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日、俄又要開戰的消息,大家都感到有些緊張。
十一月十四日早朝後,太後告訴大家說,日、俄兩國要開戰了,她很擔心,雖然不關中國的事,但恐怕他們要在中國領土內開戰,中國難免要受損失。當然女官們那時也不怎麼在意,但是第二天太監頭來報告說是五十個太監逃走了。這事使得每個人都很驚駭,莫名其妙。平時太監做完了事本來可以自由出去,但必須在宮門關閉以前回宮。
次日,又有一百多個太監逃跑了,太後立刻說:"我知道了,他們一定是聽了我說的話,以為又要像庚子年的事一樣,所以提前逃了。"照理,太監逃走了,慈禧應立刻派人追回責罰,但是這一次慈禧說不必去追他們了。後來慈禧發現隨身的太監也逃了一個,這才使太後發起怒來,她說她平時待他那麼好,這就是他的謝禮嗎?聽了一些信息就先自個逃跑了。別人也知道太後平時對待這太監很好,但是他的逃走對別人來說倒不覺得什麼,因為他是一個慣於在慈禧麵前說宮妃壞話的人。
太監逃走的事情,每天都有一些,最後太後才決定要搬到禁宮去住,到明年春天再回來。
為什麼逃走的人這麼多?太後說得不錯,他們恐怕又要碰到庚子年那樣的事,對於太後寵愛的太監逃走了,也沒有什麼稀奇,事情緊急的時候,李蓮英也靠不住,庚子年太後出京避難到西安,他就假裝生病,要是情勢不好,他隨時可以準備逃走,後來總算又跟上了。
說到李蓮英,人們都知道,他的權勢極大,曾經害死了許多無辜的人,尤其是誰要冒犯了他或者他對誰發生惡感,他都可能很快地加害於他。據說,李蓮英也吸鴉片,不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罷了,他吸得很自由,誰也不敢告他,太後當然也不知道,宮裏對於鴉片是禁止得很嚴的,誰也不能私自帶進來。可見他膽大妄為到了何等程度。
從此以後每天有日俄的消息傳來,宮中人人自危。一天太後召集全宮人們集中在大殿,對大家說,日俄開戰,不關我們中國的事,我們不至於被牽連在裏頭,叫大家不必驚慌,又說先祖會保佑我們,希望以後不要再討論這事。然而,她還叫全體宮妃到她宮中,禱告請祖先保佑,這就可想而知太後內心也很不安。太後雖然叫別人以後不要再討論這事,她自己卻常說起。一日,太後說她希望每天能夠得到一些正確的消息,德齡就向她建議,可在外國報或路透電中去找尋。太後很高興,叫人訂一份外國報,每天送到到宮中,由德齡翻譯給她聽。於是以後每日早朝時德齡便把各種新聞譯成中文,但電報越來越多,要把它們都譯成中文很覺麻煩,就建議用口譯法。
這畢竟快得多的,而且太後也很感興趣,不但把戰事的新聞譯給她聽,就是與戰事沒有關係的,隻要是有趣的,她都譯出來。太後尤其喜歡聽歐洲各國元首的動態等,並且覺得外國的各種事情都很新奇。她說:"我們這裏卻不同了,不但外邊的人不知道我們裏麵的情形,就連我自己的人也不很知道,也許讓他們知道一些也好,至少對我們的誤會可以減少一點兒。"
她們住在禁宮的時候,密斯卡爾仍舊是天天早晨來畫像,人們已給她一間非常好的房間,對於她的工作似乎很適宜,太後也叫人盡量予以方便,因為她現在已對於什麼事情都感到厭煩,盡早看到給她畫完的像。太後自己不常到那兒去,但一經到了那裏,她就變得很好說話的樣子,使人一看就以為她到這裏來看畫像是一件非常高興的事。
十一月中的一切事情,好像都是沒精打采的,因為這一月中的忌辰很多,太後說要領身邊人員到禁宮的四周去玩玩散散心,她們先到了大殿,這殿與頤和園中的稍有不同。要登二十層大理石的階梯才能入內,石級的兩旁圍有欄杆,也是用同樣的原料做成的,其盡頭處為二大走廊,有大木柱,漆著紅漆,圍繞在殿的四周,走廊四周的窗戶雕刻得極精細,處處顯出一個"壽"字來,地上鋪著磚頭,太後說,這些磚頭都是"金磚",所以雖已過了幾百年還沒有壞。這顯示著一種很特別的黑色,一望而知是漆過的,而且很滑,極難行走,設備大致與頤和園西苑中的殿差不多,隻不過寶座是用黑色的橡木製的,嵌著各式的玉石。