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假冒的事,倒使太後想出了一種主意。到第二年新菊開始插秧的時候,她就吩咐那些園丁另外劃出一方空地,專做培養綠菊的試驗地。先用許多上好的綠色顏料衝成很濃的漿水,把那一小方空地上的泥土全用這漿水拌過,然後揀幾枝品種最好的白菊秧插在裏麵,每天用攙和著綠顏色的水澆灌。依太後的想法,經此一番努力之後,這幾枝花開起來必然是綠色了。卻不知綠色素十有八九還是給葉子吸收了去,花瓣上依舊隻有很淡的一重綠氣;偶然可以發現幾點較深的綠色細點,便也是天大的奇跡了。經過了這次失敗,太後灰心了,從此便竭力數落綠色菊花不足可貴,而"綠牡丹"的名種,也永遠不曾給人們見過!
太後和人在閑談時,常有一種想法,認為選擇花卉應陔以顏色的美麗為主要條件,但也不可忽略了它的功用。顏色的美麗,隻能令視覺上感到暢快,談不到有什麼效益,所以必須想方設法去充分利用花。如太後發明用菊花瓣投到暖鍋中去煮魚片,她還用玫瑰花和著糖做成一種甜醬,滋味極妙。可惜那時候在京城內不容易弄到烤麵包,否則每天非要早上吃它不可了!
據說,從前富貴人家對於喝茶也是很講究的,最好的茶葉要買到一二十兩銀子一斤,也算得上是一種奢侈品。凡屬於奢侈品,慈禧便樂於享用了。她喝的茶是否真的比外麵所有的茶好,不敢說,隻知道它們的價錢都是貴得駭人的,決無便宜貨。慈禧每次喝茶都得更換新茶葉,而且喜歡把各種幹花,如玫瑰、萊莉之類,混在茶葉內一起泡;其中尤以野天冬花更受慈禧的讚賞。她的茶碗裏,差不多每天必有幾朵野天冬花浮在上麵。
還有太後愛吃的荷花的花瓣。在夏季,她常讓禦膳房采集了許多新鮮的荷花,摘下完整的花瓣,浸在用雞蛋調和的麵粉裏,加些雞湯或精糖,一片片放在油鍋裏炸,做成一種極可口的小食。在清明節前後,那些高大的玉蘭花開放的時候,慈禧也把它們采下來,用炸荷花的方法,煎成香甜又脆的玉蘭片,做消閑的零食吃。
上苑內所種的花木是如此之多,而每種花木又必須有人去照料,因此做園丁的那些太監,工作是十分繁忙的!單就菊花來講,它是一種時令花,隻在秋天裏需要人照料。雖然宮裏蓋有很大的暖房,可以把它們維持到過冬,但需要照料的時間大部分在秋天。一到秋令,幾十名專門負責照料菊花的園丁,沒有一個整天不忙得屁滾尿流的:灌水、施肥,遇烈日或大雨加蓋席篷,雨過後及到了晚上又必須把席篷取下,好讓其充分吸收露水。那時候還沒有滅蟲藥的發明,除蟲的事也得占去不少時間。
菊花上的蟲類也很多,其中一種專鑽花心的小青蟲最為可怕。它們在菊花還處於蓓蕾階段,連影子也不見。待到那些蓓蕾漸漸長大、快要開花的時候,便不邀自到了;往往一枝花,不多時就全被啃完。因此,這個花期內,捕蟲的工作,真是緊張到了極點。二十多名園丁,分為兩人一組,一個擎著兩隻特製的馬口鐵杯,蹲在地上,另一個把花上的小青蟲搖落下來。然後,他們還得分開花心,細細搜檢一番。所以,每一枝花都得費上十來分鍾。試想:上苑裏共有三千多盆菊花,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無怪乎,那些園丁天天要忙得不可開交了!
用那麼許多的人力來從事園藝,是否值得?此外,那些太監還有什麼別的用處呢?對於這兩個問題,不難回答:若沒有這麼多的人力化費下去,怎能換取三千多盆五色絢爛、賞心悅目的菊花開放嗎?又怎能用這些菊花博取慈禧的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