭必須非常小心,如果把慈禧的頭發梳落下來了,他就要受到處分。不過這種情況是很少的。有時候他真把頭發梳下來了,因為梳頭時旁邊總有一個宮女在侍候,他就把梳下的頭發悄悄遞給宮女,不讓慈禧發現,從而避免了一頓嚴厲的責罵或更壞的處分。

"灰色的頭發與皇家的頭飾不協調,"太後告訴別人。"這倒不是我愛虛榮,但是我們應該打扮得盡可能使自己好看一些。為此,我把我的頭發染了。"

看著慈禧染她的頭發。

在她的梳妝台上,有幾瓶黑色的黏性的東西。當她把頭飾卸下後,她就輕輕地梳頭發,把頭發梳光,然後用一把小刷子把這黑色的黏液刷到頭發上。頭發確是染黑了,但同時把頭皮也染黑了。看著她竭力想染黑頭發而不染黑下麵頭皮的可憐樣,不能不為她感到遺憾。可以看出她對努力的結果表現得很不滿意,根據多年的經驗使她知道她不會成功。多少年來,自從她頭發變灰後,她的頭皮就被染發劑染黑了。這時,德齡想到了用西洋染發劑,立刻決定要幫助慈禧,也沒有好好想一想,如果失敗了將受到何種處罰。

"要是我能找到這樣一種染發劑,"太後說,"它既不會傷害我的頭發,又不會染黑頭皮,那有多好。"

"我可以為太後找到這種染發劑。"她熱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